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宣肺止咳、清熱化痰,可治小兒支氣管炎。
7.淡竹液方
【主要成分】取較大之新淡竹,自離地麵第三、四節起,每節上端鑽洞1個,抽取竹液,經滅菌處理後備用。每日服2次,每次用20ml,5日為一療程。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治療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有較好效果。
8.杏桑蘇合劑
【主要成分】杏仁、桑白皮、蘇子、葶藶子各6g,地骨皮、茅根、前胡各10g,黃芩、瓜蔞、知母、萊菔子各3g,生甘草15g。水煎服,每日l劑。另用人工牛黃0.3g,分2次衝服。
【功能主治】瀉肺、清熱化痰,可治小兒支氣管炎。
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民間單方有哪些
1.枇杷葉(去毛,蜜炙)15~25g,水煎以茶為引送服,每日l劑。能止咳化痰,用於治療支氣管炎、百日咳及咳嗽等。
2.天竹子10g,或南天竹子10g,水煎服,每日1劑。能清熱、鎮咳,用於治療小兒支氣管炎。
3.白芥子10g,水煎服,每日2劑。能豁痰、利氣、散結,可治支氣管炎。
4.鮮金錢草50g,冷開水洗淨,榨取藥汁,開水衝服;或用幹金錢草50g,水煎服,能清熱利水。兩方均可治急性支氣管炎。注意10歲以下小兒忌用。
5.魚腥草30g,水煎服,每日1劑。能清熱解毒、排膿消癰,用於治療風熱型急性支氣管炎。
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民間偏方有哪些
1.魚腥草60g,杏仁10g,桔梗12g。水煎服,每日1劑。用於急性支氣管炎之咳嗽、痰黃稠等症。
2.千年紅15g,佛耳草12g,四季青12g,平地木12g。水煎服,每日l劑。用於治療急性支氣管炎。
3.黃芩末10g,鬱金末8g。水煎服,每日1劑。能清熱燥濕、行氣解鬱,可治療支氣管炎。
4.陳皮20g,海藻15g。水煎2次,將2次煎汁混合,每3小時服1次,每劑分4次服完。能燥濕、清熱、化痰、潤肺散結,可治支氣管炎。
5.杜鵑花根30g,五指毛桃l 5g。水煎3小時,去渣過汁,分2次飯後服,每日l劑。急、慢性支氣管炎之咳嗽者服用。
6.青黛15g,海蛤粉、浙貝各10g。以上共為細末和勻,每服5g,每日3次。能清熱化痰、祛痰止咳、潤肺散結,可治急性支氣管炎。
7.麻黃4.5g,杏仁9g,生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能散寒平喘、潤肺祛痰,適用於風寒型急性支氣管炎的治療。
8.茶葉6g,款冬花、紫菀各3g。以上用開水衝泡,每日代茶飲。能止咳化痰、平喘,主治支氣管炎、哮喘。
9.陳皮5g,法半夏20g,白礬15g,川貝10g,薄荷1g。各藥研細末和勻,每服5~10g,開水送服,每日2次。能燥濕化痰、清熱止咳,可治支氣管炎。
10.麻黃、桂枝、白芍、幹薑、細辛、五味子、大棗、甘草各20g,半夏30g,石膏120g。水煎服,每日1劑。能清熱止咳、化痰平喘,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早、中期的治療。
11.桑白皮、枇杷葉各12g。水煎服,每日1劑。能清肺降氣、止咳平喘,適用於風熱型急性支氣管炎的治療。
具有化痰作用的中草藥驗方有哪些
1.宣肺清熱化痰湯
【主要成分】炙麻黃6g,杏仁12g,生石膏25g,銀花15g,連翹12g,牛蒡子12g,前胡12g,桑皮12g,桔梗12g,麥門冬12g,川貝12g,鮮蘆根30g,甘草6g。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宣肺止咳。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患者,因為感受風熱邪氣而急性發作,出現咳嗽、咳黃痰、喘息不能平臥者效佳,但是寒證咳喘、吐稀白泡沫痰者,不能服用。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日1劑。
2.化痰定咳湯
【主要成分】金蕎麥20g,白花蛇舌草30g,蔓荊子20g,魚腥草20g,天竹子10g,天漿殼10g,化橘紅8g,甘草8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對急、慢性支氣管炎久治未愈、咳嗆頻作、黏痰壅滯、咳吐不爽,屬於痰熱阻肺者療效較好。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溫服,每日1劑。
3.清熱化痰湯
【主要成分】魚腥草30g,蒲公英15g,銀花10g,連翹10g,栝樓10g,沙參15g,麥門冬10g,前胡6g,竹茹10g,丹參10g,赤芍10g,甘草3g。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解毒養陰、通竅活血3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之咳嗽、痰黃、難以咳出者。若喘息明顯,可加麻黃3g,杏仁10g,石膏10g,葶藶子10g,大棗10g。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溫服,每日1劑。
4.溫化寒痰湯
【主要成分】薑半夏6g,製南譬5g,細辛3g,幹薑3g,白芥子5g,茯苓10g,桃仁10g,菖蒲3g。
【功能主治】溫化寒痰、通竅活血。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之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痰液清稀、量多。若喘息明顯,加麻黃3g,杏仁10g,石膏10g,葶藶子10g,大棗10g。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溫服,每日l劑。
5.加減:葦莖湯
【主要成分】桃仁10g,杏仁l 0g,炒薏苡仁12g,冬瓜仁12g,幹蘆根20g,石葦15g,海浮石l2g,炙仳杷葉10g(包)。
【功能主治】清化痰熱、降肺定喘。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喘息型支氣管炎、肺炎,症見咳喘、痰黃稠者等。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溫服,每日l劑。
6.補氣化痰湯
【主要成分】黃芪45~60g,桔梗9g,沙參24g,杏仁9g,紫菀9g,雲苓10g,百合12g,半夏12g,甘草9g。
【功能主治】補氣平喘、止咳化痰)主治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屬於肺腎虧損、纏綿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具有平喘作用的中草藥驗方有哪些
1.定喘湯
【主要成分】麻黃6g,杏仁10g,黃芩10g,川芎10g,地龍10g,全蠍3g,全瓜蔞15g,萊菔子10g,生薏苡仁12g。
【功能主治】宣肺定喘、通腑化痰。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症見喘促氣急、喉中痰鳴、痰黃而黏、嗆咳不利、胸悶、大便不通者有效。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溫服,每日1劑。
2.補腎定喘湯
【主要成分】熟地黃10g,麥門冬10g,五味子6g,山茱萸肉10g,澤瀉10g,丹皮10g,茯苓10g,沉香3g,肉桂3g,紫石英15g(先煎)。
【功能主治】補腎納氣、潤肺平喘。對久病哮喘症見喘促氣短、呼多吸少、氣不得接續、精神疲憊者等有效。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溫服,每日1劑。
3.龍百三拗湯
【主要成分】生麻黃10~15g,杏仁12g,甘草10g,廣地龍15g,紫菀10g,佛耳草30g,百部15g,北細辛3~6g,枳殼6殼,石葦15~30g,五味子5g。
【功能主治】宣降肺氣、化痰平喘。對哮喘持續症見呼吸氣粗、氣急、持續發作數日不解者有效。若伴有感染,加銀花15~30g,魚腥草30g。
【用法用量】水煎,早、晚服2次,每日1劑。
4.固本平喘湯
【主要成分】黨參10g,五味子6g,熟地黃15g,山藥15g,生赭石30g(先煎),生龍骨30g(先煎),生牡蠣30g(先煎)。
【功能主治】補腎益肺、降氣平喘。對哮喘病日久不愈、肺腎俱虛、虛證哮喘者有效。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溫服,每日1劑。
5.參蛤定喘散
【主要成分】紅參、紫河車、川貝母、麥門冬、北沙參、鍾乳石、炙款冬各20g,蛤蚧1對,化橘紅10g,五味子15g。
【功能主治】扶陽益陰、健脾補腎。對支氣管哮喘病久不愈,症見喘息氣促、精神疲憊、晚上足腫者有效。
【用法用量】將上藥研為極細的末,每服3g,每日2次(或裝入膠囊,每服6粒)。
6.二麻四仁湯
【主要成分】炙麻黃4.5g,麻黃根4.5g,苦杏仁9g,桃仁9g,鬱李仁9g,白果仁9g(打碎),百部9g,款冬花9g,車前草24g,生甘草4.5g,陳辛夷9g,蒼耳子9g。
【功能主治】調整肺氣、排痰止咳、散風脫敏。對支氣管哮喘發作,症見喘促氣急、喉中痰鳴、痰白而黏、胸悶者比較適宜。
【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溫服,每日1劑。小兒可以酌量分多次服。
具有止咳作用的中草藥有哪些
1.杏仁
【成分】種子含脂肪油約5%,苦杏仁苷2%,後者水解後可生成氫氰酸、苯甲醛及葡萄糖等。此外,尚含有苦杏仁酶、苦杏仁苷酶及櫻苷酶。
【性味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作用】止咳平喘,潤腸通便。治療劑量的本品經口服後,其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在體內緩慢水解,逐漸生成微量氫氰酸,後者對呼吸中樞呈鎮靜作用,使呼吸運動趨於安靜而呈現鎮咳和平喘的作用。為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藥。
【不良反應】多服易中毒,輕則頭暈、嘔吐,重則昏迷、驚厥、呼吸障礙、瞳孔散大。
2.枇杷葉
【成分】含皂苷、苦杏仁苷、齊墩果酸等。
【性味歸經】苦,平。歸肺、胃經。
【作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因含苦杏仁苷,故作用與苦杏仁相似,口服後分解出微量氫氰酸,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所含油質有輕度的祛痰作用,本品的水煎劑,經動物實驗有抑菌、平喘和祛痰作用。
3.百部
【成分】含有百部堿、原百部堿等多種生物堿。
【性味歸經】甘、苦,平。歸肺經。
【作用】潤肺止咳,滅虱殺蟲。藥理實驗證明,百部能降低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製咳嗽反射,從而產生鎮咳作用,為中樞性鎮咳藥。抑菌試驗表明,百部對結核杆菌、白喉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動物試驗尚表明,本品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防治作用。
4.半夏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作用】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藥理實驗有鎮咳、止吐和催吐(生半夏)作用。鎮咳作用略次於磷酸可待因。作用機製可能是直接抑製咳嗽中樞,止吐作用則可能是由於抑製嘔吐中樞所致。
5.膽汁
【成分】主要為膽酸鹽。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肝、膽經。
【作用】清肺化痰,清熱解毒。實驗表明,膽酸鈉有中樞鎮咳作用,且對支氣管平滑肌有舒張作用。膽汁對呼吸道常見的甲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卡他球菌等均有較好的抑製作用。臨床用於百日咳、慢性氣管炎等症,療效確實,且不良反應少見。
【不良反應】口服膽莢片的主要不良反應為口幹、胃部不適、惡心、大便轉溏。
6.漸貝母
【成分】主要含有浙貝堿、浙貝次堿等。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心經。
【作用】止咳化痰,清熱散結。藥理實驗證明,浙貝堿有較明顯鎮咳作用及支氣管平滑肌鬆弛作用。其鎮咳作用機製可能與支氣管平滑肌舒張有關。浙貝母臨床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急性上呼吸道炎、氣管炎、肺炎之咳嗽,與川貝母比較,浙貝母適用於急性風熱咳嗽,川貝母適用於慢性虛勞咳嗽。
7.川貝母
【成分】主要含有川貝堿、爐貝堿、白爐貝母堿等生物堿。
【性味歸經】苦、甘,微寒。歸肺、心經。
【作用】清熱潤肺,止咳化痰。作為鎮咳祛痰的藥物,主要用於無痰或少痰的咳嗽,但川貝既能祛痰,又有抑製痰涎分泌之效,故痰多者也適用。臨床多用來治療肺結核、慢性氣管炎等的咳嗽症狀。對寒濕而致的痰飲咳嗽,川貝效果不佳。
具有平喘作用的中草藥有哪些
1.麻黃
【成分】含有多種生物堿,其中主要為麻黃堿,占總生物堿量的80%~85%,其次為偽麻黃堿和微量甲基麻黃堿,甲基偽麻黃堿、去甲基麻黃堿,尚含揮發性的苄甲胺、兒茶酚鞣質及少量揮發油,油中含α-萜品醇。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作用】發汗,平喘,利水。麻黃堿對支氣管平滑肌有鬆弛作用。對痙攣狀態的支氣管有明顯的解痙作用。這些作用與其能促進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以及直接作用於腎上腺素能受體有關。甲基麻黃堿和偽麻黃堿對平滑肌的解痙作用與麻黃堿相似,但對血壓影響較小。麻黃堿可興奮心肌和收縮血管,對心髒與血管有類似腎上腺素作用,可使心跳加快、加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但作用較弱而持久,且舒張血管作用極微。因此,用於滴鼻時,無繼發性血管擴張的作用。較大治療量的麻黃堿能興奮大腦皮質和皮質下中樞,引起精神興奮、失眠、不安、震顫等。也能興奮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當延腦受抑製時,麻黃堿具有蘇醒作用。短時間內連續反複應用麻黃堿,可使作用迅速減弱,最後可完全無效,停用數小時後可以恢複。麻黃揮發油在體外對流感病毒具有強大抑製作用,並證明對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g株的小鼠有一定療效。
【不良反應】麻黃常用於發汗平喘,服用過量時,常發生煩躁、失眠等中樞興奮症狀,以及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有高血壓、冠脈功能不全、動脈硬化、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失眠者慎用或忌用。
2.樟葉油
【成分】主要含有桉油素、芳樟醇及樟腦,其次為β-蒎烯和鬆油醇等。其中桉油素、芳樟醇及鬆油醇均有平喘作用。
【性味歸經】溫,辛、氣香,無毒。歸肺經。
【作用】祛風散寒、平喘、理氣活血,止痛止癢。民間用樟根、樟木治感冒頭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及克山病;用樟子治慢性支氣管炎等。經研究發現,樟子揮發油具有較強的平喘作用,臨床平喘效果顯著,但樟子來源不如樟葉豐富,且加工較繁。樟葉油經藥理研究證明,其藥理作用與樟子油基本相同,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產生顯著的平喘作用,同時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臨床平喘療效較好,祛痰、鎮咳效果較差,對並發肺氣腫和病情嚴重者則療效較低。適用於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一般在服藥後10分鍾起效,作用維持3~10小時。
【不良反應】少數病人有惡心、嘔吐、心慌、頭昏等,但均不嚴重,可自行消失。
3.山蒼子油
【成分】揮發油中主要成分有檸檬醛,其次有檸檬烯、香葉醇、香草醛、莰烯、甲基庚烯酮等。
【性味歸經】辛,溫。歸脾、胃、腎、膀胱、肺經。
【作用】溫暖脾腎,健胃消食。近年研究提示山蒼子油有較強平喘、抗過敏作用。豚鼠離體氣管平滑肌實驗表明,山蒼子油對正常氣管平滑肌及乙酰膽堿或組胺所致平滑肌收縮有鬆弛作用,預先加山蒼子油可阻斷乙酰膽堿或組胺的收縮作用,作用不被普萘洛爾(心得安)阻斷。對豚鼠實驗性哮喘,經灌胃、腹腔注射或氣霧吸入給藥均有保護作用。臨床千餘例觀察表明,口服山蒼子油對慢性氣管炎有較好的療效,並能明顯改進肺通氣功能和肺活量。鼻吸療法對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有明顯而即時的止喘效應,一般1~2分鍾起效,維持30分鍾。山蒼子油灌胃、腹腔注射或噴霧吸入,均有祛痰作用。試管內試驗表明,山蒼子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傷寒杆菌、痢疾杆菌均有較強抑菌作用。
【不良反應】部分病例有口咽幹燥、大便燥結、胃不適、噯氣、頭暈。吸入給藥可有噴嚏等刺激症狀。
4.苦甘草
【成分】含有多種生物堿,其中有槐根堿。
【性味歸經】甘、苦,平。歸心肺、脾、胃經。
【作用】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平喘。實驗證明,苦甘草和苦甘草堿有平喘作用和輕度鎮咳作用,並無祛痰、消炎作用。臨床平喘療效顯著,適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和喘息性慢性支氣管炎。苦甘草氫溴酸鹽肌內注射時經半小時起效,維持2~6小時。
【不良反應】小劑量未見其有不良反應,大劑量對肝細胞有一定影響,故肝病病人應慎用。
5.苦參
【成分】含苦參堿、苦參黃酮及金雀花堿等。
【性味歸經】寒,苦。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作用】清熱燥濕,祛風殺蟲,平喘。研究證明,苦參煎劑和苦參總堿有平喘作用,其中氧化苦參堿及槐根堿平喘作用較顯著。臨床用於治支氣管哮喘有一定效果。
【不良反應】少數病人有輕微嗜睡。吸入用藥時對局部有刺激作用,多引起喉癢或咳嗽。
6.椒目
【成分】含有揮發油,油中含異茴香腦、犛牛兒醇等。
【性味歸經】苦,寒。歸脾、膀胱經。
【作用】行水,平喘,止痛。椒目平喘作用顯著,鎮咳、祛痰作用不顯著,臨床適用治療支氣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氣管炎。口服作用快,經5~10分鍾起效,作用維持約6小時。
【不良反應】少數病人有頭昏、惡心、發熱感等。
7.胡頹子
【成分】含有生物堿、黃酮苷、香豆素、三萜、酚性物質、鞣質等。
【性味歸經】平,酸、苦。歸肺經。
【作用】止咳平喘。藥理試驗證明,胡頹子對實驗性慢性支氣管炎有一定療效,黃酮部分有較好平喘作用。臨床可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定喘靈”穴位注射或噴霧吸入時作用快,對喘息性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有較好平喘作用。噴霧吸入時可立即顯效;穴注法經15分鍾起效,可維持6小時以上,最長者達25天。
【不良反應】穴注時個別人有過敏反應,感畏寒和戰栗。
8.七葉蓮
【成分】鵝掌藤嫩枝含有揮發油。
【性味歸經】溫,苦、甘。歸肺經。
【作用】舒筋活絡,消腫止痛。實驗證明,本品對組胺和乙酰膽堿引起的支氣管痙攣有緩解作用。臨床對各型輕重不同的支氣管哮喘都有較好療效,尤以吸入性過敏所致哮喘效果顯著。優點是作用較快,無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和氨茶堿等常用平喘藥對心血管和胃腸道的不良反應;肌內注射療效可與靜注氨茶堿相比,對某些病程持久、哮喘發作頻繁、常用平喘藥無效的病人常可奏效。肌內注射經10~15分鍾起效,25~30分鍾達顯效,作用可維持3~6小時。
【不良反應】肌內注射僅有輕度酸脹感,個別有嗜睡現象,與其鎮靜作用有關。
9.少年紅
【成分】三萜皂苷部分為平喘有效成分,主要是皂苷。
【性味歸經】溫,辛、微苦。歸肺經。
【作用】平喘止咳,活血止痛。藥理實驗證明,少年紅皂苷具有較好的平喘作用,對肥大細胞有一定保護作用。臨床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較好,其平喘速度與強度均優於氨茶堿,不良反應少而輕。口服一般經15~60分鍾起效。乙酰化皂苷對胃腸道刺激作用較小,雖用量較大,但平喘效果優於少年紅皂苷。
【不良反應】部分病人有頭暈、口幹、惡心等。少年紅皂苷對胃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故宜飯後服用。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期者慎用。
10.艾葉油
【成分】艾葉油是一個多成分混合物,經分離鑒定,已確定有7種。
【性味歸經】苦、辛,溫。歸肝、脾、腎經。
【作用】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近年發現,艾葉油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0.5μg/ml艾葉油的作用強度與異丙腎上腺素0.125μg/ml相當。無論口服或噴霧給藥,均能對抗乙酰膽堿或組胺引起的哮喘發作,且作用持久。豚鼠實驗表明,艾葉油能抑製化學物質引起的咳嗽。鎮咳機製主要係抑製延髓的咳嗽中樞,可被可拉明所抵消。酚紅法表明,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艾葉油有祛痰作用。艾葉油灌胃,對豚鼠過敏性休克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但噴霧給藥無效。其機製可能是抑製過敏介質的釋放,或直接對抗過敏介質(組胺及慢反應過敏物質)所致。艾葉油能明顯抑製離體蟾蜍心髒的收縮,對心率影響不大,但可引起房室傳導阻滯。濃度加大可使心搏停止。對中樞神經係統具有鎮靜作用,能使家兔活動減少。給小鼠灌胃,能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體外試驗證明,艾葉油對球菌及大多數革蘭陰性杆菌均有抑製作用。
【不良反應】常用量一般無不良反應,僅少數病人口服後有咽幹、惡心、胃部不適、頭昏等反應,但不需處理可自行消失。氣霧吸入時有局部刺激性,可引起嗆咳。
11.芸香草
【成分】鮮葉及地上部分含揮發油0.7%~1%,油中含胡椒酮40%~50%。
【性味歸經】辛、微苦,溫。歸肺經。
【作用】止咳平喘,消炎止痛,祛風利濕。臨床觀察和藥理實驗證明,芸香草製劑有平喘,止咳,止痛,抗利尿。止血,通經,消炎,止嘔等多種作用,但以平喘為最強,抗利尿,止痛作用次之,其他作用又次之,卻均有一定效果。芸香草或胡椒酮對離體兔腸平滑肌有鬆弛作用。胡椒酮能對抗氯化鋇所致的腸平滑肌收縮;也有對抗毛果芸香堿對腸平滑肌的興奮作用;芸香油和胡椒酮對組胺所致豚鼠支氣管痙攣有明顯解痙作用。臨床應用於解除哮喘症狀,對抗支氣管痙攣。用刺激豚鼠喉上神經實驗證明,本品及胡椒酮有一定止咳作用。芸香油和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胡椒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八疊球菌等多種細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不良反應】芸香草片無不良反應,較為安全。口服芸香油和胡椒酮可有惡心嘔吐、腹部不適等胃腸道反應,少數有牙齦腫痛及鼻出血等。口服亞硫酸鈉胡椒酮雖無胃腸道反應,但可出現頭痛、頭暈、心悸、乏力等。氣霧劑對支氣管有局部刺激性,少數病人出現嗆咳。
12.地龍
【成分】含有次質、琥珀酸鈉、脂肪酸、膽甾醇、膽堿、氨基酸及地龍素、地龍解熱素等。
【性味歸經】鹹,寒。歸肝、脾、膀胱經。
【作用】清熱熄風,平喘,通絡,利尿。由地龍提得的含氮有效成分對小鼠及家兔離體肺灌流呈顯著的支氣管舒張作用。對預先經過組胺或毛果芸香堿處理的灌注肺支氣管表現舒張作用。對組胺噴霧所致豚鼠哮喘有保護作用。對抗組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產生較好平喘作用。臨床適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和過敏性哮喘,尤適用於熱喘病人。
廣地龍有效成分之一琥珀酸鈉具有寬胸、化痰、平喘的作用。其舒張支氣管平滑肌作用緩慢而持久,臨床適用於支氣管哮喘。琥珀酸鈉與異丙嗪(非那根)成分喘舒寧片,對過敏性哮喘、支氣管哮喘以及長期服用麻黃堿、氨茶堿有不良反應或無效的病人均具有良好效果,服後能增進食欲,促進睡眠。對於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哮喘,效果稍差,最好與消炎藥物同用。
【不良反應】注射時可引起局部蕁麻疹等過敏反應。血壓過低或高度過敏體質病人慎用。嚴重心髒病病人、孕婦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