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思考才能成功(3 / 3)

這時候,高僧笑著點了點頭。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會認為知識和智慧是一樣的,認為有了知識,也擁有了智慧。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因為知識和智慧之間是永遠都不可能畫等號的,一個有廣博知識的人不一定有很高的智慧,同樣一個有很高智慧的人也不一定有很廣博的知識。

舉個現實的例子來說,現代人,即使是一個中學生,從知識擁有量上來說,也遠遠超過了孔子、牛頓。但是,你能就此說他們的智慧比孔子、牛頓還高嗎?顯然不能。那麼為什麼孔子、牛頓的知識擁有量不如現代的中學生,而我們卻認為他們具有很高的智慧呢?這是因為評價一個人智慧高低的標準不是看他的知識擁有量,而要看他的思維能力如何。說得通俗一點,也就是要看他的腦力的強弱。腦力強的人,善於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和創造新知識;腦力弱的人,也許可能在知識的積累量上遠遠超過腦力強的人,但是在運用知識和創造新知識方麵,則遠遠落後於腦力強的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正處於一個智能化的時代,這也就需要我們具備更強的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讓知識轉化為一種能力,也就是說要求大腦有更高的思維效率和思維能力。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要想在這個智能化的時代生存、發展、完善自己,創造更大的價值,就必須首先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那麼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呢?首先我們需要的就是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要認識到提高思維能力和學習知識是兩回事,前者是求諸於內,是培養智慧;後者是求諸於外,是積累知識。

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智力開發方法,就是思維訓練。不過它並不是現代獨有的專利,目前的思維訓練是建立在最新的思維科學成果和古代的頭腦口練術基礎上的。早在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就創造了有名的“頭腦助產術”。

據說,蘇格拉底是一個相貌醜陋、不修邊幅的人,時常在市場上出現。在古希臘的市場上,不僅賣物品,也賣思想。經常有人站在市場中麵對觀眾發表演講。有一天蘇格拉底遇到一位年輕人,正在宣講美德。

一次,蘇格拉底裝作愚昧無知的樣子,向年輕人請教:“請問,什麼是美德呢? ”那位年輕人很不屑地回答:“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不懂,告訴你吧,不偷盜、不欺騙之類的品行都是美德。”

蘇格拉底仍然裝模作樣,他不解地問:“不偷盜就是美德嗎? ”

那個年輕人十分確定地回答道:“那當然啦!偷盜肯定是一種惡德。”這時,蘇格拉底反問道:“我在軍隊當兵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接到指揮官的命令,我深夜潛人敵人的營地,把他們的兵力部署圖偷出來了。請問。我這種行為是美德呢,還是惡行? ”

聽了蘇格拉底的話,這個年輕人猶豫了一下,他對蘇發拉底的話感到有些意外,並辯解道:“偷盜敵人的東西當然是美德。我剛才說不偷盜,是指不偷盜朋友的東西,偷盜朋友的東西肯定是惡行”。

蘇格拉底繼續說:“還有一次,我的一位好朋友遭到天災人禍的雙重打擊,他對生活絕望了,於是買來一把尖刀藏在枕頭底下。準備夜深人靜的時候用它結束自己的生命。我得知了這個消息,便在傍晚時分偷偷溜進了他的臥室,把那把尖刀偷了出來,使他得免一死。請問我這種行為究竟是美德呢,還是惡行?

此時,那位年輕人終於不再那麼囂張了,他當眾承認了自己無知,拱手向蘇格拉底請教“什麼是美德”。

後來,蘇格拉底把自己的這種思維訓練法,起了個名字,稱為“頭腦助產術”。意思是說,正確的觀念本來就在你自己的頭腦中.但是你在挖掘的時候不得要領。

思維教育的核心或思維訓練的核心。是把大腦的思維當做一種技能來進行訓練,就像是訓練繪畫技能、口才技能、運動技能一樣。思維的本能並不等於思維的能力,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是反複的技能性訓練的結果。沒有人生來就會說話(盡管人有說話的本能),也沒有人天生就知道該如何思維,這些能力都是在後天的訓練中培養出來的。而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就必須把思維視為一種技能反複訓練。在當今的信息時代,不論是科學研究、藝術創作、軍事決策、廣告策劃、企業經營,還是讀書學習、人際溝通、自我規劃、事業發展,都需要有高超的思維能力。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高智能的時代,提高思維能力不再是對某類職業、某類人的要求,它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成為對所有職業、所有人的要求。這是我們這個新時代的競爭遊戲規則決定的。要想參賽就必須遵守這種規則,否則隻會被無情地淘汰出局。

把思維當做一種技能來進行訓練,是對人的智力的一種專業化要求。在過去,雖然沒有人覺得還需要有人專門教給他如何思維,但並不意味著永遠都不需要。

蓋茨箴言:

思維的獨創性是創造性思維的根本特征,創新就是要敢於超越傳統習慣的束縛,擺脫原有知識範圈的羈絆和思維過程的禁錮,善於把頭腦中已有信息重新組合,從而發現新事物,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產生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