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拭目論明清 朱元璋的那些事兒(1 / 3)

第五章拭目論明清 朱元璋的那些事兒

李連利。資深媒體從業者。從事圖書出版工作七八年,主要從事經管、勵誌類圖書的策劃與寫作,出版過多本專著。自幼喜好曆史、曲藝,近年開始將筆端轉向文史,其專著《他們曾經這樣囧》即將出版。

本文,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我們要說說以往論述這個問題時忽略的兩個問題,其次,我們就談談朱元璋為什麼要那麼幹。

說朱元璋是曆史上屠殺功臣最多的皇帝,恐怕沒有人會反對。但在論述過程中,許多人都忘記了區分功臣和大臣的區別。因此,在論述的時候有必要區分。功臣同樣等級也不相同。有的是建國功臣有的是建國後的功臣,顯然前者的被殺要比後者更令人在感情上不易接受。例如,殺功臣往往很令人討厭,因為那是卸磨殺驢、忘恩負義的表現,盡管有些功臣該殺,但像朱元璋那樣做得夠狠夠絕的確實不多見。殺大臣其實對於一般人來說,相對較於容易接受些。

之後便是殺了多少人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許多明史作家和藝術工作者往往混淆功臣和功臣家屬這個概念。例如有的人說胡惟庸一案被牽連誅殺的功臣達三萬多人,其實這裏麵應該是誅殺功臣及其家屬三萬多人。許多人往往把家屬家丁刨去,其實這就犯了把“死傷”等同於“死亡”的錯誤。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屠戮功臣呢?我們不妨借助當事人之口來解答一番。從中我們會體味到功臣在麵臨死亡以及朋友被殺時的手足無措,以及功臣和他們的手下們對於朱元璋屠殺功臣的看法以及報複手段。

當事人證言:同患難易,共患難難

小子張虛無,少年時因為饑餓差點死掉,恰被一位叫湯和的人救了下來,自此跟隨他造了反。那時,湯和還是千夫長,官雖然不大但畢竟手下有千八百人。然而,他卻是個很奇怪的人。他不像其他人那樣對我們頤指氣使,反而像是位大哥哥。對於有才能的人他從來都是高看一眼,對於沒有才能卻很忠心的人(例如我)也非常好,就是對那些沒啥能耐就會溜須拍馬、對上級唯唯諾諾對下級指點江山的家夥們非常看不起,但他也不招惹他們(當然,除非他們犯了錯誤)。

有一天,我跟在他後麵在街上溜達,突然間看到他大叫一聲“老大,你來了!”,跑到了一個身材不高,長得特以的難看的家夥麵前,看裝束也就是個小班長——九夫長而已。他對那個人客氣得有些過分,可那家夥竟然也心安理得的接受,真是氣人。哦,忘了說了,我的主人湯和讓我給他跪下,雖然不情願但湯和是我的主人我得聽他的。那個時侯,我記下了一個名字——朱元璋。

後來,聽主人說起朱元璋真是滿心的佩服。原來,這小子叫朱重八家裏太窮了,父母被餓死,一個哥哥被賣身做了人家的奴隸,而他自己也出家當了和尚,可真是倒黴沒當幾年就又出來討飯了。主人和他從小一起長大,那叫發小兒。小時候,這個朱元璋便是孩子頭兒,敢作敢為,敢偷地主老財的東西,自己偷了吧竟然不吃獨食,反而,給比他還弱小的小夥伴兒,大家一起吃。但地主老財出來找罪魁禍首的時候,他卻總是站出來獨自承擔,當然,我的主人也不賴,經常和他一起挨打。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造反,還虧我的主人呢。要不是他寫信給朱元璋,信被人看到告發了他,這位朱元璋朱大官人還在破廟裏當和尚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的能力真是令我刮目相看,這家夥打仗不但勇敢而且很有計謀,不但非常仗義而且還很豪氣。因為,這個原因他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戰功也是一個接一個,最終超過了我的主人。連元帥郭子興都很看重他,把自己的幹女兒馬姑娘嫁給了她。嗬嗬,這位馬姑娘可是位有名的“馬大腳”,那腳可大了,足像一個大簸箕。

後來,聽說郭子興怕朱元璋的實力威脅到自己,因此經常借著自己的兒子找朱元璋的麻煩。朱元璋一看這種情況,便找來我的主人以及一些平時很好的朋友。在會上,我的主人推舉朱元璋成為了“大哥大”,其後,大哥大朱元璋便帶著十幾個人出走了。那時候,因為,前程渺渺,主人便把我放在了郭子興那裏。可我並不甘心,沒過多久就偷偷摸摸的跑了出去去尋找我的主人以及朱元璋。

朱元璋那個時侯在我的心中非常高大,跟著他幹我覺得有奔頭兒,沒準兒還真能幹出些大事情來。當然,我從感情上說還是跟主人湯和的,我沒啥大誌氣,隻要跟著主人,每天能有酒有肉就足夠了。

後麵的事情曆史書上和各類暢銷書上都有,我也就不詳細介紹了。總之,我的主人成功了,當然,這主要靠朱元璋的成功。朱元璋建國後封主人為信國公,乖乖,我也當上了信國公府的大管家。嘿嘿,這可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呀。

主人常年在外征戰經常不在府中,而我每天都是提心吊膽擔心主人的安危。還好,七年後天下太平了主人也不用打仗了。沒有戰爭的歲月真是好,百姓安居樂業享受著和平的陽光,主人也是每日裏喜笑顏開。然而,我發現隨著歲月的雕琢,主人開始變得愈加沉默,沉默中還帶著憂傷,經常自己在深更半夜起床披上衣服站在院中抬頭望月,時不時的還要深夜到花園。

起初,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總覺得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想我們擠壓而來。與此同時,府中會時不時的有些人做一些反常的舉動。我以二十多年的顛沛生涯能夠判斷得出,這些人的舉動都是不友好的。因此,我便用我的權力把他們開除了。因為,在我看來這些人暗中記下主人說的話、會見的客人、看主人的眼神都是別有用心的。

不打仗後的第三年,也就是洪武12年,京城發生了一件大事,丞相胡惟庸以謀反罪被殺,其中牽涉了七名侯爺,我的媽呀,那些人可都是獨當一麵、戰功赫赫的將領呀,就這樣被殺了。緊接著,永嘉侯硃亮祖因為殺死了一名知縣竟被朱元璋用鞭子抽死了,更令人駭人聽聞的是他的兒子竟被扒了皮。聽到這些事兒,我的下意識裏閃出了一個念頭——夾起尾巴做人吧,千萬小心些。

硃亮祖被抽絲的當夜,主人便把我們這些管事兒的人叫到了麵前,跟我們說了三條原則:不許與任何人議論朝政;任何人求我們辦事兒特別是朝中之人都不許擅作主張;每個人在外都不許打著信國公的名號。本來,這三條原則以前也說過,但如今主人說的時候卻不一樣,從牙縫裏我們聽得出來:如果誰敢違反,輕則會被趕出府重則很可能就要丟掉性命。

從此,主人晚上爬起來觀月、夜間賞花、呆坐書房的次數越來越多了,有時候,我還會聽到他喃喃自語地說:為什麼?為什麼?你到底是為什麼?我們曾經不是說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嗎?為何沒響幾天福你就變了呢?還這麼狠。

主人每次說那些話的時候,都是滿眼含淚。

我很不理解,他說的是誰?看樣子,我也沒敢問,隻好自己去琢磨。隨著功臣、官員一批一批的被殺,我突然明白了:那個“你”其實就是朱元璋。

自從洪武13年開始,我便對朱元璋的感情由崇拜逐漸轉變為蔑視。原因很簡單:這個人不仗義。曆朝曆代的開國之君都會殺功臣,官員被殺更是常見。但沒有他這麼殺的,夠絕、夠狠。

從洪武16年開始,我對主人的安危愈加的擔心,生怕他也會步那些人後塵。然而,我的主人真是絕頂聰明,他每日裏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從不與他人來往,特別是軍隊中他的那些原手下。想見他,比見皇上還難。信國公府用門可羅雀一詞來形容一點兒也不誇張。

洪武22年,主人突然高度緊張起來,可以看得出來,他好像覺得危險即將來臨,他的手會不由自主的抽動,渾身打顫。一天,老丞相韓國公李善長來到了我們這裏。作為第一功臣的他光臨信國公府,主人怎會怠慢,連忙迎出了門。其實,我倒覺得沒有必要。

我雖然不懂政治,但卻不是傻子。自從他推薦的胡惟庸被殺之後,李善長的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聽說兩年多前他的親兄弟還被從千裏之外抓回了京城。可我的主人卻對他仍然禮貌有加。那天,李善長來找主人是想和他借三百名軍卒來修房子。對於這個請求,我倒沒有奇怪,借就借唄。哪知,往日豪爽仗義的主人卻沉默了足有一刻鍾的時間,最終重重的點了點頭。

李善長非常高興起身告辭,主人送他到了大門外,當李善長的背影消失之後,我發現主人的兩眼中滿是淚水。那天中午,自從不打仗後養成的午休習慣被打破了,主人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這種反常一直持續到夜裏。突然,主人一躍而起,慌慌忙忙的出了府,據說是前往皇宮。

之後的事情,許多後人都知道,在那個夜晚,主人把李善長借兵的消息報告給了朱元璋。第二天,李善長被抓,主人也開始了長久的沉默。每天在府中都不苟言笑,就像是虧欠了別人一樣,蔫蔫的。不久,李善長全家七十多口人被殺。那一夜,主人在後花園內哭了大半夜。當然,是那種無聲的哭泣。

李善長被殺後,主人突然啞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在其後的4年裏,他幾乎每天回到家中便獨自在臥室中,每個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隻有一個例外,洪武25年,主人最好的朋友周德興被殺,主人在我的攙扶下再次來到花園,獨自低頭賞花,吧嗒一聲兩滴眼淚掉在花瓣上;抬頭仰望星空,兩道無聲的淚痕從眼眶溜出。

4年後,年近70的主人癱瘓在床,奄奄一息。我站在床前看著他那雙衰枯的手,心內好不淒涼。一天,宣旨官突然來到,手捧聖旨說:皇上想念主人,請主人宮中一敘。就在那一刻,我竟然看到主人月餘未睜的雙眼突然間睜開了。那眼神很奇怪,我許久都不能理解。直到我死的那一天,我才明白,那意思就是:我不怕了,該來的終於來了。

當宮中的人用軟床把主人放在車上推走的時候,我的心都要碎了。我不知道主人將如何?是否能夠回來。十數年來,主人每次上朝都要和家人做訣別,今日他還沒有來得及和妻妾們訣別便被推向了宮中。全府上下都現在急切中,但在大夫人的指揮下我們每個人都強裝鎮靜,等待著或福或禍的來臨。還好,主人回來了。

後來聽人說,到了宮中後,朱元璋和主人談了許多過去的事情,幼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以及垂垂老矣,每個時期都沒有落。我想,那個時侯,朱元璋和我的主人肯定都會感覺很寂寞。許多老朋友都不在了,常遇春、鄧愈、徐達、馮勝、傅友德、胡大海,還有和他們最為要好的周德興。朱元璋說,主人點著頭無法言語。說到傷心處,朱元璋口打嗨生,主人口吐白沫不能自已。

主人回來後沒有多久便死去了,死前,他嘟囔著老朋友的名字,那聲音很小,但由於五十年來我都跟隨他左右,看那嘴形我聽得出來是在說:老朋友們,對不起啦。我來得晚些,但總歸要去見你們的。

臨死前,主人將妾們交到了床前,每個人都給了不少金銀首飾,讓她們各回各家,自己也不進行人殉,趁著還沒有死趕緊逃命去吧。

主人死了,我本來也想死,然而,我要活著。我要報複朱元璋,我要親眼看到他的死亡,他的死想必會比主人更加地不安心:因為陰曹地府內的老朋友們,不會對他再次笑臉相迎。他的死更會孤獨,因為,沒有一個皇帝的死是在真正的悲切中死去,相反,他們的死是多數人特別是兒子們期盼的事情。

3年後,朱元璋死了,我報了仇。我用一條繩索結束了我的生命,追隨主人而去。

以朱元璋63功臣為例

在朱元璋兩次集體屠殺功臣的過程中:胡惟庸-李善長一案和藍玉一案是規模較大的兩次。例如胡李一案(胡惟庸被殺於洪武12年,李善長被殺於洪武23年),共牽涉丞相一人,前丞相兼公爵一人,侯爵7人等3萬餘人;藍玉一案共殺死公爵一人,侯爵13人,大將數百名等1.5萬人。為了便於理解,我們不妨粗列一個表格,用以讓諸位理解這一過程。

為了理解更方便,我們可以把公爵理解為元帥,侯爵理解為大將。對於開國功臣來說公侯兩級基本屬於獨當一麵的高級將領;伯爵則屬於中高級將領。我們隻選取兩名,一個是知名度堪比朱元璋的劉基劉伯溫,一個是副丞相汪廣洋,其它伯爵級人物暫時不表。

通過表格我們可以看到,洪武12年之前,朱元璋對於開國功臣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殺戮。然而,自洪武12年殺死汪廣洋開始的一年內,朱元璋便殺了至少10名侯爵級將領以及眾多文臣。

公爵(相當於元帥)9人;侯爵(相當於大將)52;伯爵(相當於上將)2。

姓名 官職 歸宿 定罪口實(或傳言)

常遇春 太保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國公 洪武3年暴病而亡

鄧愈 同參軍國事右禦史大夫領台事兼太子諭德衛國公 洪武10年 長子(申國公)坐李善長案被殺

李文忠 左都督同知軍國事兼領國子監事曹國公 洪武17年被手下毒死 朱元璋借別人之手為之

徐達 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魏國公 洪武18年 賜蒸鵝,病疽毒發死之說

李善長 太師中書左丞相錄軍國重事兼太子少師韓國公 洪武23年被族誅 知胡逆謀不發舉;星變,當移大臣

藍玉 太子太傅涼國公 洪武26年被族誅 謀反

馮勝 同參軍國事加太子太師宋國公 洪武27年被賜死

傅友德 同知大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師穎國公 洪武27年被賜死

湯和 議軍國事左禦史大夫兼太子諭德信國公 洪武28年善終病亡

華高 行省平章政事廣德侯 洪武4年病卒 主要為水戰、海戰,因受高利貸盤剝從而死後不能入葬,朱元璋可憐他多給了三百石糧食

華雲龍 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淮安侯 洪武7年逾禮製病卒 其子華中因陰謀毒殺曹國公李文忠而被殺

廖永忠 中書平章政事德慶侯 洪武8年賜死 僭用龍鳳諸不法事,其子廖權5年後襲爵再4年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