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就會放任金錢的無辜流失,金錢得不到合理的分配,不能增值,隻是死水一潭,靠著可憐巴巴的那點薪水,又怎麼能買房子買車子呢?現在不理財,將來財也不會理你。
20幾歲是最適合開始理財的時期,不要說你沒錢可理,也不要說你的錢少的無從理起。不管當前財務狀況如何的不堪,及時著手開始理財都不遲。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能夠馬上啟動自己的理財計劃,那你的後半生會精彩,你的人生也將不同凡響!
前半生栽樹、後半生乘涼
20幾歲正是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大部分人收入都不多,隻夠自己的日常開銷,再加上父母身強力壯也不需要補貼家用,即使有男br女朋友,花銷也不是很大。這時自然談不上什麼壓力。幾年後,工資漲到四五千,就該考慮攢點錢,付首期買房子了。再過幾年,收入再漲,又會麵臨給孩子、老人等更高的生活開銷。
再奮鬥一段時間,賺的錢越來越多,也許可以稱得上事業有成了。但是對生活追求也會變得水漲船高——房子要大要舒適,車子要好要高級,孩子要上更好的學校,要旅遊要度假……很多大城市裏的白領,都是沿著這樣一條路走下去的。看起來生活質量很高,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能加入富人的行列。開銷越大,對工作的依賴性也就越強,一旦離開了工作,就會手停口停,恢複窮人的本色,同時較高的生活標準也會成為沉重的負擔。所以許多人看起來很有錢,但是根本談不上是真正的富人。
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正是理財觀念的問題。科學的理財觀念認為,靠高收入和攢錢來實現富裕的思路完全是錯誤的。不能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最終的財務自由。
那麼,究竟怎樣的理財觀念又是正確的呢?怎樣的科學理財觀念才能做到以財生財呢?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一生無憂呢?
俗語有雲: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具體到每一個人來說,這句話也很有道理,可以延伸為“前半生栽樹,後半生乘涼”。
大多數中國人都有這樣一個心理,尤其是在城市裏生活的混的有頭有臉的人,功成名就之後,“退隱江湖”就成為這些人心中化不開的情結和憂愁。於是,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等我有了×萬的積蓄,我就退休了”“等給孫子買好房子,我就不幹了”……如此這般的感慨和豪言壯語時常充斥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曾經成為網上討論的熱點。
那麼,就讓我們算算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擁有多少錢才可以退休。現在開始,買一套普通的房子需要50萬、車子消費至少20萬元、養一個孩子要30萬元、孝敬父母40萬元(一對夫妻要養4個老人,按每月給每個老人300元計算)、全家開銷100萬元、休閑費30萬元、退休養老30萬元。加起來就是整整300萬,雖然這是個流傳於網上的玩笑,但它用概念的意識傳遞給我們一個信息——理財,首先要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
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就會放任金錢的無辜流失,金錢得不到合理的分配,不能增值,隻是死水一潭,靠著可憐巴巴的那點薪水,又怎麼能買房子買車子呢?現在不理財,將來財也不會理你。
20幾歲是最適合開始理財的時期,不要說你沒錢可理,也不要說你的錢少的無從理起。不管當前財務狀況如何的不堪,及時著手開始理財都不遲。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能夠馬上啟動自己的理財計劃,那你的後半生會精彩,你的人生也將不同凡響!
前半生栽樹、後半生乘涼
20幾歲正是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大部分人收入都不多,隻夠自己的日常開銷,再加上父母身強力壯也不需要補貼家用,即使有男br女朋友,花銷也不是很大。這時自然談不上什麼壓力。幾年後,工資漲到四五千,就該考慮攢點錢,付首期買房子了。再過幾年,收入再漲,又會麵臨給孩子、老人等更高的生活開銷。
再奮鬥一段時間,賺的錢越來越多,也許可以稱得上事業有成了。但是對生活追求也會變得水漲船高——房子要大要舒適,車子要好要高級,孩子要上更好的學校,要旅遊要度假……很多大城市裏的白領,都是沿著這樣一條路走下去的。看起來生活質量很高,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能加入富人的行列。開銷越大,對工作的依賴性也就越強,一旦離開了工作,就會手停口停,恢複窮人的本色,同時較高的生活標準也會成為沉重的負擔。所以許多人看起來很有錢,但是根本談不上是真正的富人。
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這正是理財觀念的問題。科學的理財觀念認為,靠高收入和攢錢來實現富裕的思路完全是錯誤的。不能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最終的財務自由。
那麼,究竟怎樣的理財觀念又是正確的呢?怎樣的科學理財觀念才能做到以財生財呢?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一生無憂呢?
俗語有雲: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具體到每一個人來說,這句話也很有道理,可以延伸為“前半生栽樹,後半生乘涼”。
大多數中國人都有這樣一個心理,尤其是在城市裏生活的混的有頭有臉的人,功成名就之後,“退隱江湖”就成為這些人心中化不開的情結和憂愁。於是,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等我有了×萬的積蓄,我就退休了”“等給孫子買好房子,我就不幹了”……如此這般的感慨和豪言壯語時常充斥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曾經成為網上討論的熱點。
那麼,就讓我們算算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擁有多少錢才可以退休。現在開始,買一套普通的房子需要50萬、車子消費至少20萬元、養一個孩子要30萬元、孝敬父母40萬元(一對夫妻要養4個老人,按每月給每個老人300元計算)、全家開銷100萬元、休閑費30萬元、退休養老30萬元。加起來就是整整300萬,雖然這是個流傳於網上的玩笑,但它用概念的意識傳遞給我們一個信息——理財,首先要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
也就是說,不去栽樹是沒有蔭涼可乘的。有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就要通過投資去獲得穩定的現金收益。隻有以穩定的現金流為目的進行的投資,才能讓人們在投資領域擁有持續的賺錢能力,才能規避投機行為所帶來的風險。有了穩定收益,又能及時地躲避風險,才能安心地乘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