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享受自己--我擁有生活的意義嗎 3.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東西值得追求
這個世界上最值得享受的是什麼?大多數上班族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不斷地努力升遷,有朝一日坐到主管,甚至更高的位置。在會議桌上,你扮演那個發號施令的角色,而你的下屬則帶著敬仰你的眼神,接受你的指派任務。
從小到大,大多數人總是被教育要"力爭上遊",所有的偉人傳記或者名人成功故事都告訴我們:人生是不斷進取的過程,一步要比一步高。延伸到工作的場合,尋求升遷,就是極為普通的心態。
大多數人把升遷看成是一種"加冕儀式",表示自己的能力被肯定,由於工作表現好,因而被提拔,賦予更新、更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往上爬。在很多組織與企業的內部,隻有少數人能得到晉升,理由很簡單,主管的位置畢竟隻是占極少數,升上去了一個,下次再輪到你時,已不知是何年何月?
事實上,在每一個企業與組織內部,的確有非常多的人已經麵臨"零晉升"的狀態。這些人中,不乏拚了老命做事卻還等不到糖吃的例子,他們一心認為,隻要嚴厲地驅策自己,甚至放棄了個人休閑時間,周末和晚上也不停加班,總有一天,好運會落到自己頭上。
不過,有時候偏偏事與願違。他們往往沒有察覺到,升不升得上去,不見得是"機運"問題,而是"適任"問題。雖說在某些組織中,年資是決定一個人升遷與否的重要理由,但有的時候,則是一些你所不能控製的因素,左右了你的發展。
譬如,假如你不巧正是在一個很差勁的主管手下工作,那麼,你的升遷恐怕就會受到嚴厲的限製。這些主管由於自己的能力不行,就會刻意壓製部屬,害怕能幹的員工讓自己受到威脅。還有的時候,是你工作的環境正麵臨生死存亡問題,公司營運不好,老板每天為了赤字搞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顧及你的升遷。
還有一種,則是你效命的公司是一家家族企業,所有重要的職務都已被老板自家人占據,你想往上升?門都沒有!
碰到上述情況,除非你不信邪,偏要賭賭看自己的運氣,否則你唯一的選擇,就是自動走路,另謀高職,到別家試試或許還有機會,不過,還有一種"零晉升"的情況,如果你是屬於這類,顯然就是自找麻煩。
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彼德原理",其大意是指,人們不斷往上晉升,直到他們達到個人能力的極限為止。很多人把晉升當成是一種自然法則,卻沒有察覺到,自己可能天生不是塊當主管的料。
這種人最明顯的特征是,一旦有一天你真的坐上主管的位置時,突然發現自己的世界完全改變了,並且令你手足無措。你發現不僅你的工作責任加重了,就連你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尷尬。原來一起工作的夥伴,認為你已不再是他們中的一員了,處處和你設下界線,刻意和你拉開距離。而你則是夾在"又是別人的上司,但又希望做別人的朋友"的兩難之中。
此外,最不能撇開的,就是別人對你可能產生嫉妒,他們也許並不認為你是完全靠真材實料獲得晉升,而是被哪個"貴人"提拔。
還有,愈是在高位的人,通常也會愈感到孤獨,覺得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愈少。家庭生活、個人時間甚至健康,都漸漸被犧牲掉了。假使你對改變的世界感到不自在,甚至大大影響你的工作,你就必須想想,這樣的升遷對你是否值得。你必須認清一個事實:成功與失敗的機會往往是相等的。
在過去,人們普遍追求成功的心態下,大家仿佛在事業上一定要拚出個你死我活。然而,大力鼓吹這種競爭的結果往往是把每個人弄得筋疲力竭,因為廝殺之後的戰利品,不是高枕無憂,而是永無安寧之日。
率先提出"彼德原理"的勞倫斯·彼德曾經說過:"真正的進步是向前推進過更完善的生活,而不是向上推擠到生命的完全不適應。"我們傾向於往我們不適合的階層攀爬,但不顧四周,看到的卻比比皆是盲目追求下的犧牲者。
一個人對事業有企圖心不是壞事,我們可以為事業訂出計劃,但卻不要受到束縛,經過種種努力後,即使不升官,也同樣能感到滿足。
彼德博士說得好:"我鼓勵提供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藥方,而不鼓勵輕率晉升。"畢竟,除了升遷以外,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值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