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從側麵說明了一個問題,曹爽並不得人心,就連守護在他府邸的人都不是他的心腹。
而此時朝中的大司農桓範用計出城向曹爽通風報信,司馬懿素知這桓範是個人才,頗有智慧,便對蔣濟說道:“智囊走了!”
蔣濟笑道:“桓範是很有智慧,可是像曹爽那樣的駑馬隻會吃棧豆這種簡單的食物,他不會重用桓範的。”
司馬懿來不及回味蔣濟的話,因為走了一個桓範並不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還有更多的大事等著他去做呢。他馬上召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管領曹爽軍營,對他說:“君為周勃(西漢平滅諸呂叛亂的功臣)。”對司馬懿的信任高柔感動不已。
司馬懿又召太仆王觀統攝曹羲軍營,自己率太尉蔣濟等勒兵出迎天子,駐紮在洛水浮橋,然後派人上奏章給皇帝曹芳:“臣從遼東回來,先帝召臣到禦床前,握著我的手說他特別擔心他的身後之事。我對先帝說:‘前兩任先帝(指曹操和曹丕)都囑托臣後事,您都看見我是怎麼完成他們交給我的任務了。如果您有個萬一的話,我當以死奉召。’黃門令董箕等人,還有當時侍候先帝的才人,都聽到過我和先帝的這番對話。現在大將軍曹爽竟然背棄先帝顧命之言,敗改國典,假傳旨意,專權跋扈,盡據禁兵。群官要職,皆置所親,殿中宿衛,都換成他的人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外麵不提了,再說宮內,他竟然還與黃門張當狼狽為奸,私吞神器,離間二宮,傷害骨肉。天下洶洶,人懷危懼,陛下現在已經成為了他的傀儡,怎麼會得到長久的安寧呢?這可不是先帝詔臣到其禦床托孤的本意。臣雖朽邁,但有些話還是要說。當年趙高專權,秦朝滅亡。呂後、霍光的勢力早早清除,漢室才得以延續。這些事陛下你一定要引以為鑒。我和太尉蔣濟等人都認為曹爽目無君上,他們兄弟不宜再統管軍務了。現在皇太後已經給了我權利,同意罷免曹爽、曹羲、曹訓的兵權。現在您應該立即返回京城,不得逗留,您可以告訴曹爽,敢有逗留便以軍法從事。臣等已經在洛水浮橋邊屯兵,隨時準備接應您。”
這封信很顯然不是給曹芳,而是給曹爽看的。信寫得很有學問,司馬懿想對曹爽說的話都在裏麵了:第一,我司馬懿沒病,活得好好的,而且一時半會兒死不了;第二,你的惡行我統統知道,趕快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第三,別以為握著小皇帝就能怎麼樣,我手裏也有太後的旨意。總之你曹爽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了,投降吧。
曹爽當然沒有這麼容易投降,看到司馬懿的奏章後,他差點沒被氣得背過氣去。隨後扣下奏章,私自把曹芳帶到了伊水之南,征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
曹爽的忠實粉絲,從洛陽逃出來的大司農桓範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去,發文書征調天下兵馬勤王。這個主意其實是非常高明的,當時的伊水之南並無城池,也沒有牢靠的後方,而曹爽所擁有的優勢隻有小皇帝曹芳。許都是曹氏的老家,又是多年的帝都,城防很好,易守難攻,把這裏作為後方,可以成為很好的依托。
可曹爽不肯依計而行,原因是他的兵實在是太少了。此刻他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去見司馬懿,企圖與司馬懿達成諒解協議。
司馬懿痛罵了曹爽的罪行後,告訴這二人回去讓曹爽速來認罪服法,又派曹爽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對曹爽說,朝廷隻是免他的官職罷了,快來投降吧。
曹爽動心了,桓範苦口婆心地勸了一夜,可是越勸曹爽的決心越大,到最後曹爽把手中的刀一扔,說:“司馬懿隻是想奪我的權,我回去還可以做個富翁。”此時桓範已經絕望了,他哭著說:“曹氏怎麼會有你們兄弟這樣的窩囊廢啊!回去不被滅族才怪!”
曹爽把司馬懿的奏章給曹芳看,請皇帝下詔免去自己官職,隨皇帝進入京城。曹芳年紀尚小懵懵懂懂,曹爽說的全部照辦。
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馬懿兵馬包圍,司馬懿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造高樓,派人在樓上密切監視院內動向,曹氏兄弟就這樣被軟禁了起來。
雖然被軟禁,但曹爽兄弟的小日子還是過得不錯的,生活用度一應俱全,司馬懿還特意送去糧食以示安慰。曹爽滿以為司馬懿放過了自己,可是沒過多久,司馬懿就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揚、畢軌、李勝、桓範等,並滅三族。
殺曹爽這件事情很多人都認為是司馬懿想搶班奪權,借機為篡權做準備,其實這並不是司馬懿的真實想法。無論怎麼說曹爽也是曹氏的貴族,曹家自家人的事你們外人管得著嗎?況且,曹爽造反叛亂也沒有確切證據,司馬懿你憑什麼處置他。
誅殺曹爽這件事,怪不得司馬懿心黑手狠,怪就怪曹爽得罪的人太多,曹爽集團與朝中各派係都有矛盾。參與廢黜曹爽的有司馬懿集團和郭太後、蔣濟等各大派係的代表。曹爽把所有人都逼上了絕路,人們為求自保,隻好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