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 養生之本——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第四節 治病必求於本
治病必求於本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疾病的發生也是有原因的。
任何疾病都有發病原因與症狀共同存在。症狀,僅是疾病反映的外象,必須尋求發病的原因及其發病機製,從而從根本上清除它,症狀自能消失。能審症求因從“本”論治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這個“本”是什麼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告訴我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說明陰陽與萬類生殺變化,猶然在於人身,同相參合,因而治病之道,必先求之。顯然,這個“本”就是本於陰陽也。此處的陰陽,並不單單指人身的陰陽,也泛指天地萬物生殺變化規律的陰陽之理。
人體生病都是由陰陽失調所致,即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導致體內陰陽失調,最後形成疾病。因此,如何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是關鍵。
那麼我們怎麼樣維持生命陰陽平衡呢?最主要有兩點:一是節能,二是儲備。
我們先說節能:任何人的生命儲備是有限的,如何不合理安排就很容易耗盡,這好比是一根蠟燭,燃燒得越旺,熄滅得就會越早。所以,我們要維護生命的陰陽平衡先要注意節能。如何節能呢?從靜養、慢養和控製體溫等方麵入手。
我們再說儲備:光節能不儲備,生命的能量遲早都會耗盡。這好比我們平時總想攢點錢,於是就處處節省,可問題是,你不賺錢,再節省總有一天也會花光的。為生命增加儲備主要通過飲食、睡眠、性三方麵入手。飲食是對生命補充營養;睡眠是對生命的充電;性愛是對生命的協調。
如何節能、如何儲備,我們都已經在書中有所介紹。總而言之,要想讓陰陽平衡,就要讓節能與儲備相結合,二者互相配合,才能讓我們健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