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五官科病症足部按摩方法 二、中耳炎(1 / 1)

第八章 五官科病症足部按摩方法 二、中耳炎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 多為急性發病,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並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

中耳炎症狀主要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聽力減退、耳鳴、耳聾、頭沉重;耳中時有積液流出;伴有煩熱、惡寒、口苦、幹渴、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等。

(一)相關反射區與基本按摩手法

1、相關反射區:

耳、上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甲狀旁腺等反射區(見圖-179)。

2、基本按摩手法:

(1)對耳反射區找準病理反射點,自上而下點按,每次每腳點按5分鍾。每日2次。

(2)對兩腳上的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要同時按摩,用拇指和食、中指從踝骨前兩側凹部捏住,自下向上推按,每次反射區推按5分鍾。

(3)用拇指推按胸部淋巴腺反射區,每次每腳推按5分鍾,而對甲狀腺反射區需要用按摩棒小頭自下向上推按,每次每腳推按5分鍾。

(二)注意事項及要求

1、慢性中耳炎應及早治療,不然可以引發耳源性腦膜炎、腦膿腫、橫竇血栓等顱內並發症,亦可發生耳後膿腫、麵癱等。

2、禁止挖耳,保持耳道清潔,避免勞倦。

3、每日按摩2次,7天為1個療程。

4、首次按摩力度應重些。

(三)輔助療法

1、掐揉足部第三、四趾及其趾關節部位。

2、撚掐中指、無名指。

3、點按手部反射區如咽、耳、肺反射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