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走過“師生戀”(1 / 3)

與教師探討

麵對上麵的師生戀故事,我們是否似曾相識?

是的,一次麵對教師的心理健康講座中,我曾經說過,假如我們能夠透視人心,每一間教室裏,每一節課堂上,都可以捕捉到師生戀情的瞬間湧動。每一段師生戀故事的背後,都有理應善待的心理情結。所以,麵對師生戀的話題,與其簡單地道德評判,不如深入地心理解讀,更有現實意義,更有助於當事人把握好自己的生活。

師生戀情可能發端於學生。從學生方麵說,有哪些心理情結呢?

首先,是戀師情結的作用。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在“疏遠異性→積極接近異性→戀愛”這一性意識發展的必經曆程中,不少青少年在第一、二兩階段間,還要經曆一個向往年長異性的階段,有人稱之為“英雄崇拜”,有人稱之為“牛犢戀”。陷入這種感情的青少年,往往表現為從對方所不注意的遠處,著迷地傾倒於所向往對象的一舉一動,並把對象偶像化,對其體驗到強烈的精神依戀。“英雄崇拜”、“牛犢戀”形象地揭示了這一特點。

而成為青少年迷戀對象的人,往往是周圍年長的異性。因其或是容貌,或是才識,或是能力,或是人格,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便引發了青少年產生獨占性的愛情需求。這種戀情,往往是如癡如迷的“單相思”。

不用說,在學生接觸最多的年長者中,除家庭成員外,便是教師。而一般說來,教師在德、才、識諸方麵發展又較好,足以為學生所效法。學生崇拜自己的老師,因為老師身上的許多品質是自己所追求的,而且老師始終在關心自己,欣賞自己,並不斷給予自己鼓勵和信心。因此,教師極容易成為正處於思春期學生的愛戀對象。

再有,是親子三角關係情結的作用。

大約在四五歲的時候,人對兩性差異開始關注,對不同性別的人有了不同的情緒反應。這是性心理發展最初的萌芽階段,叫作“性蕾期”。這種性心理現象,自然首先表現為對父母的不同感覺,表現為從對異性家長的親近中,來獲得某種心理的滿足。女孩會出現戀父情結,親近父親,排斥母親;男孩會出現戀母情結,親近母親,害怕父親。於是,就出現了“親子三角關係情結”。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約在6~11歲,性心理發展進入“同性期”。於是,男孩會逐漸與母親疏遠,而與父親親近,向父親學習如何長大成為男人;女孩也不再與父親過分親密,而和母親親近,向母親學習如何成為女人。所以,大多親子三角關係情結,會隨著成長而逐漸化解。

但是,如果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三角關係情結沒有得到及時化解,進入青春期後就會表現出兩性關係心理異常。如果是女孩,就會繼續愛慕父親型的男人,特別是已婚的男人或比自己大的成熟有資曆的男人。如果是男孩,就會繼續喜歡與母親角色相似的女性,特別是已婚的女人或比自己大的女人。於是,這樣的學生就容易出現戀師情結。比如,正如我們從前麵兩個案例看到的,在留守兒童中,有些女孩缺少父愛,有些男孩缺少母愛,就會通過戀師情結來獲得替代性的情感補償。

與教師探討

麵對上麵的師生戀故事,我們是否似曾相識?

是的,一次麵對教師的心理健康講座中,我曾經說過,假如我們能夠透視人心,每一間教室裏,每一節課堂上,都可以捕捉到師生戀情的瞬間湧動。每一段師生戀故事的背後,都有理應善待的心理情結。所以,麵對師生戀的話題,與其簡單地道德評判,不如深入地心理解讀,更有現實意義,更有助於當事人把握好自己的生活。

師生戀情可能發端於學生。從學生方麵說,有哪些心理情結呢?

首先,是戀師情結的作用。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在“疏遠異性→積極接近異性→戀愛”這一性意識發展的必經曆程中,不少青少年在第一、二兩階段間,還要經曆一個向往年長異性的階段,有人稱之為“英雄崇拜”,有人稱之為“牛犢戀”。陷入這種感情的青少年,往往表現為從對方所不注意的遠處,著迷地傾倒於所向往對象的一舉一動,並把對象偶像化,對其體驗到強烈的精神依戀。“英雄崇拜”、“牛犢戀”形象地揭示了這一特點。

而成為青少年迷戀對象的人,往往是周圍年長的異性。因其或是容貌,或是才識,或是能力,或是人格,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便引發了青少年產生獨占性的愛情需求。這種戀情,往往是如癡如迷的“單相思”。

不用說,在學生接觸最多的年長者中,除家庭成員外,便是教師。而一般說來,教師在德、才、識諸方麵發展又較好,足以為學生所效法。學生崇拜自己的老師,因為老師身上的許多品質是自己所追求的,而且老師始終在關心自己,欣賞自己,並不斷給予自己鼓勵和信心。因此,教師極容易成為正處於思春期學生的愛戀對象。

再有,是親子三角關係情結的作用。

大約在四五歲的時候,人對兩性差異開始關注,對不同性別的人有了不同的情緒反應。這是性心理發展最初的萌芽階段,叫作“性蕾期”。這種性心理現象,自然首先表現為對父母的不同感覺,表現為從對異性家長的親近中,來獲得某種心理的滿足。女孩會出現戀父情結,親近父親,排斥母親;男孩會出現戀母情結,親近母親,害怕父親。於是,就出現了“親子三角關係情結”。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約在6~11歲,性心理發展進入“同性期”。於是,男孩會逐漸與母親疏遠,而與父親親近,向父親學習如何長大成為男人;女孩也不再與父親過分親密,而和母親親近,向母親學習如何成為女人。所以,大多親子三角關係情結,會隨著成長而逐漸化解。

但是,如果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三角關係情結沒有得到及時化解,進入青春期後就會表現出兩性關係心理異常。如果是女孩,就會繼續愛慕父親型的男人,特別是已婚的男人或比自己大的成熟有資曆的男人。如果是男孩,就會繼續喜歡與母親角色相似的女性,特別是已婚的女人或比自己大的女人。於是,這樣的學生就容易出現戀師情結。比如,正如我們從前麵兩個案例看到的,在留守兒童中,有些女孩缺少父愛,有些男孩缺少母愛,就會通過戀師情結來獲得替代性的情感補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