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章清醒
劉禪認為,如果不把將士當人看,無限榨取在那個時代,他們本來就微薄的收入,遲早都會出現問題。
正史上,府兵製以均田製作為推行的經濟基礎。唐初均田製順利實施期間,府兵雖須在服役時自備器械資糧,但他們當時還有能力承擔。但是,後來隨著土地兼並的加劇和賦稅的加重,均田製被破壞了。失去土地的農民十分貧困,他們已無力承擔“自備甲杖衣糧”的重負。有的農民為了逃避沉重的兵役,萬般無奈下,隻好“自殘手足”,府兵製無法繼續推行下去。
府兵地位急劇下降,唐玄宗時,戍衛京師的士兵,往往被驅作權貴們的奴仆;戍邊的士兵白天做苦工,夜晚入地牢。能夠活著回鄉的,“十無二三”。在這種情況下,府兵大量逃亡。有權勢的千方百計逃避兵役。他們或行賄免役,或雇人代役,造成兵源嚴重不足,府兵製也遭到重大破壞。
到唐玄宗開元年間,出現了折衝府無兵上番的局麵,府兵製名存實亡。府兵製被破壞殆盡後,唐朝轉而實行募兵製。從此,導致了安史之亂悲劇的發生,開啟了有奶就是娘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麵,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落日黃昏,走上了滅亡終結的窮途末日。
這是作為穿越者的劉禪所不願看到的,而必須規避的。他計劃把這個府兵製,像後世民兵製那樣推行的。下一步,他還要推行中央募兵製,與府兵製相結合,最終推行職業軍人製。
劉禪甫一說完府兵製構想,眾人就像炸開鍋一樣,交頭接耳,議論聲越來越大。
劉禪微笑看著眾人,如此反應十分正常,自古以來,人們習慣了祖宗之法不可改,一旦有新生事物出現,就會掀起軒然大波,順其自然隨波逐流的有之,非議誹謗甚至阻撓的有之,靜默觀察決斷選擇的有之,不一而足,這些反應都很正常。最怕的就是麻木不仁,置之不理。
在座的都是心係大漢的忠勇之士,都希望早日興複漢室,關鍵是要怎麼樣說服他們支持實驗新政。
“漢中鄉鎮不下上百,按少主的軍製,那就有一百個鷹揚府,總共就有不少於十萬的府兵。嘶!這也太多了吧。”林離反應奇快,迅速算出了這個數字,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寓兵於民,全民皆兵。強壯其體魄,野蠻其精神。如果我們的老百姓個個都忠君愛國,理想遠大,精神向上,體魄強壯,那我們的民族安能不興旺發達,大漢怎麼會不複興呢?”劉禪意氣風發道。
“公嗣說得太好了。我們的複興事業響應天下蒼生之願,是為了盡快結束亂世,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正義之舉。隻要我們一切都是為了老百姓,比如少主公提出的均田製、屯田製、府兵製等新政,我堅定的相信,我們的老百姓絕對發自內心,以實際行動擁護和支持。公嗣,我全力支持你。”趙雲慷慨激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