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的事情一開始就要拒絕
人們總是試圖保持在別人心目中的一致形象。我們承諾過的事情,總會盡力去完成,不然就會產生心理壓力,失信於人。正所謂輕諾者寡信。所以不想做的事情,一定從一開始就拒絕。
答應為朋友做某事,一直沒有做,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心深處的不安,也在一天天地加劇。我們可以推測,朋友肯定生氣了。你可以不怕朋友生氣,但你應該清楚自己已經失信於人了。
朋友生氣事小;失信於人事大。
平素,我們拿著手電電照別人的時候,我們最在意的就是,光圈下的那人是不是講誠信。倘若他被我們照得現了原形(按照這個說法,儼然這手電筒不是手電筒,而是降妖的金缽),我們就會離他而去,頭也不回。大家的信條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這件事情,會讓我們失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誠信度。因為你知道,拖的時間越久,你的誠信度就越會蒸發為烏有。這個後果相當嚴重。半世英名就這樣毀了。心裏的懊喪,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平心而論,朋友托你辦的事,沒有上天攬月那麼難。似乎也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朋友是多年的朋友,不會提非分的要求,更不會為難於你。而你雖然當時不想做,但礙於麵子答應了。因為平時的工作忙,你卻沒有精力來做這些事情,在朋友癡癡等待的時候,你還在熱火朝天地忙著你的工作,直到他催你的時候,你才會想起來,我還作過這樣的承諾!
承諾?承諾?許下承諾的人們,請在自己對他人許承諾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為自己許下的承諾兌現?答案是“否”的話,請你把你那尊貴的承諾收藏起來。也許你無心的一句承諾,聽者就把它當成了永恒,你的承諾成了他人的人生的目標、依靠、期望……因為你的承諾,會讓人身不由己的陷進去……這裏麵日子很開心、很快樂、很充實……。人是個善變、多變的動物,今天也許會有人懂你,明天、後天呢?歲月變遷,時間本來也許就是個無情的東西,它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哀求而暫停、倒退或留予寬待,一步一秒地在鍾擺間向人們告別。承諾也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變質嗎?變質的承諾對那陷進去的人來說代表什麼?像個不會遊泳的孩子掉進了大海……那刻孩子腦中的海不再是晶瑩透藍的顏色……瞬即變為黑色……
那天空不再是白色……是灰蒙蒙的一片……
那遙遠、美好的未來不再有憧憬,是絕望的……
傷害不一定要用刀,語言傷害比刀來得更深、更痛……
所以,在自己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請一定要拒絕。不然,到最後傷害的往往是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