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的歌曲成了喬布斯最好的療傷藥,歌曲表達的憂傷情懷是喬布斯當時的寫照,但同樣歌曲表達的對未來的渴望,同樣激勵著喬布斯走出陰霾。
後來喬布斯去了歐洲,先是去了法國,參加了美國副總統布什的晚宴。不久,他又從法國直接去了意大利,和女友在托斯卡納的山間開車兜風。喬布斯還買了一輛6行車和睡袋,可以自己一個人騎出去玩,晚上就在果園裏野營。在佛羅倫薩,喬布斯沉浸在當地的建築和建築材料的質地中。尤為難忘的是鋪路石,它們都來自托斯卡納小鎮附近費倫佐拉的一家采石場。這些石頭有著沉靜的藍灰色,顏色飽滿悅目。20年後,大部分大型蘋果零售店的地麵都是用這家采石場的砂岩鋪設的。’
後來喬布斯對朋友說:“這件事情如果發生在幾年前,我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平靜,因為現在我已經了解到事情並不是永遠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我們也不可能總是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喬布斯還很欣賞滾石樂隊一首歌的歌詞:“你不可能總是得到你想要的,但有時候你可以得到你需要的。”
當你麵對挫折,消沉也許在所難免,這時我們要做的不是一直消沉,也不是強力地反抗,而是平靜地躲在一個角落裏,讓自己心靈安寧,等待時間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
人類有幾種本性,除非遭到巨大的打擊和刺激,否則是永遠不會顯露出來,不會爆發的。這種神秘的力量深藏在人體的最深層,非一般的刺激所能激發,但是每當人們受了譏諷、淩辱、欺侮以後,便會爆發一種新的力量,做從前所不能做的事。
艱難的情形、失望的境地和貧窮的狀況,在曆史上造就了許多偉大的人。巨大的危機和事變,往往讓許多人爆發出巨大潛力。如果拿破侖在年輕時沒有遇到什麼窘迫、絕望,那麼他絕不會如此多謀、如此鎮定、如此勇敢。如果林肯不是一直在逆境中生長,他也許永遠不會做到美國總統,也永遠不會成為曆史上的偉人。
年輕人衝勁十足是好事,但碰壁後一定要停下來思考一下,總結得失,看清方向。養好“傷”後再繼續前進,比一直肓目地趕路要快得多。
喬布斯箴言:
這件事情如果發生在幾年前,我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平靜,因為現在我已經了解到事情並不是永遠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我們也不可能總是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
要我到失敗的價值
每一種不利的突變,是帶著同樣有利的種子。
失敗就像是一杯苦澀至極的茶水,沒有人喜歡那種滋味,但是能夠笑著將這杯苦茶飲盡的人,會最終品味到其中留有的清香和甘甜,記住那種苦澀的滋味,如臥薪嚐膽一般將這苦澀轉化為動力,讓它推動自己向前,這樣才能避免再喝到“失敗”的苦茶。
喬布斯曾經說過:“我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個在一年中失去2.5億美元的人,這對我的成長很有幫助。”喬布斯能夠取得成功,不是因為他沒有失敗過,而是因為他讓自己的每次失敗都變得很有價值。
1983年1月19日,蘋果公司發布了喬布斯領導研製的新一代電腦麗莎。麗莎是全球首款采用圖形用戶界麵和鼠標的個人電腦。然而麗莎麵市時,蘋果並沒有考慮到當時消費者對電腦消費的承受能力,麗莎的售價被定為9935美元,如果將美元貶值因素考慮在內,折算成當前的售價將高達20807.06美元。雖然蘋果再次推出了一款超越它所處時代的產品,但過於昂貴的價格和缺少軟件開發商的支持,使蘋果再次失去占領市場份額的機會。
麗莎最終於1986年停產,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麗莎計算機是蘋果最大的敗筆之一。
這次的失敗,對於蘋果和喬布斯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喬布斯認真地反省了失敗的原因,從中吸取了經驗,這也成為了十幾年後他帶領蘋果東山再起的重要砝碼。
1998年,iMac肩負著蘋果公司的希望,寄托著喬布斯振興蘋果的夢想呈現在世人麵前。事實證明iMac沒讓喬布斯失望,它的出現重新點燃了蘋果再度輝煌的希望。iMac成了當年最熱門的話題,1998年12月,iMac榮獲《時代》雜誌“1998年最佳電腦”稱號,並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業設計”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