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塞維利亞大教堂--哥倫布的安息地(3 / 3)

在靜謐的星光下,船隊繼續向前航行。第二天上午兩點鍾,"平塔號"的一個船員又高呼道:"陸地!陸地!"這次他們的確發現了陸地,那些在月光中閃顯出灰白色調的砂石構成了崖岸。在經過70個晝夜的艱苦航行後,他們終於在一天淩晨發現了陸地!

疲憊不堪的哥倫布以為自己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聖薩爾瓦多西班牙語的意思是"神聖的救主",實際上這隻是一個長13英裏,寬五英裏的小海島。這時哥倫布已不是一個探險家,而是一個新大陸的發現者,這可以說是哥倫布一生中最偉大的日子。

哥倫布從船上看到有幾個裸體的人從樹林中出來,於是他把各船船長召集起來,"總督"哥倫布把石榴紅的服裝穿上,綠色的代表國王和女王的"F"和"Y"字旗也分別由另外兩名船長扛著,舉行儀式,然後在剛剛豎立的木杆上升起了那兩麵旗子。哥倫布宣布這裏已成為西班牙的國土。隨後他率眾踏上大地,匍伏在地上,以感謝上帝給他們帶來的好運。紅棕色皮膚的居民,看著這群白皮膚不速之客的"表演"感到十分好奇和困惑。

這個被哥倫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的島上到處生長著綠油油的熱帶森林。哥倫布登上了這個新大陸,項鏈似的珊瑚礁和光閃閃的沙灘環繞著的一個微微起伏的海島。不久,居民們好奇地開始圍觀哥倫布,他們全身赤裸,體態十分健美。自以為是到了東印度群島的哥倫布,把這些土著居民稱作印第安人。這樣,從那時起所有的美洲土著也都被這樣稱呼了。實際上,他們當時見到的這些人是散居於南美北岸諸海島上的阿拉瓦克人。

哥倫布同這些土著居民做了交易,以銅鈴、紅帽子、玻璃珠之類的小物品換得了黃金製成的小飾物、棉紗和鸚鵡等等。這項貿易是絕對不平等的交換,一枚普通的西班牙錢幣就可以換25磅棉紗。後來哥倫布描寫這些居民時說道:"我所見到的所有的人都很年輕......他們沒攜帶也不懂得鐵的武器可以傷人,當我把劍拿給他們看時,他們抓住了劍刃,因無知而傷了手指。他們沒有任何鐵器......"

船員們在聖薩爾瓦多停留了兩天,也用一些廉價的裝飾品從印第安人那裏換來了食物、淡水。

那位帶來的阿拉伯語言學家在這裏是毫無用武之地的。哥倫布他們隻是依靠手勢和符號同阿拉瓦克人交流,這讓他得知,在這個島的南邊有一個擁有大量黃金的國王,且在南邊和西邊還有許多這樣的海島。

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在當時那帶有很多想象成分的地圖上,確實有許多海島散綴在亞洲東部的海上,包括那個日本島在內。根據《馬可?波羅遊記》的記載,那裏黃金豐富到無可比擬的程度,就連宮殿的屋頂和地板都是用黃金製成的。於是哥倫布下定決心要向西南方尋找這塊寶地。他帶了六個阿拉瓦克人當翻譯和向導,接著船隊又朝西南方行進了約兩個多星期。在途中,他們又發現了一些新的海島,並且在這一帶首次嚐到了白薯、玉米和木薯,令他們讚賞不已的還有印第安人奇特的睡鋪--網絡狀吊床。這以後不久,歐洲的海員就采用了這種吊床,而今天則成了沙灘必備品。

然而,尋遍了巴哈馬群島,他們也沒有找到很多黃金,因而根據印第安人的傳聞他們又繼續向南方去尋找一個更大的叫古巴的海島。這裏向東風景十分秀美,到處可見巍峨的青山,因而,哥倫布說古巴是他聽見到的最美麗的海島。可是,在那裏,他們同樣沒有找到什麼商船和黃金屋頂的宮殿,所見的隻是一些獨木舟和一些由圓形小屋組成的村落。

哥倫布拿著一塊黃金指給當地土著人看時,他們指了指內陸的一個地方說:"古巴納坎。"根本沒有接觸過東方語言的哥倫布卻自信地認為他們一定是說:"中國的大汗"。因此他認為自己現在一定是到了中國,他夢想著不久後能見到中國當時的"大汗"。

一個外交使團很快被哥倫布派出了,他們攜帶著菲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的公函去見"大汗"。顯然在這裏不可能見到中國的大汗也不可能找到什麼黃金的寶藏,可是它們卻發現了當地居民的一個奇特的習慣--就是把一種稱作托巴科斯的葉子卷起來塞進鼻孔,吸入點燃時冒出的煙。這就是最初的煙草,可惜他們無法預想這種事物在未來會帶來多麼大的財富,甚至比直接找黃金來得更加容易。

沿古巴北岸航行了五個星期,船隊始終沒有找到黃金。由於聽信了阿拉瓦克人的意見,有一天,"平塔號"船長自作主張起錨向東航行,去一個叫巴比克的海島上尋找黃金,自此一去六個星期不見歸來。

12月5日,哥倫布隻得率領著"尼娜號"和"聖瑪麗號"到達了古巴的最東端,在繼續東行中,又一個人口眾多、風景優美的海岸出現了。全體人員都認為這是一個和西班牙同樣美麗的海島,西班牙島就這樣被哥倫布用來命名為這個海島的名稱,這就是現在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屬於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

兩個星期過後,哥倫布他們勘查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北部海岸的大約1/3的地方,並且繪製了這一帶的地圖,可以說是相當準確。他們試圖接近阿瓦克人的大部落並同土著們一起去尋找黃金。他們似乎發現越是向東走,就越有找到黃金的苗頭,然而一切都是幻想造成的。

12月20日,船隊在四周環山的阿庫爾灣下錨。友好的當地居民將一些黃金飾物獻給了他們。一件嵌金的精繡棉布被作為禮物送給了哥倫布,這是在東邊幾英裏外的一個部落酋長特意送來的,得到禮物的哥倫布決定馬上回訪。然而在途中,"聖瑪麗號"不幸觸礁,所幸並無大礙。

哥倫布從這位酋長那裏得知在內地有一個黃金十分豐富的叫錫瓦奧的地方。這一次,錫瓦奧又被哥倫布誤解為可能是日本國的誤讀,因此他更認為無盡的寶藏終於要被發現了,從而也更相信這個西班牙島就是位於中國東邊海上的日本國。這個想法讓哥倫布感到踏實和安慰了許多。他們在岸上修了一個寨堡,木料來自於"聖瑪麗亞號"船的殘骸,命名為納維達德,西班牙語的意思就是"聖誕節"。作為在這新大陸上的第一次殖民活動,哥倫布留下40人開采伊斯帕尼奧拉的金礦。隨後,他們帶著從島上弄到的各種特產,大量的黃金以及那六個印第安人作為這次發現的證物,於1493年1月4日起錨開始了返回西班牙的漫長航程。

兩天後,哥倫布的"尼娜號"又和正貼岸向西航行的"平塔號"重新會合。兩隻探險船無畏地駛向茫茫大西洋。兩星期後,伊斯帕尼奧拉的群山就再也看不到了。歸航的旅途也是驚險萬狀的,同樣經曆了驚濤駭浪和狂猛的風暴,在亞速爾群島附近,兩艘船又被巨大的風浪所衝散。

終於,曆盡坎坷的"尼娜號"到達了出發地裏斯本,駛進了出發時的帕洛斯港。平塔號在幾個小時後也進了港口。經過了7個月零12天,這些疲倦的探險者終於又回來了。

哥倫布一生中最愉悅的日子要算他回來後的幾個月,4月中旬他被召進宮,並且得到了將軍的封號,隆重的招待也大出哥倫布意料之外。哥倫布也因此成了風雲一時的英雄。

此後哥倫布三次重複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然而當哥倫布結束曆時兩年半的最後航行時,雖身患重病,情緒憂鬱,得到的卻是國王的一道命令:變賣哥倫布全部動產,查封其他財產,以便清算他的債務。

哥倫布發現的巨大意義,是在征服、占領墨西哥、秘魯和北安第斯山脈的國家之後,成堆的黃金和的白銀進入歐洲時才為16世紀的西班牙人所明白,並得到他們的公認。而哥倫布探險所具有的世界曆史意義和革命意義隻是到了19世紀的中期才由《共產黨宣言》的作者們給予首次肯定。

哥倫布的發現成為新大陸開發和殖民的新紀元,是曆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15世紀歐洲人口急劇膨脹,新大陸的發現,是歐洲人有了可以移民的場所,也有了可以使歐洲經濟發生改觀的礦石和原材料。新航路地開辟,進一步推動了世界各地之間的文化交流。美洲的橡膠、玉米、煙葉、番薯、可可與馬鈴薯等物產都是通過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後傳遍世界各地的。而歐洲移民也將把大麥、黑麥、燕麥、水稻等植物以及馬、牛、騾等牲畜帶入美洲並在那裏生根發芽,世代繁衍。這大大豐富了東西半球的文明交流。另一方麵,從長遠來看,此發現還致使西半球出現了一些與曾在該地區定居的各個印第安部落截然不同的新國家(美國),對舊大陸的各個國家帶來極大的影響。但同時,這一發現卻導致了美洲印第安人文明的毀滅。可以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具有非正義基礎上的客觀進步性。

遺憾的是,直到1506年逝世,哥倫布都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意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