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齊國在田氏政權下的女性故事(1 / 3)

第十三章 齊國在田氏政權下的女性故事

田氏代齊,是戰國開始的另一個重要標誌,那個垂垂老矣的薑太公封國倒了下去,一個生機勃勃的田氏齊國在東方迅速崛起。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的,雖然齊國沒有最終在戰國亂世中統一諸國,但是戰國時的齊國,是這個時代最為穩定,最為富庶的國家。因為五國橫在齊、秦之間,所以齊國沒有受到秦國的直接威脅,安定的環境使這個國家少了戰亂的侵襲,有時間發展民生和經濟。

問題是安樂是一件好事嗎?

更多的時候,安樂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因為安樂會讓人失去鬥誌。比如北宋王朝,百年盛世樂,南逃何倉惶!齊國的滅亡實際和北宋的滅亡有著許多相同之處。它們都是因為常年的安樂生活把野性全部消磨殆盡,五國聯合就把齊國滅了,而雖然之後齊國複國,可是麵對秦始皇的上帝之鞭,齊王建竟然選擇了逃避,把齊國拱手送給了秦國。這就是安樂的悲劇。

反過來想想,安樂盛世難道是壞事嗎?

百姓在這裏安居樂業,極少的戰爭讓他們不必流離失所,所以,盛世這個東西也要分著說,對於國運來說未必是好事,但是對於已經困苦不堪的百姓來說未必是壞事。

世間的事就是這樣,誰知道是好是壞呢?

對於女性也是一樣,安樂造就了女性的一種性格,那就是穩重、賢良。和春秋時齊國那些浪蕩的公主相比,戰國田氏政權下的齊國卻出現了很多賢良的女子。

我們不禁要問,同是一方水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齊威王一朝女事(1)

齊威王是齊國曆史上第一個稱王的諸侯王,他為齊國開創了一個盛世,但是齊威王的開局卻是驚心動魄的。

齊威王剛剛即位,三晉、魯國、衛國就都開始找齊國的茬,攻占齊國的土地。

在這裏說一下,人人都在說戰國七雄,也就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實際是在說戰國時最強的七家諸侯。其實戰國絕不是隻有七家諸侯,魯國和衛國這樣的國家都是在戰國末期才被其他諸侯國滅亡的。

這些國家都對齊國虎視眈眈,這是外部環境的凶險,而齊國內部此時也是矛盾重重,由於大臣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九年間齊國內政不見改善。

齊國有一位奸臣叫周破胡,此人專橫跋扈,嫉賢妒能。齊國當時有兩位大夫,一位叫墨大夫(因為他的封地在即墨),另一位叫阿大夫。墨大夫是個賢臣,而阿大夫是個奸臣。但是這個周破胡卻每天都在齊威王麵前詆毀墨大夫,而讚揚阿大夫。《史記》一類的史書,都在說齊威王如何明察秋毫,最後殺了禍國殃民的阿大夫及其一黨,而重賞了名譽並不好的墨大夫。

曆史就是這樣,如果齊威王真的這麼英明,幹嘛用了九年呢?所以正史中的東西,都是要經過我們的邏輯推理一下再作出結論的。

查閱別的書籍才知道,原來推動這件事情的壓根就不是齊威王本人,據《烈女傳》記載,這起齊威王清君側事件的導火索是齊威王一位名叫娟之的愛妾,她的另一個名字叫虞姬,和項羽的那位愛妾同名。

虞姬早就看出周破胡欺上瞞下,不是個東西,所以就找了個機會跟齊威王說了以下的這些話。"這周破胡是個奸佞小人,應該把他趕出朝去。齊國有北郭先生,賢明有道,您為什麼不請他來輔佐您呢?"

周破胡耳目眾多,虞姬的這番話早就傳到了他的耳朵裏,天哪,這枕邊風厲害啊,虞姬你竟敢給我小鞋穿。周破胡立即發起了反擊,他在朝上誣陷虞姬,說:"虞姬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就與北郭先生有染,當然會替他說話了!"

這天下的男人最容不得的就是女人給他戴綠帽子,齊威王也不例外,他開始懷疑虞姬,並把她軟禁在九層的雲台之上,並讓有司(司法高官)審問她,周破胡賄賂了有司,有司做了一份虞姬的罪狀給了齊威王。齊威王看著這份鐵證如山的罪狀,又想了想和自己朝夕相處多年的虞姬,他不信,不信虞姬會是那種人,齊威王最大的優點就是他的理智常常能戰勝情感。

齊威王把虞姬召到了跟前,自己開始了訊問,虞姬帶著一肚子的委屈,開始了控訴:

"我虞姬幸得父母生養,雖然我不是什麼大門大戶,卻也是陪王伴駕了十幾年,我日日睡的是簡陋的床破舊的褥子,還要為您打理後宮,侍奉您的飲食。我的心難道您真的不明白嗎?這些奸臣常常合夥欺瞞您,大王今天既然召見了我,我就把這些話一五一十地都跟您說清楚。妾聽說玉石掉進泥淖中而不汙,柳下惠可以坐懷不亂。我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別人懷疑。過瓜地時不躡手躡腳,過李子樹下沒必要把帽子戴正,我不避嫌疑而向您推薦賢臣,這是我的第一項罪過(氣話)。

我被人陷害,而有司受了賄賂,誣陷我,我卻不能辯明。我聽說杞梁妻(這個故事後邊單開一章講)因為冤枉把城牆給哭塌了。所以百姓們都為她喊冤叫屈,可是妾的冤情卻不能昭雪,即便是在高台之內哭告,也沒有人能聽見,這是我的第二項罪名(還是氣話)!

齊威王一朝女事(2)

既然有了這樣的汙名,再加上前邊的兩條大罪,本來是不應該苟且偷生的。之所以現在我還活著,是因為我要在您的麵前辯白我的冤屈。晉國太子申生當年寧可死也不願意離開晉國,就是要證明自己的清白。妾死不要緊,忠良謙順之人大多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但是我還是要把自己最後的肺腑之言告訴君王您。現在齊國的大臣奸佞極多,而最壞的人莫過於周破胡。如果大王再不對齊國的內政下一劑猛藥的話,齊國可就真的危險了。(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