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辭小水 方成海洋
不辭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積小善,無以圓滿至德。在工作中,職場人士都應該保有一顆禪心,不驕不躁,踏踏實實地完成工作中的每一步,如此“滴水成海”,在工作中才會有所突破。
午餐涼了
鏡虛禪師是一位得道高僧,他博覽群書,善談妙理。
一日,一個新來的小和尚在吃午餐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向他請教:“老師,我想向你請教幾個問題:第一,我們的靈魂能不能不朽?第二,我們的身體一定會化為烏有嗎?第三,我們真的能投胎轉世嗎?第四,禪能讓我們解脫生死嗎?還有……”
小和尚接連問了幾個問題,還準備繼續發問的時候,突然被禪師的一句話打斷了: “你的午餐涼了!”
【智慧小語】
回歸當下,務實參禪
坐而論道,不如務實參禪。永遠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大指揮家托斯卡尼尼80歲時,他兒子問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他的回答是: “我此時正在做的事,就是最重大的事。不管在指揮交響樂團還是剝橘子。”
對自己所麵對的事認真負責,就是“回歸當下”,這意味著將注意力固定於現時,每一個瞬間都應該是一個“平等的瞬間”,都同樣重要和神聖。
你無須為了以後的任何事情,就隨隨便便地趕快把碗洗掉。因為,每一個時刻都有同等價值,就連你洗碗時,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眼前的時刻,就是你的生活。現在的一秒鍾,現在的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修道是當下的事,當下即修行。
大廈之材,本出幽穀
五祖弘忍禪師定居黃梅雙峰山東山寺,聚眾講禪,弟子達700多人,南禪、北禪都出自他的門下。
弘忍禪師有一段精彩的語錄講述在山林培養人才的意義。
有僧人問道:“做學問為何不在城市裏人們聚居的地方,而要在偏遠的山裏呢?”
弘忍禪師答道:“建築高樓大廈之木材,本來就是產在幽深的山穀,而不是生長在人群聚居處。遠離了人們,就不受刀斧砍折損傷。目後長成大樹,就能作為棟梁之材。由此得知,在深山幽穀裏培養,遠遠地躲避開了塵世的幹擾,在山中修身養性,長期擺脫世俗事物,使眼前沒有雜物事務,心中自然寧靜。從此就能使道樹開花禪林結果了。”
弘忍禪師蕭然淨坐,不著書立說,隻憑口說禪理,默默地傳授學人。他闡述了“大廈之樹,本出幽穀”的道理,對現在的人來說也是很有啟發的。
【智慧小語】
滴水成海,學業方成
我們在不斷的學習當中,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不驕不躁,踏踏實實地完成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步,如此“滴水成海”,在學業上定會有所成就。
通過在工作中不斷學習,你可以避免因無知滋生出自滿損及你的職業生涯。專業能力需要不斷提升技能組合以及刺激學習的能力相配合。
不論是在職業生涯的哪個階段,學習的腳步都不能稍有停歇,要把工作視為學習的殿堂。你的知識對於所服務的公司而言可能是很有價值的寶庫,所以你要好好自我監督,別讓自己的技能落在時代的後麵。
好一個“寸絲不掛”
從前,在大日山的深處有一個石窟,石窟內有位尼姑叫玄機,她在這裏禪定多年,禪功可謂高深。
有一天她忽然想到: “法性本空寂,無來也無去,我這樣厭惡喧鬧,躲在清靜之地,難道就能悟道嗎?”她不能再這樣度日了。於是打點行裝,前去雪峰禪師之處一試禪功。
雪峰禪師一見玄機,也沒正眼瞧她,眯著眼問:“從哪裏來?”
玄機不假思索:“從大目山來。”
雪峰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玄機。”玄機不緊不慢地答道。
“玄機?就是黑色的織機呀!”雪峰又問道,“你每天織多少布?”
玄機反應靈敏,積極回答:“寸絲不掛!”說完她便轉身而去。原來這雪峰禪師也不過如此,我還是回大日山自己悟道去口巴!
玄機剛走了幾步,雪峰在後麵喊道:“你袈裟角拖到地上啦!”玄機應聲回過頭來,雪峰拍手道:“好一個‘寸絲不掛’!”
既然已經“寸絲不掛”了,怎麼還關心袈裟是否拖在了地上呢?玄機頓時羞紅了臉。
【智慧小語】
勤能補拙是良訓
表麵懂不叫懂,內心悟才叫悟。做事要踏踏實實。才華不是空想就能得到,也不是吹噓就能增加,而需要勤勤懇懇,日積月累,否則必然不堪一擊,終會露出破綻。
職場人士要想把自己變成一個勤奮的人,就需要從以下幾方麵努力:
牢記自己的夢想。
學會用心工作。
自己獎勵自己。
成功之後,還要繼續努力。
在職場中永立不倒的英雄所憑借的決不是安逸的空想,而是踉蹌中的執著,重壓下的勇敢,逆境中的自信,艱苦中的勤勉和奮發,是在任何環境中的紮實的工作和鍥而不舍的求知精神,這是他們成功的秘訣,也是所有想成功的人必須具備的崇高精神。
慧豐的教學法
普慧寺的和尚們大都強記博聞、腹有經書,成卷成卷的經文張口就來,甚至倒背如流、如數家珍,似乎有著超強的記憶力。
其實這主要歸功於該寺院的老方丈慧豐法師。法師在平時讓弟子們背誦經文時,總是把厚厚的經卷一頁頁地拆開,一篇篇或一頁頁地發給每個僧人,限期讓他們背熟吃透。
這樣一來,弟子們的手中總是薄薄的一頁紙、短短的一篇文章,他們沒有任何思想壓力,高高興興、輕而易舉地就背誦下來。時間一長,整卷整卷的經書也就化整為零、日積月累地全部背誦掌握了。
後來,該寺院大力推行慧豐法師的“教學”方法,專門刊行印製了一些僧人必修的活頁書刊,為僧侶們的修學和成長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
【智慧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