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章蟬鳴成都(五)
“薄情寡恩,知恩不報;無情無義,虛偽至極,難怪被後人罵為偽君子大耳賊。”想到這,劉禪不禁惱怒的瞥了一眼談笑風生的劉備,眼神充滿了鄙視和不屑一顧,心裏罵道。
“知恩不報,豬狗不如;忠奸不辨,樂不思蜀。實在是昏庸至極!難怪你被後人罵為敗家子,扶不起的牆的爛泥!身敗名裂,家破國滅,活該!”劉禪接著又對這具身體原來的主人腹誹不已,無比痛恨。
劉禪憤憤不平想道,他們真的是豬狗不如,枉費趙雲對他們父子忠心耿耿,出生入死,救了多次他們的命,得到的待遇卻比不上董和、黃權、李嚴、吳懿、費觀、彭羕等這些降將。
可趙雲卻是已經跟隨了劉備超過二十年的老臣,正史上,從公元190年起,趙雲就擔任了劉備手下的騎兵總管,彼時在公孫瓚手下,任別部司馬的劉備還不到30歲,如今已經過去了整整24年,在劉備的軍中,除了關羽、張飛和簡雍,沒有人比趙雲的資曆更深。在這24年間,趙雲在外幫劉備抵禦強敵,開疆拓土,治軍理民,開疆拓土;在內為劉備站崗放哨,護衛左右,保妻救子,掌管內事,趙雲重義輕生,人品端方,沉穩幹練,謙虛謹慎;既沒有關羽那樣善待下屬,卻輕視世人的傲慢性格,也沒有張飛那樣有過鎮守徐州,卻致使家眷被俘城池丟失的尷尬過往。在這24年間,趙雲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可以說對劉備的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從未出過差錯。
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手下將領們的稱號自然也水漲船高,關羽為前將軍,馬超為左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這四個響當當的重號,已經遠在趙雲之上了。就別說黃忠了,就連李嚴和魏延這兩個後起之秀,也早已將趙雲甩在了身後,李嚴被封為輔漢將軍,這在雜號中是個大牌,比一般雜號的級別要高。魏延則在賴功之後,被封為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成為鎮守一方的軍區司令員,而趙雲呢,還是翊軍將軍。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就不用說了,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兼太子太傅,領司隸校尉,名副其實的二把手;馬超是驃騎將軍,張飛是車騎將軍,黃權和魏延則先後擔任鎮北將軍;別說這些老麵孔了,就連新生代將領的代表馮習都已升為中領軍,統率諸軍,而趙雲呢,還是那個防偽必究的獨家雜號翊軍將軍。在劉備東征時,還因為反對伐吳而被留下都督江州。
公元223年,劉備夷陵大敗,隨後病逝於白帝城。黃權降魏,蜀漢年輕一代中的優秀軍官馮習、馬良、張南、傅肜等人,則盡數戰死。諸葛亮成為事實上的一把手,蜀漢的政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趙雲也終於迎來了告別雜號的春天,得到了軍旅生涯中的第一個重號,他被諸葛亮任命為中護軍、征南將軍,負責掌管禁軍守衛成都。同年,趙雲在被升任為鎮東將軍,封永昌亭侯,一躍成為蜀漢軍界最為舉足輕重的人物,地位也不在鎮北將軍魏延、關中都督吳懿這兩位大佬之下。
公元228年蜀漢開始了第一次北伐,諸葛亮親率主力出祁山,鎮東將軍趙雲則作為一支疑兵,與揚武將軍鄧芝一起,從斜穀道牽製曹真。戰敗後,趙雲被變為鎮軍將軍。趙雲的責任雖然不大,但戰敗的馬謖卻留下了一口碩大無比的黑鍋,連諸葛亮都自貶三級,趙雲怎麼可能有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