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以色列的未來危機

以色列麵臨的外交危機是全麵的,不是一兩個國家出現變異的問題,而是以色列周邊的地緣政治版圖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當我們說顏色革命的時候,那麼可以說,以色列周圍的顏色全部變了,這給以色列帶來的衝擊非常大。

以色列的傳統安全是由兩個地區大國支撐的,其中一個是埃及,《埃以和平協議》保障了以色列西部的安全,包括西奈半島。以色列的東部安全主要由土耳其保障,土耳其作為中東地區最大的伊斯蘭國家,又是北約成員國,它的武器係統、軍事聯盟、政治關係以及在西方具有的影響力,為保障以色列東麵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戰略後備。

但是,以色列的東西地緣政治版圖都發生了變化。埃及變了,土耳其也變了。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在歐洲會議上發言時,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毫不客氣地指責他對黎巴嫩居民的屠殺,並且憤而退場,矛盾鬧到桌麵上,一點兒麵子都不給。

美國鼓動中東的所謂顏色革命,鬧到最後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意思。其實,以色列對中東的變局從一開始就非常警惕,當西方在歡呼、美國在歡呼的時候,以色列在保持沉默。它知道由於中東的政治版圖改變,自身下一步的安全問題將大大增大。

在幾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都是勝利者,而且通過對巴勒斯坦的領土占領,以色列的領土比過去擴張了好幾倍,首先是來自美國和西方的支援,其次是以色列在中東實施各個擊破的策略。先對付西麵的埃及,再對付東麵的敘利亞,再把約旦擺平,一個一個擊破。

在今天看,其一,西方對以色列的支持力度有所降低;其二,中東過去的各個獨裁政權分崩離析,導致中東政治顏色趨於一致。這種變化給以色列帶來非常大的問題,它再想各個擊破中東的政權,可能性越來越小。

長期以來,以色列主要通過與中東國家執政者的個人關係達成外交關係的突破。中東的民主化進程,民眾和民間對政府決策的監督越來越強,而中東民眾反以色列的趨向是非常強烈的。這讓以色列以往慣常的外交手段——通過和一兩個國家領導人關係搞得不錯,從而獲得安全保障越來越難行得通。

它將不得不麵對憤怒度越來越高的中東民眾,而不是麵對一兩個執政者。一兩個執政者隨時可能下台,而民眾是不變的,這是以色列外交麵臨的最大問題。

中東地區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打仗是需要錢的,要有資金和資源。而中東經過新一輪的民主化浪潮、茉莉花革命,凡是發生這些革命的國家都元氣大傷。從埃及開始,到突尼斯、利比亞、敘利亞,即使政權完成了更迭,但國家也元氣大傷,根本沒有能力發動一場國家之間的戰爭,如果發生戰爭,國家經濟恢複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所以,就中短期來看,以色列是相對安全的;但是以色列的安全危機主要在中長期,當這些國家國民經濟恢複以後,可能以色列的危險也就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