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舊龍州嬗變龍安府,武清侯爭功搞政變(3 / 3)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世事難料,朱祁鈺好不容易讓他的獨生子朱見濟坐上太子之位,但就在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冬,朱見濟不幸夭折,諡號“懷獻太子”。朱祁鈺悲憤交加,起先懷疑朱見濟是被忌恨他的朱祁鎮黨羽合謀所害,命東廠和錦衣衛暗中調查,始終查不出證據。貴州道監察禦史鍾同曾言“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同時兼陳一切弊政。朱祁鈺聞訊大怒,鍾同被下獄杖死。痛失愛子的朱祁鈺,在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擊,身心皆損,身體大不如前。

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在對抗瓦剌時立下大功的石亨為了自身利益,有意複朱祁鎮登基。石亨拉攏身邊人密謀商討後,策劃了一場驚天大案,隻待時機一到,便可行事。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痛失愛子朱見濟而身體不適的朱祁鈺,病情愈發嚴重,出巡郊外時,住在齋宮,由於疾病發作,不能行祭祀儀。病榻上的朱祁鈺將武清侯石亨召到病榻前,親自殷殷囑咐,命石亨代為祭祀。

石亨此人長相奇異,四方臉麵,身軀高大,胡須及膝,武將出身。由於石亨在對抗瓦剌時立下赫赫戰功,朱祁鈺對他頗為信任。石亨守護在朱祁鈺病榻前,親眼看到朱祁鈺的病況,內心悄悄打起主意,篤定時機已到,即可行事。

石亨從宮裏出來後,立即派人找到前府右都督張輒和宦官曹吉祥,告訴二人朱祁鈺已經快不行了,商議要為大家共謀後路。

由於朱祁鈺膝下再無皇子,皇儲的問題再次擺上桌麵。眾臣議論紛紛,一時之間,定不下來。吏部尚書王文力勸朱祁鈺立襄王朱瞻墡的長子為皇儲。如果是這樣,王文將是定鼎之臣,立有首功。即便是重新立沂王朱見深為太子,謀議是文臣之事,功勞也輪不到石亨、張輒等武將身上。

思前想後的武清侯石亨提議道:“皇上病已沉重,如有不測,又無太子,不如乘勢請太上皇複位,倒是不世之功。”

向來精明的前府右都督張輒十分讚同:“武清侯此計妙矣!原本這天下就是太上皇的,當年土木堡之變,當今皇上隻是代理監國,如今太上皇已歸朝七年有餘,早就該還政於太上皇。但當今皇上貪戀皇位,將皇位正宗的太上皇軟禁於南宮,實在是不孝、不悌、不仁、不義!”

宦官曹吉祥咬牙切齒地說:“當今皇上下令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甚至加派東廠探子嚴密看管,連食物都隻能通過小洞遞入,太上皇處境淒慘,真是穢德彰聞,神人共憤!”

三個野心勃勃的投機分子,決定將賭注壓在太上皇朱祁鎮身上,表麵上打著還皇位正宗於朝的旗號,擁立朱祁鎮複位。一旦成事,三人則是大功臣,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三人當場做了分工。宦官曹吉祥進宮去麵見孫太後,秘密啟奏複辟一事,借機取得孫太後的支持。石亨和張輒則一起去找太常寺正卿許彬商議。

許彬聽說二人的來意後,以手加額,興奮地說:“這是不世之功!不過我老了,不中用了。左副都禦史徐有貞足智多謀,你們大可找他商議。”

石亨和張輒連夜去找徐有貞。徐有貞正是當年提議南遷的徐珵,後為改變窘境,更名為徐有貞。徐有貞大喜過望,當夜觀天象,見紫微星有變,忙道:“帝星已見移位,咱們要幹這件事,須得盡快下手。”

幾個人經過詳細謀劃,決定在正月十六晚上動手。

正月十六白天,兵部尚書於謙、吏部尚書王文、禮部尚書胡濙會同群臣商議,決定一起上奏請複立沂王朱見深為太子。眾人推舉商輅主草奏疏,疏成後已日暮西山,來不及上奏。群臣決定在次日清晨皇帝朱祁鈺臨朝時,再將奏疏遞上去。

所有人都沒有料到,政變就在這個看上去再也普通不過的晚上爆發了。隨之而來的是許多人的殺身之禍。倘若這道複立沂王的奏疏早一天遞上,或許接下來的一切都不會發生。短短幾個時辰,改變了大明的曆史,也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90771575/689363075.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