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為適應體外生活做準備 第35周 脂肪增加胎兒胖 腰酸腹墜行動緩(3 / 3)

那麼,如何預防宮內感染呢?應做好以下幾點:

①準媽媽做好孕前檢查,一旦發現可能引起宮內感染的疾病,應先治愈後再妊娠。

②預防病毒性疾病,準媽媽在孕前進行風疹疫苗、乙肝疫苗的預防接種。

③做好圍產期保健,發現胎兒受病毒感染或畸形可做人工流產或終止妊娠,母親產道存在巨細胞病毒等可考慮剖宮產。

④妊娠末期,嚴禁性生活,注意休息、情緒和營養。當孕婦發現有陰道流水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便采取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

孕期提示

“臍帶繞頸”這個詞,相信很多準媽媽都聽說過。那麼胎兒的臍帶是如何繞到脖子上去?臍帶繞頸又有什麼樣的後果呢?這大概都是準媽媽們想知道的。

臍帶是連接胎兒與母親的紐帶,是胎兒生命的橋梁。通過臍帶,胎兒從母體獲得氧氣以及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排出胎兒體內的廢物。正常情況下,臍帶的長度約為50厘米,長於70厘米為臍帶過長,短於30厘米為臍帶過短。臍帶纏繞是指臍帶環繞胎兒身體,通常以繞頸最為常見,其次為軀幹和肢體。當臍帶過長時,易出現臍帶纏繞。

在我國,引起圍產兒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圍產兒窒息,而引起圍產兒窒息的頭號殺手就是胎兒臍帶異常。臍帶纏繞在分娩中,其發生率高達20%~25%。

胎兒在母體內不斷變動體位,它可以在空間並不很大的子宮內翻滾打轉,這個過程中,臍帶就很有可能纏繞在頸部、軀幹或手腳上。有時候,纏繞住的臍帶可能會在母親臨產前鬆解開;有時候,一直沒有被臍帶纏繞的胎兒,也有可能在最後幾周發生纏繞現象。

臍帶纏繞多為1~2圈,3圈以上者少見。纏繞的鬆緊與纏繞周數與臍帶的長短、羊水量有關。同時還與是否臨產有關。臨產後,胎頭往下分娩,會造成原先纏繞較鬆的臍帶逐漸拉緊。對胎兒的影響視纏繞的程度而不同。一般來說,被臍帶纏繞1周或臍帶搭頸的胎兒,因臍帶纏繞及壓迫程度較輕,是不會發生臨床症狀的,這種纏繞對母兒危險不大,母親仍可經陰道將其順利分娩。即使是臍帶繞頸,由於胎頭的活動性較小,隻要臍帶沒有被勒緊,通常就不會危害胎兒健康。

在孕期,如果發現有臍帶纏繞現象,隻要胎兒繼續在活動,孕婦就不需要太擔心。然而,纏繞周數多及壓迫程度重的胎兒,因臍帶纏繞可導致相對性臍帶過短,纏繞得緊,就會影響臍帶血流,首先就會影響到胎兒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代謝,使胎兒出現胎心減慢;嚴重者,可能出現胎兒缺氧,甚至胎兒死亡,處理起來較為被動和棘手。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臍帶纏繞在胎兒娩出前是完全有可能診斷的。嚴重的臍帶纏繞可以引起胎心頻率的改變,因此在胎位大幅改變時,利用胎心監護儀對胎心律的監測,就可以幫助醫生早期發現臍帶纏繞現象。

B超檢查,特別是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於診斷胎兒臍帶纏繞極有幫助。例如臍帶繞頸者,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胎兒的頸部有臍帶的血流。對於在產前或分娩中發現臍帶纏繞者,臨床上也有相應的處理措施,比如選用產鉗助產或剖宮產。

準媽媽對臍帶纏繞有了一定了解後,不必過於擔心,應該做的是加強產前檢查,密切注意胎動情況,一旦發現胎動過少,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