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能說能做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種情況,不少人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埋頭苦幹,但不善於用語言展示自己。
這樣,盡管他們很本分地工作,實事求是地說,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績,但對一個管理很多下屬的領導來說,他們實際做出的成績卻很容易被遺忘,更糟糕的是領導可能還會覺得“不知他們在想些什麼,真是摸不透的人”。由此,不但自己吃虧,同時也讓領導感到為難。
現代社會生活步調加快,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是緊張而繁忙的,誰都沒有多少空閑和餘力去打聽和了解別人做了些什麼或正在做什麼以及準備做什麼。因此,如果你要想讓別人了解你,你就必須抓住適當的時機,將自己的想法和願望主動地表達出來。
當然,若一個人經常誇誇其談,說要做這做那,但一旦具體要他去做某件事,就遲疑不前,典型的“光說不做”,也是不會讓領導信賴的。
要獲取信賴,就必須信守諾言,大部分愛推諉的人,一般都會失去領導的信賴。為了得到領導信賴你一定要遵守下麵的原則:
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問題;
確確實實信守諾言;
言行一致。
彼此要經常溝通;
替對方的難處著想。
不要去處不明
我們常可看到這種情況,當領導叫某個下屬時他卻不知所蹤。一般來說,領導召喚其下屬,必定有事,並且很可能是要緊的事。
比如:某個機關正在開有上級領導參加的會,與會的某局長從會議室外打電話叫下屬小李來,可偏偏小李不在。與小李同辦公室的小牛問局長別人來行不行。某局長說:“不行,有一些資料必須由他來說明,他到底去哪裏了?”
在這種情況下,這位局長一定坐立不安了,一則需要他說明的事有可能就無法說清楚,二則在這麼多與會者,特別是上級領導麵前,讓人感到連自己下屬的去向都掌握不了,麵子上也過不去。這位局長可能從此再也不會對小李有什麼好感了。
當然,這並不是要每一個下屬始終貼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但你起碼要做到:第一,離開辦公室時,要將去處給同室的人說清楚。第二,如果預先知道機關要開中幹會,而且也知道會議的議題,你就應該能夠預料是否會牽涉到自己的工作範圍。如果是,那麼你當天就最好不要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