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妊娠中期
此時期胎兒的神經係統基本形成,能對來自母體內外的各種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是胎教的重要時期,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實施胎教。
從妊娠16周開始,孕婦可以開始對胎兒實施撫摩胎教、運動胎教、對話胎教等,同時,還可以將想像胎教、音樂胎教結合進行。在進行各種胎教訓練時,孕婦應將自身感覺詳細記錄下來,記錄下做什麼胎教訓練時胎動增加還是減少?是大動還是小動?是肢體動還是軀幹動?並在實施胎教一段時期後總結一下,找出胎兒對各種刺激產生反應的規律,這有助於進一步胎教,妊娠7個月時,運動胎教可停止,可開始做遊戲胎教。撫摸胎教可以進行,但按壓胎教最好停止。
3、妊娠後期
適宜做較文靜的胎教,不宜做動作過大的如運動胎教。著重進行對話、語言、音樂等胎教,強化胎兒記憶。同時要注意多到樹林、田野、公園散步或小憩,呼吸新鮮空氣,並進行大自然胎教。學習臨產分娩知識,接受醫生對分娩的指導,做出分娩計劃,間接地對胎兒進行母子配合分娩的胎教。
孕期提示
1、巨大胎兒的潛在隱患
人們向準媽媽祝賀的時候,常常會說:“祝您生個白白胖胖的寶寶!”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是媽媽們的心願,也是她們的驕傲,於是,有些愛子心切的準媽媽便不遺餘力地讓肚子裏的寶寶長胖、再長胖!其實,這不是明智的做法,因為胎兒越大並不意味著就越健康。相反,胎兒過大出生時有可能遇到一些比正常兒更多的潛在麻煩,如易患肥胖症、糖尿病、性功能障礙、智力發育落後等。而且,胎兒太大,容易造成難產,不僅使媽媽飽受痛苦,還容易使胎兒因產程太長而發生窒息。胎兒窒息,在生下來後,即使經搶救脫險,也可能因缺氧或顱內出血造成將來智力發育遲緩。對巨大兒,醫生無奈隻好使用產鉗或做剖宮產手術,但鉗產和剖宮產對胎兒和母親可能產生的損傷比自然分娩要大。
2、新生兒的體重標準
多重的寶寶是最合適的呢?按照國際通用的定義,新生兒可分為早產兒、低體重兒、正常體重兒和巨大兒4種情況。體重在2500克以下者為低體重兒,4000克以上者為巨大兒。無論是男是女,新生兒的體重在3000~3500克之間比較理想。
3、巨大胎兒的發生率
近年來巨大兒出生的比率呈上升趨勢,這和孕婦營養補充過剩、脂肪攝入過多、身體鍛煉偏少有關。當然,形成巨大兒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已知與民族、人種、地區、生活習慣、營養狀況等等因素有一定的關係。據臨床報告,孕婦身高超過1.7米以上者,巨大兒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孕周時間過長者,胎兒生長的時間充足,發生巨大兒的機會增多。從產婦的年齡來看,孕婦28歲以上者發生巨大兒的比例顯著上升。已發生巨大兒的產婦中,經產婦發生率偏高。孕婦患有糖尿病也是形成巨大胎兒很常見的原因。隨著母體血糖的升高,胎兒的血糖也會持續增高,並刺激胎兒胰腺分泌過多的胰島素,這就勢必造成脂肪、蛋白質和糖原在胎兒體內蓄積過多,從而導致胎兒長得大而肥胖。
4、預防措施
一般來講,食欲好的準媽媽,容易營養過剩。如果準媽媽吃得多而活動又過少的話,往往使營養吸收與消耗失去平衡,增加了妊娠期肥胖和巨大兒的發生率。為預防和減少巨大胎兒的發生,準媽媽應根據胎兒生長發育的特點和母體的健康狀況科學地攝入營養。
⑴妊娠早期:在妊娠頭3個月,胚胎尚小,這一階段膳食中應增加富含B族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易消化食物,以穀物、蔬菜、水果為主,進食適量糖類。
⑵妊娠中期:在妊娠中期,胎兒生長迅速,各器官係統處於分化奠定階段,孕婦的熱量消耗和所需要的蛋白質要比正常人增加10%~20%,因此食物要以乳品、肉類、蛋類、豆類、蔬菜、水果為主,但脂肪不宜過多。
⑶妊娠晚期:在妊娠晚期,胎兒骨骼發育、皮下脂肪積貯,胎兒的體重一半是在這個階段增加的。根據這一特點,孕婦除了攝入適當足量的糖類、蛋白質類食品外,還可適當增加脂肪性食物。還特別需要補充一些鈣、鐵、磷等無機鹽,如動物肝髒、骨頭湯、海鮮等均為很好的來源。因此,準媽媽適當控製食量並每天應保持一定的活動量。對易發生巨大兒的孕婦,要做到定期檢查,特別是檢測葡萄糖耐量,以排除妊娠性糖尿病。對於超過預產期時間過長,又無可能順產者,應及早采取剖宮產等方案,以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