且說宋江又差人去軍中打聽郝思文消息。次日,隻見小軍來報道:“杭州北關門城上,把竹竿挑起郝思文頭來示眾。”方知道被方天定碎剮了。宋江見報,好生傷感。後半月,徐寧已死,申文來報。宋江因折了二將,按兵不動,且守住大路。
卻說李俊等引兵到北新橋守路,分軍直到古塘深山去處探路,聽得飛報道:折了郝思文,徐寧中箭而死。李俊與張順商議道:“尋思我等這條路道,第一要緊是去獨鬆關,湖州、德清二處衝要路口,抑且賊兵都在這裏出沒。我們若當住他咽喉道路,被他兩麵來夾攻,我等兵少,難以迎敵。不若一發殺入西山深處,卻好屯紮。西湖水麵好做我們戰場,山西後麵通接忠溪,卻又好做退步。”便使小校報知先鋒,請取軍令。次後引兵直過桃源嶺西山深處,正在今時靈隱寺屯駐;山北麵西溪山口,亦紮小寨,在今時古塘深處;前軍卻來唐家瓦出哨。當日張順對李俊說道:“南兵都已收入杭州城裏去了,我們在此屯兵,今經半月之久,不見出戰,隻在山裏,幾時能勾獲功。小弟今欲從湖裏鳧水過去,從水門中暗入城去,放火為號,哥哥便可進兵,取他水門。就報與主將先鋒,教三路一齊打城。”李俊道:“此計雖好,隻恐兄弟獨力難成。”張順道:“便把這命報答先鋒哥哥許多年好情分,也不多了。”李俊道:“兄弟且慢去,待我先報與哥哥整點人馬策應。”張順道:“我這裏一麵行事,哥哥一麵使人去報。比及兄弟到得城裏,先鋒哥哥已自知了。”當晚,張順身邊藏了一把蓼葉尖刀,飽吃了一頓酒食,來到西湖岸邊,看見那三麵青山,一湖綠水,遠望城郭,四座禁門,臨著湖岸。那四座門?錢塘門、湧金門、清波門、錢湖門。看官聽說,那時西湖不比南渡以後,安排得十分的富貴。蓋為金、宋二國講和,罷戰休兵,天下太平,皇帝建都之地,如何不富盛?西湖上排著數十處遊賞去處。那時三麵青山,景物非常,畫船酒館,水閣涼亭,其實好看。蘇東坡有詩道:
湖光瀲灩晴偏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也相宜。
又詩曰: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隻把杭州作汴州。
這西湖景致,自東坡稱讚之後,亦有書會吟詩和韻,不能盡記。又有一篇言語,單道著西湖好景,曲名《水調歌詞》:
三吳都會地,千古羨無窮。鑿開混沌,何年湧出水晶宮。春路如描桃杏發,秋賞金菊芙蓉,夏宴鮮藕池中。柳影六橋明月,花香十裏熏風。也宜晴,也宜雨,也宜風,冬景淡妝濃。王孫公子,亭台閣內,管弦中。北嶺寒梅破玉,南屏九裏蒼鬆。四麵青山疊翠,侵漢二高峰。疑是蓬萊景,分開第一重。
這篇詞章,說不盡西湖佳景,以致後人吟詠頗多。再有一篇詞語,亦道著西湖好處,詞名《臨江仙》:
自古錢塘風景,西湖歌舞歡筵。遊人終日玩花船,簫鼓夕陽不斷。昭慶壇聖僧古跡,放生池千葉紅蓮。蘇公堤紅桃綠柳,林逋宅竹館梅軒。雷峰塔上景蕭然,清淨慈門亭苑。三天竺曉霞低映,二高峰濃抹雲煙。太子灣一泓秋水,佛國山翠藹連綿。九裏鬆青蘿共翠,雨飛來龍井山邊。西陵橋上水連天。六橋全線柳,纜住采蓮船。斷橋回首不堪觀,一輩先人不見。
這西湖,故宋時果然景致無比,說不盡。張順來到西陵橋上,看了半晌。時當春暖,西湖水色拖藍,四麵山光疊翠。張順看了道:“我身生在潯陽江上,大風巨浪,經了萬千,何曾見這一湖好水!便死在這裏,也做個快活鬼!”說罷,脫下布衫,放在橋下,頭上挽著個穿心紅的兒,下麵著腰生絹水裙,緊一條搭膊,掛一口尖刀,赤著腳,鑽下湖裏去,卻從水底下摸將過湖來。此時已是初更天氣,月色微明。張順摸近湧金門邊,探起頭來,在水麵上聽時,城上更鼓卻打一更四點,城外靜悄悄地沒一個人。城上女牆進;有四五個人在那裏探望。張順再伏在水裏去了。又等半回,再探起頭采看時,女牆邊不見了一個人。張順摸到水口邊看時,一帶都是鐵窗欞隔著。摸裏麵時,都是水簾護定,簾子上有繩索,索上縛著一串銅鈴。張順見窗欞牢固,不能勾入城,舒隻手入去拉那水簾時,牽得索子上鈴響,城上人早發起喊來。張順從水底下再鑽入湖裏伏了。聽得城上火馬下來看那水簾時,又不見有人,都在城上說道:“鈴子響得蹺蹊,莫不是個大魚順水遊來,撞動了水簾?”眾軍漢看了一回,並不見一物,又各自去睡了。
張順再聽時,城上已打三更。打了好一回更點,想必軍人各自去東倒西歪睡熟了。張順再鑽向城邊去,料是水裏入不得城,扒上岸來看時,那城上不見一個人在上麵,便欲要扒上城去,且又尋思道:“倘或城上有人,卻不幹折了性命。我且試探一試探。”摸些土塊,擲撒上城去。有不曾睡的軍士叫將起來,再下來看水門時,又沒動靜;再上城來敵樓上看湖麵上時,又沒一隻船隻。原來西湖上船隻,已奉方天定令旨,都收入清波門外和淨慈港內,別門俱不許泊船。眾人道:“卻是作怪!”口裏說道:“定是個鬼。我們各自睡去,休要采他。”口裏雖說,卻不去睡,盡伏在女牆邊。張順又聽了一個更次,不見些動靜,卻鑽到城邊來,聽上麵更鼓不響,張順不敢便上去,又把些土石拋擲上城去,又沒動靜。張順尋思道:“已是四更,將及天亮,不上城去,更待幾時!”卻才扒到半城,隻聽得上麵一聲梆子響,眾軍一齊起。張順從半城上跳下水池裏去,待要趁水鳧時,城上踏弩硬弓、苦竹槍、鵝卵石,一齊都射打下來。可憐張順英雄,就湧金門內水池中身死。才人有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