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章蟬鳴成都(七)
“軍師,鬥兒見你如同見到漂亮的大姑娘一般。”張飛更是笑得前俯後仰,聲震屋宇。
“益德叔父,軍師先生長得如此英俊帥氣,確實此不少國色天香的姑娘還要俊俏幾分。”劉禪正色道。
“鬥兒過獎了!”諸葛亮羽扇遮麵,溫和笑道:“閑話少講,先拜見孝直先生吧。”
“嗯。”劉禪應了一聲,轉過身去,又朝法正畢恭畢敬地行了一個跪拜之禮:“拜見孝直叔父,鬥兒這廂有禮了。”
“少主呀,都是自家人,何需多禮!”法正笑容可掬,趕緊扶起劉禪。
“應該的。您和孔明叔父皆是不世出之大才,舉世無雙,風華絕代,父親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定益州之首要功臣,居功至偉,他日興漢必青史留名,萬世流芳。這一拜不足以表示對你們的敬意,他日功成之日,定是位高權重的首勳。大漢舉國忠臣義士都會感銘於心,感懷不已,以你們馬首是瞻,前仆後繼,跟隨你們投身到父親倡導的興漢大業滾滾洪流!”劉禪慷慨激昂道。
劉禪抬頭看著法正,隻見法正三十七、八左右,身材魁梧健壯,方麵大耳,英氣勃勃,目光耿耿有神,又帶著些狡黠和不羈,與自己頗為相似,不禁心生好感。然而,劉禪細細觀之,卻發現其臉色稍帶黃色,想到正史上法正英年早逝,不禁大驚失色。心中不禁埋怨蟬衣衛的辦事效率如此低下,找個華佗和張機竟然如此費事。
來自後世的劉禪曾精研《三國誌》,知道陳壽對法正的評價奇高,堪比曹操麾下的最優秀的謀士程昱、郭嘉,在拓疆拓土軍國大事方麵,法正是奇謀迭起,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諸葛亮。
“少主過獎了!法正得逢主公這位仁義之君和世上無雙的明主,可謂正一生之幸,法家之幸,數個法氏家族的榮耀。哪敢不鞠躬盡瘁盡心盡力為主公效命,而竭盡心力匡扶漢室複興大漢呢?”法正聞言大喜道。
法正得到劉禪的肯定,十分高興和興奮,畢竟劉禪是劉備唯一的獨子,將來是要繼承劉備大統的。能得劉家父子兩代的認可,法氏家族的崛起指日可待。
法正的性格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光明磊落,性烈如火,愛憎分明,敢愛敢恨,與劉禪十分相似,所以劉禪十分喜歡。
“孝直叔父,今天我們就並肩作戰,攜手共進,為興漢大業共同奮鬥。”劉禪興奮道:“孝直先生,扶風郿縣人,名門之後,出身名士家庭。令尊法衍曾任司徒椽、廷尉左監,祖父為名士法真,號玄德先生。故與家父有緣,此乃上天之意,命運天注定,天命不可違也。”
法正聞言大為驚奇,拉著劉禪的雙手,激動道:“少主真是天縱聰明的有心人!改天一定讓犬子邈多向少主學習。”
“互相學習,互相學習。”劉禪謙遜道。
“先生才華洋溢,天縱英才,可惜無人慧眼識英才,懷才不遇,鬱鬱不得誌。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饑荒,法正與同郡好友孟達孟子度一起入蜀依附劉璋。劉璋昏庸,不善用人,被冷落很久才被任為新都縣令,之後又為軍議校尉。先生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故而十分苦惱,經常長歎天命不公,所遇非人。所幸益州別駕張鬆與先生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概自己的遭遇。故而投於父親,一起策劃入川,共謀兩川成就王霸大業。父親得遇先生,好像飛龍逢雲,如虎添翼。劉家幸甚!大漢幸甚!蒼生幸甚!”劉禪大聲陳辭,慷慨激昂,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