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齊國在田氏政權下的女性故事(2 / 3)

齊威王被虞姬一句話點醒,他開始暗中調查齊國的大臣。

《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威王暗中調查了名聲不好的墨大夫,卻發現他的治下一片太平,而名聲極好的阿大夫的封地內卻是民不聊生,後來齊威王才知道,阿大夫是賄賂了很多像周破胡之流的大臣,才獲得的好名聲(是子以幣厚吾左右以求譽也)。齊威王麵對這樣欺騙自己的大臣痛下殺手,阿大夫、周破胡,還有那個受賄賂的有司等一係列奸臣都被齊威王扔到了鍋裏煮了(真事,不是氣話)。

國內的大臣們知道阿大夫、周破胡一黨被殺,無不震驚,誰都不敢再說瞎話粉飾太平了,各盡其職,齊國的內政為之一變。而內政一旦好轉,外交就變得容易多了。齊國起兵,把趙國、魏國、衛國打了個大敗,趙惠文王還被齊軍圍住,差點做了俘虜。趙惠文王也很識趣,馬上和解,把侵占齊國的土地全部退了回來。就這樣,齊國迎來了二十多年的和平,這二十多年裏,沒有一家諸侯敢來跟齊國找茬。

二十年的和平啊,這在年年都在打仗的戰國意味著什麼啊?一種福分,一個女人帶來的福分!當然我們還應該明白一點,那就是多殺貪官汙吏,就是百姓的福分。

由於齊威王一朝的政治清明,很多賢臣也開始聚集在了他的周圍,比如田忌、鄒忌、孫臏等等。著名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田忌賽馬》、《孫龐馬陵之戰》等故事,都來源於這一朝。

齊威王周圍的這些名士中有一位格外耀眼,他叫黔婁,他和他的妻子一起被曆史推上了前台。黔婁是戰國時魯國人,他雖然家境貧寒卻有大學問,而黔婁卻安貧樂道,視榮華富貴如過眼煙雲,不參與那種爭名逐利的行列。

黔婁的夫人叫施良娣,是個大家閨秀,她的父親是魯國的太祝,也就是掌管祭祀的大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黔婁夫人的家庭可謂是尊貴之極。可是黔婁的夫人卻沒有看重那些王孫公子,而是選擇了窮困潦倒的黔婁。

黔婁與她成婚之後,自己的學問有了更大的精進,因為黔婁夫人從小從父親那裏學習了不少陰陽之學,把這門學問融入丈夫所主張的道家思想中,便形成了黔婁的獨特理論。而這些理論都記錄在了他的名著《黔婁子》中,《黔婁子》共分四章,由伏羲氏憑天降河圖神龜顯示八卦之數,再到天地生成的道理,從天地運行的氣教,來求得宇宙變化的理教。也就說數學、陰陽學、五行學、化學、物理學、包括宇宙學這本書裏都有,可以說這是一本百科全書性質的書。而這本名著的問世,和黔婁夫人的學識不無關係,可以說黔婁夫人是中國古代版的居裏夫人。

但由於魯國連年幹旱,民不聊生,黔婁夫婦活不下去了,而黔婁本人又不願意做官,也不想接受老丈人的救助,所以他帶著夫人來到了齊國的臨淄。因為當時的齊國已經在齊威王的治理下,呈現出一片太平盛世的光景。到這裏怎麼說能有口飯吃。

黔婁來到齊國的消息不脛而走,齊威王聽說名士黔婁來了,非常高興,馬上就想聘他為國卿,可是黔婁依舊故我,即便窮困也不願出來做官。黔婁雖未在齊國擔任官職,但齊威王對他十分尊敬,齊國一有重大事故,齊威王總到黔婁住處求教,而黔婁也會毫無保留地向齊威王出一些好主意,齊國的問題常常能迎刃而解。

黔婁因為常年的貧困,可能是營養不良的緣故,很快就在齊國去世了。

黔婁的死,讓天下的名士都非常悲痛,儒家的重要人物曾參(就是曾子),也參加了黔婁的追悼會。但是當曾參看到黔婁停屍在破窗之下,身著舊綈袍,墊著爛草席,蓋的短衾竟不能蔽體,弄得他鼻子發酸,說道:"再把被子斜過來點就能蓋住黔婁先生的全身了。"(《烈女傳》:"邪引其被,則斂矣。")可此時黔婁夫人卻堅定地說:"斜了雖然能蓋上,卻不如放正而蓋不上。我家夫君活著的時候就不是斜的,死了讓他斜,這不是他所希望的!"

這幾句話說得曾參無言以對,一陣慚愧,又問黔婁夫人:"先生的諡號加以概括,這就怎麼定?"黔婁夫人回答:"以康為諡。"曾參大惑不解,問:"先生在時,挨餓,受凍,死後短衾都不能蔽體,也沒有酒肉祭祀,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所,為什麼要用康字來做諡號呢?"

黔婁夫人正色道:"夫君生前,魯君、齊王都曾經要委任其高官厚祿,但是夫君都辭掉了,這難道不是富貴有餘嗎?我家夫君寧可過平淡的生活,做天下最卑微的人,卻不會在貧困中去抱怨,對富貴也不動心,求仁得仁,求義得義,以康為諡,有誰說不適合?"

曾參挑起了大拇指,誇讚黔婁夫人,有什麼樣的夫君,就有什麼樣的妻子!

其實我倒覺得這話可以倒過來說,有什麼樣的妻子,就有什麼樣的夫君。

因為在大多數時候,男人一直是在適應著女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