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加工糖,他還從古巴購進蔗糖,直接轉賣給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生產和經營的規模越來越大,他自然從中取得了巨額利潤。到1962年,人們就開始稱他為馬來西亞的“糖王”了。
1968年,郭鶴年又籌建了玻璃市種植機構,進一步擴大馬來西亞製糖業。他的運氣不錯,很順利地向聯邦土地發展局租借到1.45萬英畝土地,他把這些土地開墾成甘蔗種植園。在種植園附近是他與聯邦土地局聯合建立的玻璃市綜合糖廠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就近煉製種植園生產的甘蔗。
最初幾年,種植園收成並不好,但是幾年以後,情況就不同了,產量迅速提高,糖廠的產量也跟著提高。從1973年起,馬來西亞基本實現了砂糖自給。郭鶴年的眼睛雖然盯著糖業的生產,耳朵卻一直在關注銷售市場。他通過信息反饋,確認國際市場糖價將會上漲。於是,他趕在這之前,購買了大批原糖,並投資糖期貨貿易。果然不出他所料,糖價不斷看漲,這一次就使他獲得了豐厚利潤,為他以後擴大糖業經營提供了大量資金。
1976年,郭鶴年收購了馬來西亞糖廠93.3%的股份,他的股資總額達7400萬馬元,從而接收了這家糖廠。這段時間,他一向重視的糖業貿易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據報刊報道,當時,郭氏企業集團已經在國際市場每年上市的1600萬噸糖中,控製了150萬噸。占國際糖業市場的10%左右。在馬來西亞糖業市場,則占了80%。
從60年代開始,郭鶴年就衝出了單一的經營範圍,開始創辦了航運業。70年代初,他發展了房地產業。時至今日,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已經成為除經營糖和大米,還經營工業、種植業、航運業、礦產業、房地產業、國際貿易、酒店、保險、證券、建築等多元化的企業集團。僅在吉隆坡就有郭氏公司的23家公司總部。郭鶴年可謂“富甲一方”了。
糧食業是郭氏家族發達的基礎事業。自1962年創辦聯邦麵粉廠以來,郭鶴年後來又在巴生投建了麵粉廠,並先後在巴生和新山合營4家麵粉廠,獨資創辦了巴生古當食油有限公司。1985年擴大經營後的聯邦麵粉廠有限公司資本增至8500萬馬元。
60年代末,旅遊業開始興隆,郭鶴年便著眼於豪華酒店的建造,先後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泰國曼穀、斐濟和中國香港等地投資建造了香格裏拉酒店。其中以投資額達1.63億港元的九龍海濱香格裏拉酒店最為出名,它擁有世界一流的超豪華設備,有742間客房。香格裏拉酒店集團形成了亞太地區最大的酒店集團之日益雄厚的資本,為郭鶴年經營房地產業提供了可靠的基礎。1972年,成立了專門經營房地產業的彩虹有限公司,他在新山市購買了大片土地,建築了彩虹花園等住宅區。其中柏齡花園擁有1.1萬間房舍,占地麵積達到903英畝。到1984年,這家公司積極著手繼續擴大房地產經營的後備工作,再一次大量征用土地,購買了新山市郊的1025英畝地皮。
除了加工糖,他還從古巴購進蔗糖,直接轉賣給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生產和經營的規模越來越大,他自然從中取得了巨額利潤。到1962年,人們就開始稱他為馬來西亞的“糖王”了。
1968年,郭鶴年又籌建了玻璃市種植機構,進一步擴大馬來西亞製糖業。他的運氣不錯,很順利地向聯邦土地發展局租借到1.45萬英畝土地,他把這些土地開墾成甘蔗種植園。在種植園附近是他與聯邦土地局聯合建立的玻璃市綜合糖廠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就近煉製種植園生產的甘蔗。
最初幾年,種植園收成並不好,但是幾年以後,情況就不同了,產量迅速提高,糖廠的產量也跟著提高。從1973年起,馬來西亞基本實現了砂糖自給。郭鶴年的眼睛雖然盯著糖業的生產,耳朵卻一直在關注銷售市場。他通過信息反饋,確認國際市場糖價將會上漲。於是,他趕在這之前,購買了大批原糖,並投資糖期貨貿易。果然不出他所料,糖價不斷看漲,這一次就使他獲得了豐厚利潤,為他以後擴大糖業經營提供了大量資金。
1976年,郭鶴年收購了馬來西亞糖廠93.3%的股份,他的股資總額達7400萬馬元,從而接收了這家糖廠。這段時間,他一向重視的糖業貿易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據報刊報道,當時,郭氏企業集團已經在國際市場每年上市的1600萬噸糖中,控製了150萬噸。占國際糖業市場的10%左右。在馬來西亞糖業市場,則占了80%。
從60年代開始,郭鶴年就衝出了單一的經營範圍,開始創辦了航運業。70年代初,他發展了房地產業。時至今日,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已經成為除經營糖和大米,還經營工業、種植業、航運業、礦產業、房地產業、國際貿易、酒店、保險、證券、建築等多元化的企業集團。僅在吉隆坡就有郭氏公司的23家公司總部。郭鶴年可謂“富甲一方”了。
糧食業是郭氏家族發達的基礎事業。自1962年創辦聯邦麵粉廠以來,郭鶴年後來又在巴生投建了麵粉廠,並先後在巴生和新山合營4家麵粉廠,獨資創辦了巴生古當食油有限公司。1985年擴大經營後的聯邦麵粉廠有限公司資本增至8500萬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