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忠誠在現實中的價值體現。另外,在其他國家的企業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
在日本的企業當中,特別重視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日本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往往重視的不是你個人的能力,而是你個人的道德品質。他們覺得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獲得的,而道德品質卻是很難通過後天培養的。在日本企業有一些小事可能讓別的企業聽了都覺的可笑,日本職員一般稱自己的公司為"我家",稱呼對方的公司為"府上",這些很小的習慣可能讓我們覺得很搞笑,但這真正體現了日本職員把公司看成自己生命價值的一部分,真正體現了日本職員對公司的忠誠度。
每一位忠誠的員工都要融入企業,融入這個大家庭,一旦你融入了企業,企業中的規章製度、慣例守則等都要去接受,並把這些東西變成自己的價值觀念,變成一種職業道德,這樣的忠誠可以說是非常堅固的。
日本三菱汽車公司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在三菱汽車公司退休的老員工,在出嫁自己女兒時對女婿這樣說到:"除了你對我女兒好之外,我對你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隻要你和你的家人在以後買車的時候必須買我們三菱的車!"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老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忠誠於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做有損公司利益的事情,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損害企業的利益,當自己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發生衝突時,我們應該放棄自己的利益,顧全大局。就算是自己辭職了也不能做被判於公司的事,並且時刻還能關心著企業的發展。這樣的忠誠是一種職業化的工作道德,是企業和員工共同需要的,員工的忠誠不是沒有回報,可能你的忠誠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價值,而你得到的隻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你的忠誠給你樹立了很好的名譽,在你所從事的行業中,你的名字的含金量將是別人所羨慕的。
忠誠關係到個人與團隊的發展
一個員工的忠誠,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麵去探索,忠於企業、忠於職業、忠於責任、忠於能力。忠於企業:企業是員工發展的平台,是員工施展才華的舞台,忠於企業就是要把自己融入到企業當中去,把企業的價值當成自己的價值。忠於職業,每一個員工都有事業心,忠於職業就要把企業交給自己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去做。忠於責任,對企業負責、對自己的領導負責、對客戶負責等,抱有一顆負責的心去工作,這是成功的最基本前提。忠於能力,作為一名員工,能力是衡量一個員工工作效率的標準,我們隻有忠於能力,才能夠讓能力和水平在企業中更快的提升。
在日本的索尼公司,井深大剛是非常受索尼人敬仰的一個技術專家,是他用對企業的忠誠將個人的知識和集體的知識結合了起來。井深大剛初來索尼的時候,索尼是一個很小的企業,加上老板盛田昭夫才一共二十幾人,老板對他非常信任,把他安排到了企業最重要的位置,並對他說:"你是一個電子專家,以後由你負責新產品的研發,隻要你做好了,企業就有希望了。"井深大剛有點為難,但他不想辜負老板盛田昭夫對他的期望,於是就答應了。接下來的日子裏,他日夜在辦公室研究新產品。有一天很晚了,他還在辦公司加班,這時一個員工走進來接水,他看到井深大剛這麼辛苦,給他倒了一杯水說:"看到你這麼辛苦真是於心不忍啊,你看我們有什麼不會的還有幫手......"井深大剛聽到這裏想:"對啊,我何不請教一下同事,我們的智慧聯合起來,一定能設計出好的產品。"
第二天,他就奔走於各個同事之間,向市場部的同時請教銷路不暢的問題,向信息部的同事了解材質問題。在研製過程中,他和第一線的工人共同努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1954年,索尼研製出了日本最早的晶體管收音機。
井深大剛憑借著對集體的忠誠和對員工的信任,圓滿的完成了盛田昭夫交給他的任務,他從一名技術員一躍成為索尼的副總裁。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隻要你忠誠於你的團隊,發揮團隊精神,相應的,你的忠誠也會換來隊友對你的忠誠,這樣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一個員工要忠誠於企業,首先要忠誠於自己的小團隊。企業本就是一個大的團隊,內部各個部門又把它分割為諸多小的團隊單位,因此,忠誠於自己所屬的那個團隊單位就等於忠誠於企業。一個具有忠誠品格的人,會將團隊的利益視為自己的利益,處處為團隊著想,當團隊的利益受到損害時,他會極力地去維護。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容忍被判自己的人,你的老板、你的隊友、包括你的親朋好友。隻有忠誠於自己的團隊,才會得到團隊的認可和讚美,才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才會讓團隊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