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為適應體外生活做準備 第38周 胎毛胎脂漸脫落 壓迫減輕食欲增(1 / 2)

第四章 為適應體外生活做準備 第38周 胎毛胎脂漸脫落 壓迫減輕食欲增

胎寶寶的發育狀況

現在,寶寶的體重約3.1千克,頂臀長不會有大的改變,仍舊為35厘米,全身長度約47厘米。

此時胎頭增長緩慢,體重仍繼續增加。胎兒的頭進入準媽媽的骨盆後,騰出了更多的地方長他(她)的小胳膊、小腿、小屁股。現在胎兒身上原來覆蓋著的一層細細的絨毛和大部分白色的胎脂逐漸脫落、消失,胎兒的皮膚變得光滑。這些物質及其他分泌物也被胎兒隨著羊水一起吞進肚子裏,貯存在他(她)的腸道中,變成墨綠色的胎便,在他(她)出生後的一兩天內排出體外。

從這周開始出生的寶寶就可以稱為足月兒了(38周到42周分娩都稱為足月分娩)。這也意味著,寶寶隨時可能呱呱落地了。

準媽媽的生理變化

現在準媽媽肚臍和子宮底之間的距離有16~18厘米,宮高為36~38厘米。胎頭下降後,準媽媽胃部的壓迫感減輕,呼吸也暢順了,食欲好轉,時有饑餓感。因為胎頭進入了骨盆,準媽媽感覺胎動會減少。每天幾乎都有無痛性的、不規則的宮縮,導致腹部出現強烈緊繃感。陰道裏白色透明的分泌物增多,並且常有尿意。準媽媽現在應該適當活動,充分休息,密切關注自己身體變化,留意臨產征兆的出現,隨時做好入院準備。

準媽媽的保健與護理

1、何時入院待產合適

妊娠進入了倒計時階段,寶寶不知道在哪一天說來就來了,準媽媽們難免又多了一重疑惑:我到底什麼時候去醫院才適合呢?入院太早,在醫院中吃住不習慣特別是睡眠不充足,體力過早消耗,不利於分娩。其次,孕婦入院後較長時間不臨產,會有一種緊迫感,尤其看到後入院者已經分娩,對她也是一種刺激。另外,產科病房內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影響住院者的情緒,這種影響有時候並不十分有利。可是,如果去醫院太晚,又怕措手不及把孩子生在家裏或去醫院的途中,那對大人孩子都是危險的。選擇適當的時機到醫院待產,這既能使準媽媽有安全分娩的保障,同時也減少了寶寶降生的危險係數。因此,準媽媽自己掌握好入院的時機是重要的。

當出現以下臨產症狀時,準媽媽就要去醫院待產了:

⑴規律性子宮收縮:孕婦感到腹部一陣陣發脹、發緊、腹部下墜,就是子宮收縮。如果子宮收縮持續時間短,間隔時間長且無規律,即為不規律子宮收縮。當它發生得越來越規則時,就離分娩不遠了。對於初產婦來說,由弱漸強的規律性子宮收縮一般要持續8~10個小時,正常分娩的產婦此時應人院待產。當出現規律性子宮收縮,宮縮間隔時間約五六分鍾,每次持續時間為30秒鍾左右,標誌正式臨產。

⑵見紅:臨產前有少量血性黏液從陰道內流出就是見紅。這是子宮收縮牽動宮頸,使子宮頸內附近的胎膜與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斷裂,宮頸黏液栓脫落,血性黏液自陰道流出。見紅後,準媽媽應立即到醫院產科報到。

⑶破水:突然陰道流出像尿一樣多的水,帶點腥味,不能自己控製,這是破水。此時無論是否有宮縮都要及時去醫院。在前往醫院的路上,孕婦應平臥,因羊水流出時可能臍帶會隨之脫出,臍帶繞頸可導致胎兒死亡。如果流出的羊水不多,有的孕婦會誤以為是白帶增多。如果孕晚期有這種情況,應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是否已經破水,千萬不要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