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還要求我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在一定意義上,成人之美就是成己之美,即使對有錯誤的人也不要嫌棄,應給人提供改過的寬鬆條件,原諒別人的過失,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正所謂與人方便,己也方便。
在生活中學會寬容,你便能明白以下道理。
寬容就是洞察。世界由矛盾組成,任何人或事情不會盡善盡美。無論是“患難之交”、“親朋好友”,還是“金玉良緣”、“模範丈夫”,都是相對而言。他們的矛盾,苦惱常被掩飾在成功的光環下,而掩蓋的工具恰恰是寬容。不必羨慕人家,不要苛求自己,常用寬容的眼光看世界,事業、家庭和友誼才能穩固和長久。
寬容就是忍耐。同事的批評,朋友的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擊”實不可取,唯有冷靜、忍耐、諒解最重要。立下愚公移山之誌,堅持以德報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相信這句名言:“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來的穀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寬。
寬容就是忘卻。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動輒去揭,變添新創,舊痕新傷難愈合。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愛人曾經有過的一段浪漫,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良好的止痛劑。放眼明日,來日方長,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寬容就是瀟灑。處處綠楊堪係馬,家家有路到長安。寬厚待人,容納非議,乃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一切狗苟蠅營、芥蒂塊壘,在寬容的陽光下,將灰飛煙滅、冰釋雪化。事事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難得人世走一遭,瀟灑最重要。
那麼,容人究竟應當容些什麼呢?
——容人之長。人各有所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互相促進,事業才能發展。劉邦在總結自己成功經驗時的那段話很發人深省:“夫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善於用人之長,首先是能容人之長。嫉妒別人的長處,生怕同事和部屬超過自己而想方設法壓抑的做法,是很愚蠢的。
——容人之短。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的短處是客觀存在的,容不得別人的短處勢必難以共事。“鮑管分金”的故事就很耐人尋味。春秋時期,鮑叔牙與管仲合夥做生意,鮑叔牙本錢出得多,管仲出得少,但在分配利潤時管仲卻總是多要。鮑叔牙並沒有覺得管仲自私,而是認為管仲家裏窮,多得點沒關係。後來鮑叔牙還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做了大夫。如果鮑叔牙容不得管仲的缺點,管仲的才華可能被淹沒。
——容人之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曆史上凡是有作為的偉人,多數都能容人之過。
——容人之個性。由於人們的家庭出身、社會經曆、文化程度不同,性格必有差異。因此,容人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能夠接納各種不同性格、具有不同個性的人。如果隻喜歡與自己性格相近的人,那麼我們的朋友少之又少。
——容己之仇。這是容人的極致,是一種高尚的品德。齊桓公不計管仲一箭之仇、祁黃羊“外舉不避仇”等,向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