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諸神之戰(十一)(2 / 2)

劉禪繼續道:“這是因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需要有個君。國家政治,一切以民為本。要說真有什麼天子,那麼民眾才是真正的天子。因為天的聰明,是通過民的聰明來表現的。天的視聽,是借助民的視聽來實現的。民眾的意願,天總是順從的。可見民眾老百姓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驕子。至於所謂君,則是民眾抬舉出來的,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無論這個君叫做皇帝,叫做國王,叫做主君,叫做皇上,還是其他什麼的,都概莫能外。得到廣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資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諸侯;得到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見一切政治權力,從根源上來說,都是來自於民眾。孟夫子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是為了防止某些‘君’假借國家的名義,侵害民眾的權力和利益。為君者應當認真聽取民眾的意見,坦誠接受民眾的監督,關心民生疾苦,與民同樂。國運才能長治久安”

劉禪借題發揮叛道離經的一番話聽得眾人目瞪口呆。這些觀點他們都從所未有聽過,可以說是聞未所聞。劉禪來自後世,見多識廣,深受現代文明的熏陶,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集中製思想深入骨髓,故而說出這些話十分正常。

“鬥兒,不要出言不遜。就算天子垂拱而治,也是上天紫微星下凡,切不可胡言亂語,以免異言惑眾,人心亂矣。”龐統出言製止道。

“師傅無妨,我隻是深有感觸,有感而發。孔聖人、孟亞聖都認為君為輕,民為貴,社稷次之,我隻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其實君主們也深深知道這些道理,然而他們私心雜念過重,想讓一家一姓永遠統治下去,幻想萬年一係,這是非常錯誤的。比如嬴政號稱始皇帝,傳到胡亥執政,二世而亡。故而,無論誰當皇帝,如果不能像古代三皇五帝那樣,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和平、安定、富足、幸福的生活,即使強行傳給子孫,也不能長長久久。從周以來,無有享國超過300年之強大中央政權,蓋家天下傳給子子孫孫之弊端也。”劉禪振振有詞反駁道。

“君不見,周王朝立國後,周武王滅商朝起至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曆11代12王,大約曆經275年。西周覆滅後,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史稱東周。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小國。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是為春秋時代。三家分晉,各諸侯相互征伐,後半期是為戰國時代。雖然東周王室存在達500年之久,實際上是名存實亡。秦朝二世而亡。前漢帝國自高祖劉邦創建以來,包括王莽的新朝,曆經14代223年。光武帝建立後漢帝國傳8世共14帝,曹操、曹丕父子對帝位社稷虎視眈眈,隨時篡權奪位,估計享國不到200年。”劉禪也不忌諱,繼續慷慨激昂道。

“少主的觀點驚世駭俗,離遠遠不如。”林離站起躬身,心悅誠服拱手為禮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