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你的目標(1 / 3)

高強開頭第一句話就是:“我太失敗了,徹底失敗了……”

我笑了:“為什麼有如此強烈的失敗感?”

高強痛苦地說:“為了取得好成績我上學一直非常努力,可是,初中時候的尖子生,現在卻到了500多名,您說不是失敗是什麼?”

“請問你初中時最好的名次時怎樣的?”

“全校100左右。”

“是不錯,在初中肯定是尖子生了。考進重點高中後呢?”

“到重點高中,反正沒有100名了,最近一次最糟糕了,到了500多名。我努力了,可是也沒有多少進步……”

“於是你覺得自己失敗了?”

“這還不是失敗嗎?”

“那麼,怎樣才是成功呢?”

“起碼還要保住100左右,保住初中時候的尖子生吧?”

“那就怪了,重點高中可是集中了初中時候的所有尖子生啊。假定你們那個初中校的前100都考入了重點高中,難道在尖子生集中的重點高中,還能都占據前100名嗎?如果這樣的話,人家其他初中校來的尖子生擺在哪兒呢?”

“也是啊,看來有人的名次可能要下滑了。”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一定會有很多人不能保住初中時候的名次了。”

“對,一定。”

“那你憑什麼要求自己還保持100名呢?”

高強沉默很久才說:“是的,我也很難保持在100名了。”

“這叫什麼?這叫競爭群體不同了。這就好比國家比賽中的冠軍,世界比賽中未必還能拿冠軍。”

高強眼睛亮了:“是,是這樣。”

“這原本是一個非常簡單明白的道理,為什麼看不到呢?”

“是啊,為什麼這樣簡單的道理我沒想到呢?”

“就是因為過高的自我期望、多年的尖子生,讓你這種高期望成了慣性,認為自己的尖子生是理所當然的,否則就是失敗。”

“是,過去十來年都是尖子生,一下子還真接受不了。”

我直指要害:“於是,就痛苦,就迷茫,就失望,甚至絕望,就找不到方向了,就躲進了病裏,就開始鬧病了。其實,這是一種逃避,逃避現實的困境。想重讀高二,實質上也是逃避。但是,以這樣的心態,即便重讀高二,就一定會有名次的前進嗎?如果回到了高二,還找不到尖子生的名次?是不是更會感到失敗?更重要的是,帶著這種失敗感去學習,怎麼可能有好的效果?隻能讓自己感覺越來越糟糕,結果越來越失敗。最終,人就自己把自己打敗了。”

高強好像遇到了知音:“您說到我心裏去了……”

至此我們看到,高強的思路是這樣的:先給自己預設一個認知誤區:我努力就應該是尖子生,然後從這個錯誤認知出發進行錯誤的推論:我沒有保住尖子生就是徹底失敗了。你看,人就是這樣從認知誤區出發把自己打敗的。

心理救助:怎樣走出失敗的泥沼?

高強開頭第一句話就是:“我太失敗了,徹底失敗了……”

我笑了:“為什麼有如此強烈的失敗感?”

高強痛苦地說:“為了取得好成績我上學一直非常努力,可是,初中時候的尖子生,現在卻到了500多名,您說不是失敗是什麼?”

“請問你初中時最好的名次時怎樣的?”

“全校100左右。”

“是不錯,在初中肯定是尖子生了。考進重點高中後呢?”

“到重點高中,反正沒有100名了,最近一次最糟糕了,到了500多名。我努力了,可是也沒有多少進步……”

“於是你覺得自己失敗了?”

“這還不是失敗嗎?”

“那麼,怎樣才是成功呢?”

“起碼還要保住100左右,保住初中時候的尖子生吧?”

“那就怪了,重點高中可是集中了初中時候的所有尖子生啊。假定你們那個初中校的前100都考入了重點高中,難道在尖子生集中的重點高中,還能都占據前100名嗎?如果這樣的話,人家其他初中校來的尖子生擺在哪兒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