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五官科病症足部按摩方法 六、牙痛(1 / 1)

第八章 五官科病症足部按摩方法 六、牙痛

牙痛是牙齒疾病中最常見的病症之一。一般來說,很多牙病能引起牙痛,常見的有齲齒、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根尖周炎、牙齦炎、牙外傷、智齒冠周炎等。此外,流感,某些神經係統疾病,如三叉神經痛、周圍性麵神經炎等;身體的某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髒病、頜骨囊腫或腫瘤、糖尿病等都可引起牙痛。

牙痛的症狀主要是牙齦疼痛,咀嚼困難,遇冷、熱、酸、甜或機械性刺激疼痛加重。治療時要首先查證病因,對症治療。中醫學認為牙痛主要有兩種:一為胃火循經上蒸所致的實證;一為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的虛證。故治療應清胃火,補腎陰,以止牙痛。

足部按摩可較好地促進血液循環以消炎止痛,並能加強泌尿係統的功能,補腎排毒。因此,足部按摩療法是治療牙痛常用的方法。

(一)相關反射區與基本按摩手法

1、相關反射區:

腎、胃、肝、結腸、十二指腸、輸尿管、膀胱、三叉神經等(見圖-183)。

2、基本按摩手法:

按揉兩三叉神經反射區2分鍾。若為胃火牙痛,加按胃、十二指腸、肝髒、結腸反射區各2~3分鍾;若腎虛牙痛,加按足腎髒、輸尿管、膀胱反射區各2~3分鍾。

(二)注意事項及要求

1、飲食有節,保持口腔衛生。

2、積極治療原發病。

3、在施行足部反射刺激法治療時首先充分按摩全身。

4、忌食冷熱辛辣刺激性食物。

5、每日按摩2次,7天為1個療程。

6、首次按摩手法宜重些。

(三)輔助療法

1、用牙簽刺或用艾條灸,刺激手上的止痛點、合穀穴。

2、對位於拇指與食指之間凹處的合穀做指壓、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