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時這款產品投入市場,必定能成為施樂繼複印機後的第二棵搖錢樹。可是施樂管理層的眼光和見識沒有跟上研發人員的步伐,他們認為Alto過於嬌貴,沒有予以重視,結果前後隻賣了2000台。因此,沲樂Alto被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失敗產品之一。
而1977年4月,各項技術功能指標都比施樂Alto弱很多的Apple II麵市,並且剛一推出就大受歡迎,喬布斯及蘋果改變了計算機的曆史,並收獲了巨大財富,25歲就成為億萬富翁的喬布斯還接受了裏根總統的接見。而這一切殊榮本應屬於施樂及施樂Alto的研發人員的。
比爾·蓋茨多年後對此評價說:“把偉大的研究成果轉化到銷售看好的產品中去,對許多公司來說仍然是一個頗為棘手的問題。”
同樣的技術放在施樂手裏隻賣了2000台,到了喬布斯手裏就變成了改變世界的東西。而且喬布斯這個“小偷”偷東西是得到了被盜人施樂同意的,施樂還覺得自己占了很大便宜。
當喬布斯風聞帕克研究中心裏有很多炫酷的東西後,為了找到研究的方向和靈感,他就開始打帕克的主意。當時帕克研究中心對外還是高度保密的,頗為神秘,隻有少數特殊身份的人才有機會參觀。喬布斯隻用了價值100萬的蘋果股票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這些股票隨著蘋果公司的發展一度價值達到了1.76億美元,讓施樂感覺得了天大的便宜,但這些錢跟喬布斯“偷”走的技術比,實在是不算什麼。
喬布斯帶著自己的技術主管和高層管理人員進了帕克研究中心後,施樂的工程師拉裏·泰斯勒為他們演示了圖形界麵和鼠標應用。看到這這如此先進的東西,喬布斯興奮地大叫:“你們為什麼不拿這個做點什麼呢?這些東西太棒了,它將是革命性的! ”
對於此事,工程師泰斯勒後來回憶說:“我起初以為喬布斯一行人隻是一群對計算機技術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但從他們專注的眼神和關心產品細微之處的所有提問中,我知道我錯了。他們提出的問題,表明他們關心展品的細枝末節,也展現了他們在計算機研究領域的專業素養。”泰斯勒認為喬布斯提出的問題是他來施樂公司7年來所聽過的最有水準的問題。
喬布斯回去後,立刻指示研發人員開始圖形界麵的研發,並首先用到麗莎電腦上。雖然後來麗莎計劃並不成功,但他們從中積累了大量先進的技術。而且喬布斯不僅“偷”走了施樂的先進技術,施樂公司的工程師泰斯勒也被挖到了蘋果公司,後來,相繼又有超過15位施樂公司的計算機專家加入了蘋果公司。
1996年,在一次采訪中,喬布斯侃侃而談:“施樂公司本來完全可以在今天擁有整個計算機產業,完全可以比現在的規模大10倍,完全可以成為90年代的IBM,完全可以成為90年代的微軟。”
遺憾的是,施樂雖然有別人都沒有的知識,但他們不會運用那些知識,所以他們沒有獲得力量。對此,帕克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泰勒解釋說: “我的任務是創造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技術。如果生產部門無法利用這種技術,這不是我的罪過。”也就是說,帕克研究中心簡直就是一個“烏托邦一樣的技術王國”,科研人員隻需埋頭工作就行了,產品的研發與銷售完全脫節。
施樂的案例是個赤裸裸的“知識不等於力量”的案例,空有最先進的技術卻隻能為他人做嫁衣裳。年輕人如果不能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能力,隻能是個華而不實的“花瓶”,終其一生都難成大事。
喬布斯箴言:
你們為什麼不拿這個做點什麼呢?這些東西太棒了,它將是革命性的!
勤奮一點,再多做一件事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拿破侖有句名言:“我的勤奮和我的榮譽,在我死後仍將足以鼓舞千秋萬代的青年。”拿破侖雖然是法國曆史的封建君主,怛他也有一些優秀品質,比如勇敢、剛毅、靈活,但他將“勤奮”與他所獲得的巨大榮譽並列,可見在他心中,“勤奮”是他獲得榮譽的最大保證,也是後代的青年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現在人們一貫以“商業奇才”來稱讚喬布斯,但是喬布斯能改變世界,完全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即使在他功成名就後,依然勤奮有加,甚至在他患病期間也沒有停止過工作,經常在淩晨回複很多用戶的郵件。
喬布斯在為別人簽名的時候,常常會多寫一句話:再多做一件事(one more thing)。這同時也反映出“勤奮”是喬布斯最看重的一項品質。喬布斯在每年的Macworld大會上都要作一次主題演講,他的演講非常具有煽動性,總是能讓台下的蘋果迷們為之瘋狂尖叫。因此,人們也稱他的演講為“魔力演講”。喬布斯的確口才出眾,能言善辯,教過他的老師可以作證,但是他精彩絕倫的演講可不是單靠口才的即興發揮,完全是他經過後天日積月累的勤學苦練才取得的成果。
不可否認的是,喬布斯天生很有表演天賦,極具舞台表現力。但是他並不滿足於僅僅有天賦,這些年來,他一直在追求自身演講風格的轉變和改進,加上完美主義的性格,讓他近乎苛刻地修改每一張幻燈片、每一張演示頁,可以說演講中的每一處細節他都不會放過,都要重複預演很多遍。
喬布斯的每一場演講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張幻燈片都是一幕場景。所有觀眾都可以從喬布斯演講的每一個細節中看到他的精心準備,看到他的認真與努力。喬布斯近乎殘酷的勤奮化作他在演講台上的完美展現,當你看到那種激動人心的演講場麵時,你會毫不奇怪世界是怎樣被喬布斯所改變的。
演講隻是展現喬布斯勤奮的一個小方麵,在其他方麵他同樣也勤學苦練。他經常與撰稿人、工業設計師和音樂家們待在一起,或許他不太在乎用戶需求,但他會非常勤奮地工作,爭取走在消費者的前麵,進而生產出讓消費者心甘情願購買的“革命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