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清軍在內大臣佟國維和佟國綱的率領下,繞過湖泊,沿薩裏克河衝鋒,佟國綱不幸中炮身亡。
4.勝敗已定
一天清晨,清軍作了充分的準備,攜有鐵心火炮5門,子母炮3門,八旗火器營一千人,漢軍火器營四百人,藤牌兵二千四百人。
首先,清軍采取強攻政策,集中火炮摧毀噶爾丹的駝城。
他們自山腰突入敵陣,炮擊臥駝,駝驚陣亂,打開了駱駝陣的缺口被打開。接著,清軍騎兵、步兵齊發衝入陣地。佟國綱的弟弟佟國維在炮火的掩護下,指揮左翼軍,繞過沼澤地,從側麵橫擊。
噶爾丹由於激戰一天,人困馬乏,而清軍炮火煙炎閉日,再加上當時是黃昏時分,所以沒有及時發現清軍渡河。
當清軍殺入駱駝陣時,噶爾丹的士兵驚潰,清軍乘機縱兵衝突,斬殺眾多敵人。
噶爾丹利用天黑,向北遁逃。而清軍也因傷亡嚴重,其他援軍還沒有趕到,所以沒有追擊。
最後的遊牧帝國--準噶爾
準噶爾(蒙古語:"左手"),是厄拉特蒙古的一支。17世紀到18世紀,準噶爾部控製天山南北,在西起巴爾喀什湖,北越阿爾泰山,東到吐魯番,西南至楚河、塔拉斯河的廣大地區,建立了史上最後的遊牧帝國。
1.獨立的準噶爾部落
準噶爾是個曆史悠久的部族,在各個曆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稱謂,元朝稱翰亦剌惕,明代稱瓦剌,清代稱衛拉特,也稱厄魯特、額魯特或西蒙古、漠西蒙古。國外則稱之為卡爾梅克。
?1634年,準噶爾部的首領哈喇忽剌去世,其子巴圖爾繼承了他的事業,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土,並在1640年正式建立了準噶爾汗國,巴圖爾被稱為巴圖爾琿台吉。
巴圖爾連續兩次擊退俄國的侵略,迫使俄國承認了自己的獨立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係。 1648年,巴圖爾琿台吉授命喇嘛咱雅班第達將過去的蒙文改造成"托沁"文字,將其作為準噶爾汗國的統一文字。
2. 與沙皇的盟約
噶爾丹為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渾台吉第六子,他自幼被送到西藏布達拉宮當喇嘛。噶爾丹的父親死後,他的親弟弟僧格繼承了汗位。
很快,他同父異母的哥哥車臣汗發動政變,殺死僧格並取而代之。
噶爾丹聽到消息後,回到厄魯特,在僧格舊部的支持下,打敗了車臣汗,自己做了準噶爾部落的大汗,被稱為"博碩克圖汗",使國家恢複了安定。
然而,噶爾丹的即位是建立在和碩特首領鄂齊爾圖車臣汗的幫助之上,汗國實際上有一半的領土在鄂齊爾圖車臣汗的控製之下,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在此後的二十多年裏,噶爾丹東征西討,用武力征服了漠北蒙古各部。
喀爾喀等三部蒙古汗王都逃到北京,投靠清王朝,請求康熙皇帝發兵為他們收複故土。
公元1689年,噶爾丹的勢力已經發展到現在的中蒙邊境一帶。同時,噶爾丹還與沙皇俄國訂立盟約,企圖共同對付大清王朝,使清朝陷入顧此失彼的不利局麵。
3.噶爾丹的"帝國夢"
?
噶爾丹深受喇嘛教的影響,總想建立一個以喇嘛教為國教的準噶爾帝國。
因此,噶爾丹在1678年率兵消滅了葉爾羌汗國,同時,他又鞏固了在哈薩克的統治。漸漸地,僧格的三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按準噶爾法律,僧格的長子策妄阿拉布坦才是合法的汗位繼承人。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噶爾丹不斷打壓策妄阿拉布坦,並暗殺了他的弟弟索諾布阿拉布坦。
對此,策妄阿拉布坦感到自身難保,於是率五千部眾,逃到了博爾塔拉河一代休養生息。
?噶爾丹接著集結兵馬攻入喀爾喀,長驅東進,直取烏珠穆沁,然後撥轉鋒芒,在赤峰附近的烏蘭布通南下,喀爾喀諸部首領無法抵擋,隻好聯名向清朝的康熙皇帝求救,康熙皇帝禦駕親征,同噶爾丹在烏蘭布通展開了戰爭。
4.康熙的反擊
噶爾丹在烏蘭布通戰敗的同時,策妄阿拉布坦率軍進攻噶爾丹後方,從背後形成了對噶爾丹根據地科布多的包圍。
當噶爾丹撤回根據地時,他已經陷於兩大強敵的夾擊之中。那時,噶爾丹認為隻要擊敗清朝軍隊,打通自己向東的通道,策妄阿拉布坦便對自己構不成威脅。
於是,噶爾丹再度進兵已經納入清朝版圖的喀爾喀,康熙皇帝再次禦駕親征,兩軍經過激烈的戰爭,最終,噶爾丹的三萬鐵騎難以抵抗康熙的二十萬大軍,大敗。
此時的策妄阿拉布坦又切斷了噶爾丹回國的道路。
噶爾丹逃亡一年後,在阿爾泰的阿察阿穆塔台,服毒自殺。第二年,策妄阿拉布坦遣使清朝,獻上噶爾丹的屍體,暫時結束了同清朝的戰爭。
次年,策妄阿拉布坦正式登上了大汗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