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辭小水 方成海洋(2 / 3)

化整為零,各個擊破

在我們的人生中,有些學習目標、事業目標以及其他的人生目標,看起來顯得特別重大和遙遠。不過,一旦分解開來,化整為零、各個擊破,腳踏實地地一步步進行和落實,也就成了一個個輕而易舉、甚至是唾手可得的小目標。而所有的小目標加起來,依然是計劃和期待中的大目標。

在設定目標方麵,查斯特啡爾德爵士也主張采取小步驟進行活動,而不是邁開大步向前。他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有偉大的長遠夢想和希望,然而,對於目標設定,他建議職場中人應該做一個不太成功的人,而不是過度成功的人,也就是說,采取初級步驟。換句話說,設定一個不太成功的目標,然後迫使自己堅持它。這樣你就不會覺得壓力太大,而是覺得能夠應付自如。

總之,擁有宏偉的大膽的夢想,然後每天做一點事情,也就是說,用小步而不是邁大步越過懸崖。設定可達到的每日目標,這樣,當你實現目標後,就會有一種積極的強化力量幫助你沿著通向遠大目標的道路不斷前進。

佛手

老方丈禪房的窗前擺放著一盆四季常青、葉茂果燦的佛手,綠葉問伸出的色澤金黃的果子,恰似觀音菩薩的玉手。

寺院裏的僧侶們閑暇時常來觀賞老方丈的這盆茂盛而神奇的佛手,羨慕而崇敬。

後來,老方丈采用嫁接的方法培植了許多盆小佛手,一一分發給寺院裏的眾僧,讓他們各自去培養和觀賞。

一年之後,老方丈再巡查各位僧侶們對佛手的種植情況時,發現不少僧侶的佛手已經枯萎了,有的甚至光剩半盆腐土了,別說佛果了,就連綠葉也不見了。老方丈很是氣憤。

於是,老方丈專門召開一次法會,對那些珍惜饋贈、勤於管理,經常為佛手施肥和澆水,把佛手培養得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僧侶予以表揚;對那些性情懶散、疏於管理,得到佛手之後,再也不管不問,任其自生自滅的僧侶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和訓斥。

那些性情懶散的僧侶一個個都低下了頭。

【智慧小語】

有付出才有回報

你想有所收獲嗎?一定要有最起碼的付出。問題就是這樣的簡單。

許多職場人士希望擁有美好的生活,但是他們卻不願在工作中有所付出。有的人甚至連一丁點兒的付出都不願意,隻是盼望著天上能夠掉下餡餅,多麼愚蠢而可悲的事情啊!

在這裏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在職場中生存,你要得到多少,就必須先付出多少。任何東西隻有先從你這兒流出去,才會有其他東西流進來。

其實,無論是老方丈饋贈的佛手,還是做其他事情,隻有做一個有心人,既珍惜又重視,並為之付諸於行動,付出相應的汗水、做出應有的奉獻,才能發揚光大、有所長進,擁有自己的“佛手”。

和尚挖井

從前,相鄰的兩座山各有一座寺廟,廟裏分別住著一位和尚,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小溪。兩位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到溪邊挑水,相處久了,兩位和尚便成了好朋友,而時間一眨眼就是好幾年過去了。

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並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大概是睡過頭了吧!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星期還是一樣,就這樣過了一個月。

一個月過去了,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於按捺不住,心想:我的朋友這一回恐怕病得不輕,我必須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於是他便登上左邊的山去找老朋友。到了廟前,他大吃一驚,因為這一位老朋友不但沒有生病,甚至還從容地在打太極拳。

他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

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

於是,他帶著右邊這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麵,指著一口井說:“這幾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井水來了,就不必再下山挑水,而我也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我喜歡做的事情。”

這時,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若有所悟。

【智慧小語】

積小流而成江海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學習力就是競爭力,你不要以為大家都愛看電視、愛上網、愛喝咖啡。當你玩完回家倒頭就睡時,可能有人正像這位挖井的和尚那樣,找時間不斷地在投資自己,如果我們還不察覺,恐怕不知不覺中已落後人一大截了。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不斷創造、時時創新。學習是艱苦的,同時又是快樂的。不斷學習就是在不斷地創造,而創造則是對未知的認識和對已知的改造。

你可以製定每天的學習計劃,這樣日積月累,一定會讓你的學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這會為你今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成功沒有盡頭,而學習則是促進成功的腳步不斷前進的源動力。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知識就如涓涓細流,隻有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夠學識淵博,才能看到成功的彼岸。

有與無

在寒冬的一天,下著鵝毛大雪。滴水和尚不畏嚴寒,去天龍寺拜見儀山禪師。但是禪師卻不讓他進門,滴水就一直跪在門外,而且一跪便是三天。禪師的弟子紛紛為他求情,可禪師絲毫不為所動。

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滴水身上皸裂的地方都流血了,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來,但他依舊跪在那裏,雷打不動。到了第七日,他再也支撐不住,倒了下去。禪師的弟子馬上向禪師報告。這時,禪師才下令將滴水扶進寺院,並同意他在自己門下參學。

一日,滴水對於無字與般若的異同十分不解,便去請教禪師。禪師卻當即給了滴水一拳,並且喝道:“這個問題豈是你能問的?給我滾!”

滴水和尚被禪師的拳頭打得頭昏目眩,冥冥之中卻恍然大悟: “有與無都是自己的膚淺意識,你看我有,我看我無。”

就這樣,在儀山禪師的嚴格要求下,滴水自己苦心參禪,最終成了一代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