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我有了女兒,女兒初中上重點學校重點班,丈夫工作忙,還要照顧學習繁重的女兒 。我自己回遠在數百裏之遙的老家看望媽媽。那年媽媽都80歲了,可她頭腦還很清醒,耳也不聾,晚上我和母親睡在一張床上,一晚上媽媽給我講了許多許多一生周圍的故事,她不會用很高深語言、詞語表達什麼,隻是很深切地告訴女兒:"無論是多難、多苦、多委屈的時候你都不要掉淚。"是的,媽媽很堅強,從不在人前落淚,一生她經曆無數的艱難困苦,坎坎坷坷,總是微笑著麵對生活。第二天我要回去了,媽媽從自己的床上把一條毛氈揭了下來,用她那掛滿皺紋的雙手,慢慢地把毛氈疊得整整齊齊,用一個白布單包裹得規規矩矩送我上路,我知道這條毛氈是媽媽唯一值錢的東西啦!在她的床上鋪了六十個年頭,還是她二十歲時的陪嫁,媽媽很愛惜。現在媽媽自己已經老了,生老病死,自然規律,她想永遠陪伴女兒可自己無奈,把這條毛氈送給女兒是代表自己的一顆慈母心;願為女兒以後的歲月裏,勞累時驅走所有疲憊,寒冷時驅走所有風寒,拂慰所有的辛酸傷痛。希望女兒能永遠地健康幸福的生活!這條毛氈是媽媽留給我的珍貴遺產。它和那些大富翁名下的百萬千萬巨額遺產相比更加重如泰山,千金難買。從此那條毛氈就鋪在了我的床上。
媽媽八十四歲那年得了腦溢血,病床上的媽媽再也認不得自己嗬護最多的女兒啦。任憑我千呼萬喚,媽媽還是永遠走了,唯有鋪在我床的這條毛氈永遠載著媽媽的愛,媽媽的情,媽媽的千言萬語,千般叮嚀,萬般囑咐,永遠牽絆,媽即那永遠跳動的心和母愛的溫暖都在其中。同時這條毛氈浸透了女兒對媽媽無比懷念伴著一代又一代。
那一次,晾曬毛氈的時候,我女兒把一塊整齊潔白的布塊縫在毛氈的一角,並在白布上工工整整的寫上:
1927年姥姥的媽媽送於姥姥;
1987年姥姥送於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