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曹操是個好老板(2 / 2)

決策無論其好壞,都是對於結果來說的,其實這樣評價並不公平,因為有的決策並不是決策者的失誤。曹操決策在於一個“快”字,這就為其在實施上爭取了時間,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而曹操手下聚集了大批優秀的執行者,這對於決策者本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就跟相聲《扒馬褂》一樣,無論把牛吹的再大,都有人給你兜著,這是最重要的。

曹操敢於拍板,這點他要比袁紹強,比諸葛亮也要強,即便錯了,他也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事件扭轉回來,再次向好的方麵發展,就像《籃球飛人》裏的櫻木花道一樣,每次都能搶到籃板球,他的隊友自然敢於投籃。曹操的決斷力正是由於和手下人這種長期的能力上的認可,而形成的一種良性循環。

第三,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有個老板在飯桌上放了一個屁,就想推給坐在旁邊的辦公室主任,結果辦公室主任很不給麵子,非說不是自己放的,回來老總就把辦公室主任炒了,理由是連屁大點的事都不敢承擔,要你何用?

其實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連屁大點的錯誤都不敢自己承擔,你還希望你的手下會有什麼樣的能人嗎?

曹操從來不掩飾自己的錯誤,赤壁之戰後,他痛哭郭嘉,也向劉曄、蔣濟等人道歉,表示自己的決策上的失誤,並對因此造成的損失負責。這就使得更多的人敢於向曹操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無論是否與曹操的意見相左,曹操都不會忌恨你。而事後如果你的意見是對的,還會表彰你。這樣的用人方式,最起碼會使人的心裏變得溫暖,讓人敢在領導麵前說話。

一個不能聽到下麵聲音的領導是可悲的,一個能聽到下邊聲音並敢於承認錯誤的領導是可敬的。

第四,給予高層次人才最高的待遇。

人要考慮的事情很多,窮人會考慮財富,富人會考慮地位,而人才更多的考慮是被人承認。在他們心中誰能給他們更多的財富、地位和承認,他們就會為誰服務。

世間像關羽那樣的人隻是少數,即便是關羽其實也投降過曹操。要留住人才,必須設身處地地想這些人才需要什麼?曹操幾乎滿足了他手下這批人才所需要的一切,所以這些人才能夠緊密圍繞在他的周圍。而我們現在的許多老板,卻一直想著怎麼壓榨職工、降低職工的工資來節省成本,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人是一種很俗的動物,沒有人會無欲無求地追隨你,即便有,那樣的人也絕對不是你想像中的人才。空手套白狼並不適用於人才的招攬計劃,想找一個既好用又廉價的人才,是不可能的。

所以,作為老板要學會以合理的方式回饋手下的人才。

以上就是我對曹操用人的總結,也許他是一個奸雄,可是奸雄和好老板不是一個矛盾的詞語。曹操沒有像劉備一樣采取江湖幫會式人才管理方式,也沒有采取孫權的家族式人才管理的模式,他采取的是一種真正的企業式、程式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在他的人才梯隊裏,無論是曹氏親族,還是異姓人才,都有非常合理的提升空間,想要升職,靠你的實力,靠你的智慧,隻要你行,我就會重用你。

曹操跟很多人不是父子卻情同父子,不是師徒卻能虛心請教,不嬌慣手下,卻對他們無比的關心。這就是一個好老板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素質。

不想多寫了,也不想多說,因為有時候很多事情需要自己親身去悟,況且我也沒當過老板,我隻是說出了我想在什麼樣的老板手下工作的那種願望。

有時真的在妄想,如果自己生在了三國時代,我會不會成為曹魏智囊團的一員呢,因為在能曹操的手下工作,是一種驕傲,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