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把話說得滴水不漏 第二節 把話說到心窩裏(1 / 3)

第九章 把話說得滴水不漏 第二節 把話說到心窩裏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語道破了會說話的重要性。會說話的人說出來的話合乎人心,給人如沐春風之感,自然、柔和、親近。懂得在關鍵時刻、關鍵場合說恰當的話是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也是你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是一種智慧,一種能力,一種生存資本,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它能夠使你心想事成,事事如意;也能夠使你迅速地說服他人,、從而贏得與他人寶貴的合作機遇;還能讓你得到上司的重視,得到同事的尊重與合作,贏得下級的擁戴與配合,從而讓你的生活、事業錦上添花,一帆風順。

壞話好說、狠話柔說、大話小說;笑話冷說、重話輕說、急話緩說;長話短說、虛話實說、廢話少說;把話說到心窩裏!

◇ 真誠地讚美他人

生活中,讚美不僅能改善人際關係,而且能改變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和情感世界。讚美的過程,是一個溝通的過程。通過讚美,得到了對方的欣賞和尊重,自己享受了自尊、成功和愉快,精神麵貌猶如芝麻開花,節節向上,充滿著盎然的生機。

曾有一種說法一度頗為流行,那就是“讚揚能使瘦弱的軀體變得強壯,能讓恐懼的內心得以平靜和信賴,能讓受傷的神經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給身處逆境的人以務求成功的決心。”實驗心理學對酬謝和懲罰所做的研究也表明,受到讚揚後的行為,要比換了訓斥後的行為更為合理,更為有效。關於讚揚為何能促使動物和人類獲得提高,這在科學上尚未完全弄清楚。不過,讚揚確實能釋放出動物和人類的某種能量來。

你如果通過真誠的讚揚來激勵對方,來給對方打氣,那麼對方——無論是孩子、妻子、丈夫,還是下屬、上司、職工等都會自然地顯示出友好和合作的態度來。讚揚之於人心,如陽光之於萬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需要讚揚。這是出於人的自尊需要。經常聽到真誠的讚美,感到自身的價值獲得了社會的肯定,有助於增強自尊心、自信心。

讚美他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別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於發揚被讚美者的美德和推動彼此友誼健康地發展,還可以消除人際間的不合和怨恨。讚美是一件好事,但絕不是一件易事。讚美別人時如不審時度勢,不掌握一定的讚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誠的,也會變好事為壞事。所以,開口前我們一定要掌握以下技巧。

1.因人而異

人的素質有高低之分,年齡有長幼之別,因人而異,突出個性,有特點的讚美比一般化的讚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總希望別人不忘記他“想當年”的業績與雄風,同其交談時,可多稱讚他引為自豪的過去;對年輕人不妨語氣稍為誇張地讚揚他的創造才能和開拓精神,並舉出幾點實例證明他的確能夠前程似錦;對於經商的人,可稱讚他頭腦靈活,生財有道;對於有地位的幹部,可稱讚他為國為民,廉潔清正;對於知識分子,可稱讚他知識淵博、寧靜淡泊……當然這一切要依據事實,切不可虛誇。

2.情真意切

雖然人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話,但並非任何讚美都能使對方高興。能引起對方好感的隻能是那些基於事實、發自內心的讚美。相反,你若無根無據、虛情假意地讚美別人,他不僅會感到莫名其妙,更會覺得你油嘴滑舌、詭詐虛偽。例如,當你見到一位其貌不揚的小姐,卻偏要對她說:“你真是美極了。”對方立刻就會認定你所說的是虛偽之至的違心之言。但如果你著眼於她的服飾、談吐、舉止,發現她這些方麵的出眾之處並真誠地讚美,她一定會高興地接受。

真誠的讚美不但會使被讚美者產生心理上的愉悅,還可以使你經常發現別人的優點,從而使自己對人生持有樂觀、欣賞的態度。

3.詳實具體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有非常顯著成績的時候並不多見。因此,交往中應從具體的事件人手,善於發現別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長處,並不失時機地予以讚美。讚美用語愈詳實具體,說明你對對方愈了解,對他的長處和成績愈看重。讓對方感到你的真摯、親切和可信,你們之間的人際距離就會越來越近。如果你隻是含糊其辭地讚美對方,說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領導”等空泛飄浮的話語,不僅容易引起對方的猜疑,甚至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信任危機。

4.合乎時宜

讚美的效果在於見機行事、適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飲到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

當別人計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時,開頭的讚揚能激勵他下決心做出成績,中間的讚揚有益於對方再接再厲,結尾的讚揚則可以肯定成績,指出進一步的努力方向,從而達到“讚美一個,激勵一批”的效果。

5.雪中送炭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最需要讚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沒而產生自卑感或身處逆境的人。他們平時很難聽一聲讚美的話語,一旦被人當眾真誠地讚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大展宏圖。因此,最有實效的讚美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6.獨辟蹊徑

恰到好處的讚美其中奧妙無窮,“懂行”是一個重要法則。“懂行”的實質是抓住讚美的事和物的實質,不說外行話,讓別人聽起來在行、老練。許多人常犯外行的錯誤,見了什麼都說好,見了誰都說高,有的是不懂裝懂,有的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語言不到位,說不到點子上,切不中要害,缺乏力度。

做一個內行的讚美者,要懂專業知識。常言道:“隔行如隔山。”現代社會中,專業分工很細,各專業相對獨立,自成相對封閉的係統。如果知識麵狹窄,無疑就成了“門外漢”,找不到讚美的話題。

俗語說,各行都有各行的行話。曲藝中有吹、拉、彈、唱,其中又有豐富的內涵;相聲中有說、學、逗、唱;圍棋中有邊、角、星、目等;書法中有筋、骨、神、鋒,這些都是某一領域中的行話。在一定的場合,你用專業術語予人以讚美,讓人覺得你是“圈內人”,你的讚美才會讓人覺得可信。

此外,讚美並不一定總用一些固定的詞語,見人便說“好……”。有時,投以讚許的目光、做一個誇獎的手勢、送一個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怎樣提高說服力

人們都希望能掌握說服技巧,輕鬆地說服他人,但是說服力畢竟與饒舌不同。說服力並不取決於能否能言善道,而決定於能否適時說出適當的言辭。有人天生就具有說服力,但更多人具有的說服力是靠後天的經驗和努力培養而成。培養和提高說服力需要從七個方麵人手:

1.掌握要點和難點

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巧妙地說服他人,但能掌握“要點”的人卻非常少。例如,告訴對方“如果不這麼做,公司就會有危險”,“這樣會給大家添麻煩”,“如此才可以拓展前途”,“必須拉攏他加入我方的陣營”……等等,這樣才算符合說服的需要。和人見麵,想不費吹灰之力就說服對方是不可能的。必須徹底歸納自己的意見,表明自己最低限度的要求。若抓不住意見的重點,“該說”的話表達就不夠明確,這樣不但無法說服對方,反會遭到對方的反擊而不得不知難而退。如果一開始就心生膽怯,心想“我真的能順利說服對方嗎”或“萬一遭到拒絕怎麼辦”,甚至認為“對方說的也有道理”等,就不能有一個穩固的說服基礎,就無法想出“如何說服對方”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說服前先檢查一下談論的內容是否必要,再開始進行說服,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2.掌握對方心理

不考慮對方,隻單方麵談論自己的事,不但無法打動對方,反會顯得疏遠,因為從感情與理性兩方麵來說,強迫性的做法會使對方在感情上產生不悅:而脫離要點會使對方在理性上無法理解。此時,首先需要訓練的是靜聽。任何人對自己所抱的觀點都認為是有道理的,都希望站在說服者的立場,而不喜歡被人說服,更有甚者認為被別人說服是一種恥辱。所以要先努力使對方保持平靜,消除其壓迫感,否則說服就無法成功。與其自己先發言,不如先傾聽對方的理由,從談話內容中了解他。給對方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既可以緩和他的緊張情緒,還能使他進一步對你產生親切感:更重要的是,能根據對方談話找到說服的重點。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對方發表意見呢?可以先誘導對方談論他感興趣及關心的話題;至於對方有興趣及關心的話題,則多半是他個人身邊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