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合理的利用信用卡,不僅能有效提高你的生活質量,還能用這些積分獲益。現在不少人就因為過度透支消費成了“卡奴”,因為沒有計劃的花錢,處處捉襟見肘。信用卡本身有錯嗎?沒有!錯的是使用信用卡的方法!
賺錢不容易,省著點花吧,刷卡別太瘋狂,小心你的信用卡讓你破產。什麼才是正確的做法呢?刷卡還是要刷的,但不要過度,不要為了那點可憐的積分“出血”了!
年輕的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時,要及時查詢消費細目,做到心中有數。即使還款困難,也要按銀行要求的最低還款額償還部分透支款。銀行卡滯納金貴不說,還會影響你的信用記錄,以免在以後買房需要貸款的時候遇到難題。
還有就是,不要向信用卡內存款。有些年輕人覺得每月還款太麻煩了,工作也比較忙,又怕到期忘了,索性提前往卡裏打一大筆錢,讓銀行慢慢扣。其實,這也是一個認識誤區。信用卡的本質是利用個人信用透支消費,信用卡裏的錢,取出時要支付取現手續費的。除非你打算大宗消費,這個消費大於透支限額。所以,最好不要在信用卡裏存放資金。
合理利用信用卡,但別讓積分奴役了你的錢包,不僅不會成為卡的奴隸,還能獲得一些意外的收益,讓你“奴隸”翻身做“主人”!
儲蓄四心得——教你挑戰銀行儲蓄收益之極限
要按前幾年的銀行利率,存銀行雖然不能賺大錢,但增值還是有可能的。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迅速,通貨膨脹也在不斷加劇,可以說,銀行儲蓄的負利率時代已經來臨了。一個無情的現實已經擺在了無數的儲戶麵前,我們該何去何從?
到處喊著沒錢花的80後們,是真的沒錢花嗎?恐怕是花的太多了吧。對於年輕人來說,
銀行儲蓄仍然是理財配置的首選,至少應占到收入的30%。學會存錢是一本學問,合理地安排銀行儲蓄,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益。
第一,化整為零,分散儲蓄。
很多人都有這個習慣:喜歡把幾個月的錢攢下來,等湊到1萬元再去銀行存款。方便是方便,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有不妥之處。原因有兩個:1.不能充分享受到利息收益。按每個月攢2000元來算,你需要5個月才能湊到1萬元,那麼你至少有8千元的利息收益在減少。看似微乎其微的利息,收益卻不容小覷。2.遇到臨時性支出,提前支取損失更大。正確的做法是:每月都把結餘中的定量資金存定期(以1000元為例),存期為1年,可以設定為到期自動轉存,最終實現利滾利。算下來的話,一年就能存12000元,不管哪個月需要支出,都有到期的存款,不夠開支還可以提前支取其它存款,自然也不會影響到全部資金收益。把轉存的周期定為1年,是慮到銀行加息等變化因素,為了避免加息帶來的頻繁支取問題,從而降低因加息帶來的損失。
第二,臨時收支巧安排。
過日子,難免會遇到磕磕絆絆,需要大宗的支出,或者準備購置一些大件商品,在存款之前考慮好,可以把這幾個月的收入資金存為短期定期儲蓄。
第三,充分利用定活兩便和通知存款。
如果你不能確定手頭的這些錢該存多長時間,可以存為定活兩便;如果使用期限很近,超過5萬以上的請選擇通知存款。比如你準備買房,就可以存通知存款,需要付款時再通知銀行。如果不需要即刻付款的話,選擇7天通知存款收益會更高。
第四,注意關注銀行理財業務。
每次去存錢的時候都要關注銀行開辦的理財業務,選擇那些利率更高的理財產品能更好地達到增值的效果。即使不能,也能方便自己,省的來回往返銀行。比如銀行會自動按照你事先約定的最低金額,按期限和比例,將你銀行卡中閑置的錢轉為定期定額的儲蓄,代客理財。
金子放在你身邊的時候,一彎腰就到手了,但永遠不可能直接落到你的口袋裏!所以,想獲得更高的儲蓄收益,就多跑幾趟銀行,多關注一些銀行業務和理財產品,存款也能存出高收益!
為短期閑置資金找個安全的地方
燕子工作了一段時間,手頭攢了快1萬快錢了,爸爸媽媽還沒退休,自己賺的錢除了吃飯買衣服,剩下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看看周圍的同學同事,有了錢就存進銀行裏了。開始,燕子也想存進銀行,雖然活期儲蓄能隨時提取,但利息太低;存個死期,說不好那天就急用錢。
看到報紙上總說什麼理財投資,可是不知道選是什麼好。短期閑置資金,不能承受什麼大風險,炒股自己不敢也不會;定投基金要手續費還有一定的風險,而且不適合短期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往往都有固定期限,臨時解約不劃算。
這可把燕子給愁壞了,沒錢不能理,錢少了不知道怎麼理,錢放在手裏又不安全,真是鬱悶啊!相信像燕子這樣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這也是初學理財者遇到的難題之一。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金融機構個人理財產品:中小客戶短期融資理財的首選
金融機構開通的一些人民幣理財產品,雖然不能達到最高收益,但可及時轉換其他產品,取用方便。比如某些個人通知存款業務,客戶可以在開立個人通知存款存單或開立借記卡時與銀行約定自動轉存,不用提前到銀行建立通知,就能在支取時享受通知存款利率。避免了傳統個人通知存款業務的手續繁瑣,而且一個存款期內的收益是普通活期存款的好幾倍,可以稱作是中小客戶短期融資理財的首選。
基金中的基金:借助基金公司去選最好的基金
現在我國大約有300多隻基金,而且業績分化加劇很快。錢不是很多的投資者在挑選基金時,不妨考慮“基金中的基金”,也就是說讓最好的基金公司去選最好的基金!優中選優,眼光自然要比初學理財的年輕投資者專業得多。同時,基金公司還可以對基金進行組合投資,最大程度地減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