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現在,美國一方麵對日本講,我支持你的這種主權訴求。另一方麵當俄羅斯外交部提出嚴正交涉時,美國駐俄大使說,這是一場誤會,大家在引用不同的文件,我引用國務院的另外一個文件,那麼這是一場誤會。可見美國這種虛與委蛇的本事。
美國人說並沒有改變“二戰”以來所簽訂的所有國際文件的立場,但是像對南千島群島的這種表態,他說是一場誤會。什麼叫誤會?誤會到什麼樣的程度?在哪裏發生誤會?美國沒有做出澄清。但是俄羅斯抓住這點窮追猛打,這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美國明明知道日本要不過去這幾個島,它的核心,就是要加強美日軍事同盟。因為這件事,對於加強美日軍事同盟,日本做出了比較明確的表示。但是在此之前,日本政府擺脫同盟的傾向很嚴重,力圖做一個獨立的政治軍事實體。
通過一係列的事件,包括釣魚島事件,不失時機地挑撥中日關係,然後日美加強軍事同盟。再通過南千島群島事件,挑撥一下日俄關係。不管在南麵日本和中國釣魚島的問題,還是在北麵日本和俄羅斯南千島群島的問題,美國都扮演了一個漁翁得利的角色。根本不考慮國際文件、國際法的問題,它這種實用政治,根本沒有什麼原則或者底線。
俄羅斯在非常困難的時候,曾經做過一些局部性的妥協。
雙方對北方四島的爭議,“二戰”之後,不管是《波茨坦協定》也好,還是《雅爾塔協定》也好,規定的都是千島群島歸蘇聯所有。當時爭議的是,千島群島包不包括南千島群島。作為千島群島的自然延伸,俄羅斯方麵是肯定的,美國方麵也是這麼認定的,日本當時也接受了這些協議,所以當時蘇聯完成了實際的行政管轄和占領。
日本人後來反複聲明,南千島群島不是千島群島的一部分,而是日本領土的延伸,這是一場永遠說不清的官司。赫魯曉夫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曾經想把其中兩個小島——齒舞和色丹歸還日本,當時日本人不願意,要一攬子交易,這個時機錯過去了。在葉利欽政府時期,俄羅斯又感到比較困難,當時又曾經有意向,把齒舞和色丹歸還日本。當然代價是日本要對俄羅斯做一個非常巨大的資金補償,就是巨額的投入,還有一些低息貸款,各種各樣優惠的經濟援助。那麼日本當時又是由於想一攬子接收四島,又失去了機會。
所以,之前俄羅斯經濟最困難的時候,是有以日元換島嶼的計劃的,日本錯過了機會。現在俄羅斯的經濟形勢並不那麼困難了,現在再讓其退讓,俄羅斯怕遠東的領土會有連鎖反應。在南千島群島的問題上退讓了,讓出去的絕不僅僅就是齒舞和色丹這兩個島嶼,是整個板塊的鬆動,就像當初蘇聯解體一樣。當時波羅的海三國率先獨立,戈爾巴喬夫同意了,戈爾巴喬夫當時想的是,你們這麼想脫離出去,那就脫離好了,脫離出去以後你們就能看見脫離蘇聯的壞處。結果沒想到的是,波羅的海三國的獨立是蘇聯整個板塊解體的開始,這三個板塊一鬆動,其他的“嘩啦嘩啦”全部鬆動了。
出於曆史經驗的考慮,北方四島對俄羅斯來說是非常敏感的問題。所以,梅德韋傑夫作為俄羅斯總統,登上南千島群島,這是前所未有的。這個信號非常強烈,就是俄羅斯一定要控製這塊土地。
結果現在,美國一方麵對日本講,我支持你的這種主權訴求。另一方麵當俄羅斯外交部提出嚴正交涉時,美國駐俄大使說,這是一場誤會,大家在引用不同的文件,我引用國務院的另外一個文件,那麼這是一場誤會。可見美國這種虛與委蛇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