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情商也很重要 教孩子做情緒的主人(2 / 2)

當你特別忙,無暇顧及孩子的時候,為孩子做些適當的安排,不要讓他卷入成人緊張、枯燥的事情中去。如果家長控製得當,很多孩子有過一兩次經驗後,很快就會糾正這種行為。

◆當孩子悲傷時:

哭泣是人悲傷時的典型反應。科學研究發現,人在哭泣時體內會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從而緩解痛苦。當孩子悲傷時,讓他好好地哭一場。此時,成人不需過多地幹預,隻須平靜地坐在孩子身邊,讓孩子感到你的體諒和支持。

有時,孩子會投入你的懷抱,需要你緊緊地擁抱和輕輕地撫摸。但有的時候,他(她)隻需一個人獨處,靜靜地體味自己的悲傷。當孩子因哭泣而難為情時,家長要表示理解和支持,讓他感到哭泣並不可恥,而是人的正當行為。

◆當孩子恐懼時: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害怕,很容易遇到危險,所以恐懼是生活中必要的。但恐懼過多,也難以過正常的生活。讓孩子克服恐懼心理的關鍵在於,題助他對引起恐懼的因素邊行理智的思考。

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恐懼。三四歲的兒童開始關注周圍的世界,由此產生許多擔憂和恐懼。這時候的孩子,可以經常無根據地對人或事產生懼怕心理。對此,家長應表示理解,並以輕鬆的語調與孩子談論他害怕的事情。

其次,要與孩子討論他所懼怕的事情。如果孩子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如地震、洪水、戰爭等)感到恐懼,家長可以針對這些事情與孩子進行討論,告訴他在這樣的事情發生時,有哪些措施可以保護自己和家人不受傷害。

如果孩子對幻想的東西產生恐懼,應明確告訴他這樣的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孩子在一段時間裏經常害怕,但又說不出為什麼,應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談話,從中找到困擾他的原因。

◆當孩子拉長臉時:

孩子有時會利用虛假的情緒來迷惑成人,目的是得到他想要的東西。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該怎麼辦呢?下麵我們就常見的3種情況提供一些控製的方法。

孩子拉長臉結家長看,以博得大人的關心和撫慰,同時希望其種種要求被滿足。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心裏要牢記以下幾點:告訴他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講,不能用拉長臉的方式向大人提要求。讓他學會直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

人的基本需要其實根簡單:吃、住、穿、愛、運動。讓孩子明白,其餘的需要都是人所渴望的,但不可能樣樣都得到滿足的。讓孩子意識到,無論他高興或是不高興,對這世界沒絲毫影響。所以最好還是高興一些。

如果孩子在你身邊悶悶不樂,你要讓他知道"我很關心你;我願意幫助你;想想看,你到底想要什麼;我得去廚房做飯了"。總之,你可以去幹你的事。過一會兒,孩子會主動找你,向你表白他的想法,這時,你就可以愉快地幫他解決問題。試想,如果沒人注意的話,他拉長臉給誰看呢?

◆當孩子害羞時:

羞澀和靦腆是孩子進入社會,與人正常交往的一大障礙。如果家長對害羞的孩子一味欣賞,不予糾正,合影響孩子以後的社會生活。倘若你希望有一個殲朗、友愛的孩子。不妨試試下麵的方法:

教孩子如何與人交往。例如,當有人與孩子講話或問候時,教孩子此時應該怎樣做:用眼睛直視說話的人,向他問好,並有所稱謂。

堅持要求孩子按大人的要求與人交往。假如孩子見到生人或熟人就躲到媽媽身後,不與人打招呼,家長可以采取比較強製的手段,要求孩子立即改正這種不禮貌的行為,否則就適當采取必要的懲罰措施,如讓他回自己的房間,或站到角落裏去反省,直到孩子願意與人打招呼為止。

此外,父母還可以教會孩子轉移情緒,在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要總放在心上,引導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告訴孩子在控製不住情緒時,先做幾個深呼吸。告戒自己,"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受歡迎的人"。在孩子不開心時,你一定要和他多交流,所謂"理解萬歲"也有這個道理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