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送奶工從奶裏擄出百萬元
故事:
初到南京找活幹,黃建維沾了妹妹黃萍的幸運光。妹妹這天自個出去找工作,碰上了玄武區蔣王廟街道居委會的石主任。石主任見這個川妹子清純樸實又不失機靈,便留她在居委會幹臨時工。黃萍心裏惦著姐姐,又請石主任幫個忙,為姐姐找份工。石主任爽快地答應了。幾天後,經石主任介紹,黃建維當上了南京衛崗牛奶場的送奶工。又過了十多天,居委會幾個熱心的大叔大嬸再次幫忙,她又兼職幹上了南京林業警校的保潔員。
終於找到工作的黃建維把這兩份工作視為救命草,她把握每分每秒的時間,盡全力掙著辛苦錢。其他送奶工大多騎自行車,但黃建維不會騎自行車,當然也沒錢買自行車,為了把奶及時送到訂奶戶家中,她每天淩晨1點鍾就起床,來回三十多裏路,隻靠兩條腿走。
第一個月,黃建維送奶掙了30元,林業警校又發給她30元工資。一下子拿了60元,她高興地摟著妹妹跳了起來。60元的工資在1984年來說也算是收入不錯了。她趕緊向家人自豪地宣布:“我掙錢了,從重慶到南京這條路走對了!”
一隻小背簍最多隻能背四五十瓶奶,而一輛小板車至少可以裝四箱奶,每箱35瓶,是小背簍的三四倍。黃建維為了擴大送奶規模,辭掉了林業警校的工作,一咬牙,掏出三百多元錢,買回一輛嶄新的“永久”牌自行車,她花了兩天時間學會了騎車,然後就在南京城裏走街串巷擴大推銷地盤。她還請人做了一輛小板車,專門用來送牛奶。
1987年春天,黃建維的“運輸工具”由自行車、小板車升級為三輪車。一天下午,剛剛學會騎三輪車的黃建維帶著妹妹去各個奶點收奶瓶時,被一輛自行車撞翻到路邊的河溝裏。妹妹黃萍當場昏迷不醒,三輪車則整個壓在黃建維的背上。不幸中的萬幸,姐妹倆隻負了點皮肉外傷,其他一切正常。但緊接著又有不幸光臨了黃建維。1987年7月16日中午,黃建維在出租房裏做飯時不慎失火,將房東家兩間平房燒著,她為妹妹結婚準備的一屋子家具也全部化為灰燼。隨後而來的8000元賠款更是讓她禁不住失聲痛哭。這下子黃建維被掏空了兩三年攢下的所有積蓄。
創業初期最需要的就是苦幹、實幹,災難沒有把黃建維擊垮,她鼓足勇氣又重新開始日複一日的辛勤勞動。
通過幾年的鍛煉,黃建維對送奶這一行已經非常熟悉。經過一番考察,她將奶業公司的崗子村奶站承包了下來。丈夫徐正祥成了黃建維的得力助手。不久,他們又聘了3個送奶工。業務擴大了,人手多了,黃建維意識到,應該把創業經驗傳授給他們,要讓員工們認識到勤勞和誠信這兩大法寶不能丟。她不僅自己以身作則,還要求丈夫和員工都要做到這兩點,尤其要把信譽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