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的早上,三十輛獨輪車製作完成。在車上銘刻符文,這最後一步就交給了陳若梅老師和陳子陵。陳子陵和陳若梅商量了一下,決定在紫心木製作的車輪上銘刻兩個三階符文,一個是金屬性的“克風”符文,一個是水屬性的“浮動”符文,用來改善車輪的移動速度和負重能力。
陳子陵經過一晚上的星力貫體修煉,體內的星力和神識恢複了一部分。此次銘刻符文,陳子陵要求了一個單獨的地方,他的神識還沒有完全恢複,不能受打擾。盤膝靜坐了一刻鍾後,陳子陵意念開始溝通識海中的“光盤”,黃色的三階符文共三百六十個在識海中盤旋,神識快速掠過這些符文,終於挑中了一個黃中帶白代表“克風”屬性的符文,以及一個黃中帶黑的代表“浮動”屬性的符文。
因為紫心木的硬度和緊密度較大,陳子陵計劃在車輪上銘刻六個“克風”符文和六個浮動”符文,以保證屬性的提升效果。陳子陵目前的銘文銘刻和蘸寫水平還是在“至形”階段,按照識海中呈現的符文形態,一絲不苟地銘刻到了紫心木車輪上,保持著一刻鍾一個車輪的速度。
在銘刻符文的過程中,陳子陵有些困惑:紫心木車輪銘刻了符文,車輪的移動速度和負重能力得到提升,那麼是因為紫心木的形態改變了嗎?還是紫心木本身具備更強大的屬性,隻是正常情況下這種屬性被削弱或者被屏蔽了,而銘文解除了這種削弱和屏蔽。銘文可以解開生命的屏蔽嗎?
加上中途的休息和修煉,隔天的早上(來到洞獅草原的第四天),所有的紫心木車輪被銘文完畢,血紅色的紋理閃亮光潔,裝上上千斤的貨物後,推起來運轉自如,十分輕鬆。
眾人開始收拾行李和物資,明天就是狩獵隊回歸的日子。收拾完畢後,學生們一時無事,再加上快要返程,心理輕鬆,許多人在營地嬉笑打鬧起來。
陳子陵心神忽然有些不安,他找到三位老師,說道:“方老師、陳老師,試煉還沒有結束,我覺得現在放鬆有些不妥。這裏畢竟是妖獸的地盤,什麼突發狀況都可能發生。”
“我建議給大家增加一個試煉項目,在營地前嚐試布一個烈火防禦陣。”
在營地前挖一條半圓形寬八尺、深一丈的壕溝。我們的營地左右兩邊是高五十多丈的崖壁,壕溝連接兩處的崖壁,壕溝內放易燃之物,這樣在營地前麵就會有一個穩固的屏障,一旦抵擋不住的時候,利用壕溝拖延時間,我們可以從營地後麵的山坡從容退走。壕溝上左中右各放置一塊寬一尺的長木板,可做接應之用,也可以隨時抽掉,不影響防禦。在壕溝前,再布置一套烈火防禦陣:第一層放置一個火堆,第二層放置二個火堆,第三層三個火堆,依次類推,放置十幾層火堆,火堆在前後層之間分隔放置,形成阻礙,火堆放置易燃物,憑火箭就可點燃。
“通過這種試煉一來可以有備無患,另一方麵可以鍛煉學生們紮營防禦的手段。這裏易燃之物甚多,可以就地取材,也不會浪費試煉物資。”
三位老師商量了一下,立刻同意了陳子陵的建議。於是學生們被分成了三組:一組人數最多,負責挖壕溝,二組負責設置防禦火堆,三組負責材料收集和後勤支援。
學生們倒是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大家是來試煉的,閑待著反而不爽。整個烈火防禦陣的工程進行得十分順利和快捷,到第二天的巳時已經全部完工,火堆的點火也進行了試驗,沒有問題。
今天是狩獵隊回歸的日子,眾人在營寨的前麵一邊休整,一邊等待著。一直等到下午申時四刻,遠遠地看到十五道身影出現在草原上,每個人都背著大大的包裹,還有數人拖著樹枝做成的簡易支架,支架上也放著獵物,人影在草原上狂奔。狩獵隊的人終於回歸了,看情形是一個不少、滿載而歸。
學生們趕緊接應狩獵隊的人通過壕溝,幫忙把收獲的獵物運送回營地。營地裏,三十輛獨輪車擺放得整整齊齊。方平看到獨輪車和營地前的壕溝時,緊繃的神情立刻變得有些輕鬆起來。喝了幾口水,解釋道:“我們返程的時候,在後方遠遠地出現了大量的低階妖獸,草原上的野獸在四散奔逃。於是我們趕緊加快了速度,奔跑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