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五官科病症足部按摩方法 四、鼻竇炎
鼻竇炎係鼻竇部發生化膿性炎症。臨床上分急、慢性兩種。患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或受涼著濕,以及長期飲酒、吸煙的情況下,均可誘發。常見的致病菌為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
急性鼻竇炎,以鼻塞、流膿涕、頭脹或頭痛為特征,伴有發熱、畏寒、食欲不振、全身不適等症狀。慢性鼻竇炎最主要的症狀是一側或兩側鼻腔常年流黃色或黃綠色的膿鼻涕,並伴有腥臭味,鼻寒、頭痛也是常見的症狀,頭痛一般不嚴重,表現為頭部發沉、發悶、鈍痛、頭暈、嗅覺減退、思想不集中及記憶力減退等。此外,患者還會感到疲倦,麵部脹痛,但很少發燒。多因急性鼻竇炎未徹底治愈或反複發作而形成。
鼻竇炎多因濕熱內生,鬱困脾胃,變化無常,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濕熱邪毒循經上蒸,停聚竇竅;或肝膽失於疏泄,氣鬱化火,膽火循經上犯,移熱於腦,傷及鼻竅。久病入絡且耗傷正氣,正不勝邪,邪毒滯留,結於鼻竅,肌膜敗壞,不易速愈。
(一)相關反射區與基本按摩手法
1、相關反射區:
鼻、肺、額竇、生殖腺、上身淋巴腺、甲狀旁腺等反射區(見圖-181)。
2、基本按摩手法:
(1)按壓足鼻、額竇、頭、甲狀旁腺、肺反射區各3~5分鍾,揉壓生殖腺、上身淋巴腺反射區各3~5分鍾。
(2)壓揉足大拇趾、第二趾各10分鍾。
(3)揉搓足第四趾5~10分鍾,推擦腳底不著地的部位10分鍾。
(二)注意事項及要求
1、注意保暖,加強鍛煉,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2、鼻竇炎在急性發作期間應注意公共衛生,防止傳染。
3、每日按摩2次,7天為1個療程。
4、按摩穴位取重力度為宜。
(三)輔助療法
1、用熱鹽水浸泡兩腳10~15分鍾,每日2次。
2、站立,全身放鬆。若是右鼻孔阻塞,身體就朝左方扭動,如果左鼻孔阻塞,身體就朝右方扭轉。一般約5~l0分鍾。若是俯臥在地上,隨著“一、二、三”口令,將雙腳舉起,輪流敲打尾骨或臀部,反複做2~3分鍾。每日早、晚各做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