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趙威後,從潑婦到政治家的華麗轉身(2 / 2)

觸龍又問:"從現在起,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到趙氏立國的時候,趙王子孫被封侯的,他們的後代還有在侯位的嗎?"趙威後答道:"沒有!"

觸龍再問:"不隻是趙國,就是其他諸侯的子孫,他們的後代還有在侯位的嗎?"趙威後答道:"沒有聽說過!"

觸龍就說:"這些富二代們,有些是自己取禍而亡;有些是禍患延及子孫而亡。難道說國君的子孫們都不會有好結果嗎?隻是因為他們地位尊貴卻無功於國,俸祿豐厚但沒有為國出力,隻是擁有大量的金玉珍玩而已。現在您使長安君的地位很尊貴,又封給他肥沃的土地,給他很貴重的金玉珍玩,卻不讓他趁現在為國立功。有朝一日太後您不幸去世,長安君將依仗什麼在趙國安身立命呢?老臣認為您替長安君打算得不夠長遠,所以說疼愛長安君不如疼愛燕後。"

趙威後從一個罵街的潑婦,到一個大國政治家的轉變從此開始,她瞬間明白了觸龍的話,長安君於公於私都應該被送到齊國去做人質。於是趙威後就讓觸龍去安排了這件事情,長安君到達齊國後,齊國這才出兵援救趙國。

我們並不知道長安君有沒有變得像觸龍說的那樣優秀,也不知掉觸龍把沒把自己的兒子送進趙宮來當侍衛。但是我們看到了一點,那就是,趙威後,還是深明大義的。隻不過她需要正確的引導方式和溝通的方法。經過觸龍的一番點撥之後,趙威後後邊的表現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

就在趙惠文王死後一年,齊國的政權也易主了,傳奇人物齊襄王病故,齊王建即位。齊王建的母親君王後,那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日後會提她的故事),但是齊王建卻是個胸無大誌的人。

他上台後,派遣使者去問候趙威後,實際就是想去跟趙威後示威、擺譜。

可現在的趙威後已經成功地轉型成了潑婦與政治女強人的綜合版。使者還沒拿出書信,趙威後就問道:"貴國今年收成好嗎?老百姓平安無事嗎?齊王身體還健康嗎?"這個使者非常不高興,說道:"我們大王是問候太後您來的,為啥你先問卑賤的,後問尊貴的啊?"

趙威後一聽,你還挑我的理了?好吧,反正現學現賣,給你講講我對國家的認識。"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收成拿什麼去養活百姓?如果百姓都沒了,國君還會有嗎?怎麼能舍去根本先問枝節呢?"

我們不能要求趙威後有多深厚的理論水平,其實這麼長一句話,讓孟子六個字就概括了,"民為貴,君為輕!"

但是,我們已經看出了一個女人驚人的進步,她能夠以民本思想為基礎,很顯然這是一種時代意義上的超越。

而趙威後之後又說了一通話,讓齊國的這位使者乃至他身後的齊王建都非常沒有麵子。

"貴國的鍾離子還好吧?他可是大隱士,他給沒飯吃的人飯,給沒衣服穿的人衣服,這是在幫君王供養老百姓啊!至今還沒有得到重用嗎?還有葉陽子,他總愛幫助中年喪偶的那些男人和寡婦,救濟窮人,他也是你們君王的恩人啊,也沒有得到重用嗎?北宮家有個孝順的女兒叫嬰兒子,這姑娘一生也不願出嫁,侍奉父母,多好的姑娘啊,這個姑娘用自己的幸福來孝敬老人,這是表率啊,為什麼君王還不召見她啊?貴國的兩位賢士,一位孝女都沒有受到君王的重視,齊王靠什麼去統治國家呢?提起來就生氣,還有那個子仲,他還沒死啊?這個人他上不奉君王,下不理家庭,平素也不願與同僚交往,這樣的無所作為的人,幹嘛還不殺了他啊?"

齊使聽完腦袋都大了,自己在齊國都沒聽過的人物,這位趙威後卻了解得一清二楚。特別是那位子仲隻不過是個知名度不高的人而已,卻也被趙威後提及,實在是有點膽寒,這齊國到底有多少趙國的臥底啊?

趙威後這番話一說,齊使立即沒了反應,相信他也沒敢把這番話告訴齊王建,真是丟不起這人。齊使蔫溜溜地走了,趙威後大獲全勝。可是這充其量隻是在政治外交上的一次小小的勝利而已。趙威後的短暫強勢,並沒有挽救趙國的命運。

四年後,趙國曆史上最屈辱的那件事兒還是發生了,而這件悲劇,完全可以被一個女人所挽救。但是趙孝成王卻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導致了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