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0.618(1 / 1)

奇妙的0.618

我們上初中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黃金分割定理”。那個時候我們對這個定理還是很懵懂,但現在,每當看到那些具有美感的食物,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第一個數字就是0.618。

0.618是一個充滿無窮魔力的神秘數字,最早是由2500年前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發現,後來被古希臘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柏拉圖譽為“黃金分割”,故0.618最初是因其比例在造型藝術上的悅目而得名的。15世紀末期,法蘭西教會的傳教士路卡·巴喬裏發現:金字塔之所以能屹立數千年不倒,主要與其高度和其基座長度的比例有關,這個比例就是5∶8,與0.618極其接近。有感於這個神秘比值的奧妙及價值,他將黃金分割又稱為“黃金比律”,後人簡稱“黃金比”、“黃金律”和“中外比”。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書籍、國旗、桌麵、電視屏幕等物品都很協調,其主要原因就是它們的長寬比例符合黃金分割。另外我們還發現,世界上的許多建築都可以找到黃金分割的影子。無論是古埃及的金字塔還是古希臘的帕特農神殿,不論是印度的泰姬陵還是法國的巴黎聖母院,盡管這些建築風格各異,但在總體構圖的設計方麵,卻都有意無意地運用了黃金分割法則。在動物和昆蟲中也是這樣,像犬、馬、獅、虎、蝴蝶等看上去形體都很優美,其原因也是它們的比例大體上接近黃金分割。

在我們人類中也是一樣,凡是看上去體態優美的人,其身體各部分的比例也與黃金比率相近。古希臘人認為,健康的人體是最完美的,而健康的人體中一定存在著各種優美、和諧的比例關係。晚會上的報幕員,一般都不會站在舞台的正中間,而是站在舞台一側的0.618處,這樣看起來,才會顯得更加和諧、悅目。

黃金分割不但在藝術和美學的表現形式上讓人賞心悅目,在我們人體和其他許多生物上也處處體現。人體從頭頂到肚臍部位與人體之比接近0.618;肚臍到咽喉與肚臍到頭頂之比也接近0.618;從腦前向後延伸至下頂葉處,是大腦處理數學思維、三維形象和空間關係的關鍵部位,而此處也正好接近0.618;臀寬與軀幹的長度之比、上肢與下肢的長度之比、下肢與全身的長度之比、肩關節與肘關節的長度之比、肘關節與腕關節的長度之比、膝關節與踝關節的長度之比以及心髒與胸腔之比、眼睛與臉部之比,也都奇妙地遵循著神秘的黃金比率。

又有人發現,人體的很多重要穴位以及健康、疾病、生長發育等都與黃金分割有關,就連醫學和養生也與0.618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如人體頭頂至後腦的0.618處是百會穴;下頜到頭頂的0.618處是天目穴;手指到手腕的0.618處是勞宮穴;腳後跟到腳趾的0.618處是湧泉穴;從腳底到頭頂的0.618處是丹田穴……又比如,人的正常體溫是37℃左右,但在外界溫度是23℃時會感到最舒適。在這個環境中,人體的生理功能、生活節奏及新陳代謝水平也都處於最佳狀態,而23與37的比率也接近0.618。組成人體最多的物質是水,它占成年人體重的60%~70%,其比值與黃金分割率十分相似。而最神秘的巧合是我們生命中的DNA了,它的每個雙螺旋結構中都包含有黃金分割,因為每個螺旋結構都是由長34埃與寬21埃之比組成,而它們的比率為0.6190476,非常接近黃金分割比的0.6180339。

雖然我們很多人對這個數字還很陌生,其實它已經非常深刻地印在我們的腦海中了。因為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發現美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