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推銷自己--我能否打開人生局麵 10.推銷自己重在有效溝通
推銷自己重在有效溝通,而溝通是一門藝術。一個人不會溝通,必將成為推銷自己的失敗者。我們認為,要想成為溝通高手,應注意下麵幾個問題:
(1)思維的方式
緊湊表示思考對象的前後聯係,說話中頻繁出現"然後"、"接下來"、"還有"這類詞的人,其思緒緊湊,很有聯貫性。與這類人談話、聊天,會相當地輕鬆、愉快。另一方麵,與這類人交往,也較容易建立親密關係。
"但是"、"可是"、"然而"等,這種連接詞,不僅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更表示思路的轉折,常用這類詞的人思考能力都比較強,在說明一個現象或觀點的同時,即考慮到了相反的情況和論據,大腦中經常檢點著各種思緒,從而整理有序,因此可謂是聰明和理論性較強的表現。也許你注意過,有某些大人物經常在開會或演講時,出現"但是"或"呃......"這類口頭禪,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受封了"但是"的綽號。的確,如果一個人說話中重複出現幾次"但是",即表示他的思路已經打了好幾個轉,一般聽眾很不容易跟上去整理自己的思緒,不知不覺中就會順應他的語言模式去思考,從而接受他的結論,因此可以說,他是容易控製聽眾的人。與這類人交往或聽他談話時,要隨時注意不要滑入他語言的深淵。此外,還有"果然"、"畢竟"等思考語,它們不是連接詞,但表示思考中產生了新的概念,或重新確立了某種固有概念。當一位政治家經常以這類詞作為口頭禪時,通常表示其意誌堅定,性格強硬,他會毫不動搖地貫徹自己的意見。
與這種強硬的態度相反,是慎重選用邏輯且尊重對方意見的方式,抱這種態度的人,經常使用的口頭禪是"呃......""我認為......"或"我想......"等等,這種人說話總是細聲細氣,斷斷續續,經常用"呃"、"啊"、"唔"等感歎詞來尋找和應接下麵的話,表示該人缺乏信心,不敢談出主見。
(2)貼身防守與緊逼進攻
在對話中,聽者可能不時插上一些附會的話,表示對其所言讚同,此即所謂附會語。大致說來,附會語主要有兩種:一是重述對方所言,二是為所言幫腔,其中往往還夾雜著某種讚同的意思。將言、行結合起來看,往往能細致入微地洞察附會者的真意所在。
重複對方所言,主要是讓對方了解"我正地專心聽你的話",表示對對方所言的重視,消除對方的思理障礙,進而深入到對方心中,探明對方的真意。
因為,當人們知道對方在專心聽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時,自然就會感到親切,容易掏出自己的真心話來。隻不過,要這樣神情專注地聽,一再追隨對方所言,的確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好奇心。
在重述對方所言時,往往也會附帶著表情,如一麵重述對方的話,一麵點頭讚同,這就是立即肯定接受了對方所言。如其點頭的幅度很大,就表示他的讚同不是隨聲附和,而是經過認真考慮的。
幫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出於誠意的幫腔,一種是隨聲附和,這往往也要結合表情才容易分辨出來。一般來說,表示讚同別人所言時,往往會點頭示意,點頭的幅度小,頻率高。猛點頭的方式,那就有問題了,那多半是裝腔作勢,假意附和,有時甚至根本就沒聽懂你的話。
我們與喜歡說附和語的人打交道時,一定要分析他這樣說是出於何種目的,是真誠還是偽善,是別有所圖還是禮貌而已。認真分析其中隱含的深義,有助於我們在社交場合的成功。
幫腔,拿破侖·希爾還發現一種奇妙的現象:就是給自己幫腔,說話者一麵說話一麵肯定自己,一人同時扮演說者和聽者兩個角色。
自己說話自己幫腔,是一種自我完美主義的表現,喜歡唱這種獨腳戲的人,同時兼具說話、聽者的兩重身份,這是出於一種不允許任何人反駁,隻有我說了算的頑固心態。
(3)節奏是心理的脈搏
說話語氣的特征之一是速度,說話速度快的人多半伶俐而能言善辯,說話慢的人多半比較遲鈍而木訥。會說話與不會說話,不僅是人與生俱來的氣質,在平日與人交往的鍛煉中也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