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為適應體外生活做準備 第34周 胎頭朝下“倒立” 孕婦腹壓增大(2 / 3)

⑶分娩第三期:從胎兒出生後,到胎盤排出為止為分娩第三期。這個階段無論初產婦或經產婦都需20分鍾左右。嬰兒誕生後,子宮會迅速縮小,胎盤自然會從子宮壁剝落然後娩出。胎盤娩出後,子宮縮小變硬,子宮壁出血停止。醫生將會陰傷口縫合,分娩過程大功告成了。

不可否認分娩有一定的危險性,但絕大多數人的分娩都是順利的。當產婦能夠了解分娩過程種種的生理變化,對分娩抱著平靜的心情,堅強地麵對分娩陣痛的來臨,並運用產前掌握的一些呼吸和用力的技巧,相信準媽媽一定能順利、平安地生下可愛的小寶寶!

2、決定分娩的4大因素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分娩是胎兒告別母體成為獨立生命的過程,醫學上,分娩是指從臨產發動至胎兒及其附屬物從母體全部娩出的過程。決定分娩有4個因素,產力、產道、胎兒和精神因素。如果4因素均正常並能相互協調,胎兒順利經產道自然娩出,為正常分娩。

⑴產力因素:產力指將胎兒及其附屬物從子宮內逼出的力量,包括子宮收縮力、腹肌及膈肌收縮力和肛提肌收縮力。子宮收縮力是貫穿整個分娩過程的主要產力,是具有規律性的陣發性收縮。每次陣縮總是由弱漸強,維持一定時間,臨產開始時,宮縮持續約30秒,間歇期5~6分鍾,隨著產程進展,宮縮持續時間逐漸延長,間歇期逐漸縮短。通過宮縮推動胎頭下降並使胎兒通過產道。腹肌及膈肌收縮力(腹壓)是第二產程時娩出胎兒的重要輔助力量。每當宮縮時,前羊水囊或胎先露部壓迫骨盆底組織及直腸反射性的引起排便動作,產婦主動屏氣,喉頭緊閉向下用力,腹肌及膈肌強有力的收縮使腹內壓增高,促使胎兒娩出。腹壓在第三產程還可促使胎盤娩出。肛提肌收縮力有協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進行內旋轉的作用。當胎頭枕部露於恥骨弓下時,還能協助胎頭仰伸及娩出。胎兒娩出後,胎盤降至陰道時,肛提肌收縮力有助於胎盤娩出。

⑵產道因素:胎兒娩出的通道叫做產道,分為骨產道與軟產道兩部分。骨產道指骨盆,是產道的重要部分。骨產道的大小、形狀與分娩關係密切。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宮頸、陰道及骨盆底軟組織構成的管道。平時無論哪兒都沒有胎兒可以通過的縫隙。可是一旦產期臨近,由於激素的作用,軟產道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就會變軟伸開,骨盆的恥骨結合處也會鬆弛,並稍微張開。這樣的變化,是為了在妊娠晚期胎兒可以順利地通過。

⑶胎兒因素:胎兒能否順利通過產道,除產力和產道因素外,還取決於胎兒大小、胎位、有無畸形。胎兒通過產道時,幾塊顱骨輕度重疊使頭部變小或變長,這叫做變形功能。為適應產道的曲線,胎兒自然地進行旋轉,叫做回旋,然後嬰兒順利地降生。產道為一縱行管道。如果胎兒為縱產式(頭位或臀位),胎體縱軸與骨盆軸相一致,容易通過產道。注意,頭位難產與臀位難產也是經常見到。橫位時,妊娠足月的活胎不能經過產道。胎兒畸形,即胎兒某一部分發育異常,如腦積水、聯體兒等,由於胎頭或胎體過大,通過產道常發生困難。

⑷精神因素:分娩對於產婦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應激源。分娩應激既可以是生理上的應激,也是精神心理上的應激。產婦精神心理因素能夠影響這種應激反應,從而影響機體內部的平衡、適應力和健康。有些初產婦從親友處聽到有關分娩時的負麵訴說,害怕和恐懼分娩,怕疼痛、怕出血、怕發生難產、怕胎兒性別不理想、怕胎兒有畸形、怕有生命危險,致使臨產後情緒緊張,常常處於焦慮、不安和恐懼的精神心理狀態。產婦的這種情緒改變會使機體產生一係列變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內氣體交換不足,致使子宮缺氧收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產程延長,致使產婦體力消耗過多,同時也促使產婦神經內分泌發生變化,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兒茶酚胺,血壓升高,導致胎兒缺血缺氧,出現胎兒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