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了那時,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兩國將會麵臨著不死不休的僵局,眼下天下才安穩幾年,秦國也正是努力發展之時,若是輕開戰端,那現在幾輩人努力營造出的太平盛世,將不複存在,天下百姓將再度陷入到,水深火熱中去。這可不是一個好結果,因此商恬現在正在想著,.如何既能讓秦皇消氣,.又能保住劉恒的性命。
好來換這來之不易和平時期,不過要是商恬知道,劉恒早就已經死了的話,恐伯他就不會動這樣的心思了,剛才的太監也就聽到了太子沒了,對於劉恒隻字未提,也就造成了這樣的誤會。見到了一臉悲意未退的秦皇,商恬也是心情沉重,但他還是要盡到臣子之責,上前勸說道:“陛下,這消息雖讓人大悲傷神,可您一定要保重龍體啊,國家可不能沒有您啊。“
秦皇聽後,好不容易壓下的心情,又被提了上來,淚水如同泉湧一般的流出,這也就是在他麵前,而且此地也隻有他們兩人。若是再多有一人,秦皇都不會如此失態,見到自己的話,非且沒有勸到皇上,反而讓他更加傷心,商恬又是一陣無奈,同時也不再相勸。
遇見這種事,讓他放聲的痛哭一陣,把情緒發泄出來,反而是最好的治療手段。哭了一會兒之後,秦皇也反應過來,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擦了擦眼淚.道:“讓丞相你見笑了。”
“皇上,太子離世,舉國皆哀,眼下應該派人將太子的屍身帶回來,好讓太子早日安息。“商恬輕聲的勸道。
秦皇聽後,神情一震道:“好,不過朕要親自去接,朕的太子回來。
傳旨,令文武百官入宮勤見,商議太子的身後事。”
旨意一下,立刻驚動了整個國都。
此時正值下午,大臣們有的在辦公,有的在休沐,都被這實如其來的聖旨給嚇了一跳。但又同時抓緊時間入宮,想來一定是發生了什麼驚天大事。
負責掌管禮都的尚書,此時很是鬱悶,就在今天早上,他的夫人剛給他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全家人都非常高興,禮部尚書還特意讓人廣發貼子,請朝中好友明日來家中坐客,共慶小兒降生。
可這聖旨一發,看來明日的宴請,怕是要取消了,但小兒出世終歸是好事,因此他這一路上都是麵帶笑容,一副春風得意之像。
秦皇在宮中等的有些無聊,再加上心中悲痛,便稱大臣未來之際,在宮內走走,舒緩一下悲傷的情緒。以免待會因悲傷過度,而在大臣麵前失了態。
走到一處,想起太子小時候曾在此地玩耍,就是傷心一陣,又到一處宮殿,想起太子曾在此處讀書,便又是一件傷神。直到走到一處院落,看著假山涼亭,想到太子曾在此地習武,不由得愣住了,靜靜地望著假山出神。
這時假山後,傳來了幾位大臣的說話的聲音,秦皇被這說話聲打斷了思路,剛想發怒,卻又忍了下來。
“聽說了嗎?這次皇上緊急召見我們,是因為太子殿下離世了!”其中一人道.。
“不可能吧,太子武藝高強,身邊又有高手護衛,怎麼可能會有事.?”另一位大臣接道。
“總之我們去看看吧,若這傳言是真的,可就太可惜了,秦山太子德才兼備,文武雙全,又和大唐訂了親,未來不可限量,若是就這樣沒了,定會讓皇上發瘋的。”其中一人,一邊歎息一邊說道。
聽到這裏,秦皇的臉色才算好點,他平時自然不愛幹,聽牆根這種事。可當他聽到朝臣都在暗中誇獎太子,這才讓他心裏,稍微有那麼一點安慰。
就在這時,有一位聲音洪亮,並帶著幾分高光的人道:“禮部尚書,你夫人給你生了個兒子,是不是?”
禮部尚書立刻帶著幾分喜悅的回禮道:“正是正是,本來我已經下了帖子,請位同僚前往府中小聚,可出了這樣的事,實在讓人宛惜,隻能改日請諸位吃酒了。“
眾人是一陣賠笑和恭喜,這可是一個拉攏人脈的好機會。可他們是萬萬沒想到,在這座假山後麵,還有一位剛剛喪子,悲痛萬分的秦皇。
聽到他們後來的談話,可把秦皇給氣作了,自己這邊剛死了兒子,你們就開始想著怎麼慶祝,一個個都活膩了是吧?
氣得他當場就想衝出去,把這些混蛋抓起來全斬了,可這時下人來報,說皇後醒了,秦皇一分神便回了頭,想去看皇後,才走一步就又想折回去,看看這些人究竟是誰,可他還是晚了一步。這些人已經走遠了,秦皇也就聽到了一個禮部尚書而己,恨恨的記住了他,然後便走了。
皇後此時雖是醒著,但卻眼神空洞,嘴裏還一直念道著秦山的名子,宮女們亂成一團,太醫們愁眉不展。皇後得的這是心病,怕是太醫院的藥,在怎麼曆害,也治不了皇後的心傷。
直到秦皇到來,皇後才如同緩過神來一般.,清醒了起來.,激動的爬了起來。衝著秦皇道:“皇上!吾兒死的好冤啊!請皇上為他做主啊!”
秦皇聽後,先是麵露悲色,而後怒發衝冠,對呀,兒子死了,他這個當父親的,自然要想辦法為兒子報仇,而後麵容冷俊的道:“皇後放心,山兒的事,不會就這麼算了的,朕這就去與眾臣商議。先接山兒回宮,而後為山兒討一個公道!“
他這話說的擲地有聲,任誰都能聽出,這話中的殺意,下人們聽後,驚的不約而同的打了一個冷顫,而後齊齊的跪了下去。
皇後聽後淚如雨下,並且當場提出,要與秦皇同去,接兒子回家。秦皇一口答應了下來,並囑咐皇後好好休息,自己則前往大殿開會去了。
大殿中,眾臣都在焦急的等待著,直到秦皇到來,眾臣開始行禮參拜。秦皇現在的心情,是非常糟糕,隨手一揮,便讓大家起身。而後端坐上位,道:“剛剛前線傳來消息,太子秦山與劉恒公平決鬥之時,卻遭暗算偷襲,以至隕落戰場。
不過太子臨死反擊,擊殺了劉恒,以及眾位偷襲者,現在大漢軍還有很多士兵,在我國境內,等候發落,朕想親自前去,接太子回來。
眾位愛卿,還請你們安排好一切相關事宜,.另外太子離世,朕心甚哀,傳旨天下同悲。一年之內禁止演樂,歌舞。共為太子哀思,若有違者,嚴懲不怠!“
“臣等領旨!“眾臣答到,同時也為這個消息而震驚不己,雙方太子一同隕落,怕是這天下要大亂了!大漢國一定不會輕饒此事,不過看這架勢,反倒是秦皇先要發難了。
麵對如此國喪,禮部尚書自然要請旨安排,征集人手錢糧,行使國喪之禮。.太子離世,這個時候大家都應該要擺出一副,痛不欲生的表情才對.。
可他才剛剛有了一個兒子,正是滿心歡喜的時候。對於太子的死,他多半是震驚,而後便是例行公事了。太子在尊貴,對他而言也隻是一個外人,同情一下也就罷了,因此他收斂了一下情緒,努力把自己的喜悅藏在心裏,板起一張嚴肅的麵孔,上前道:“陛下,請您節哀順變,臣......”
他這話才說了一半,就看到了秦皇正瞪著一雙血紅的雙眼,仿佛隨時都要吃人一般,而這狠厲的目光,竟是看著自己的!這讓禮部尚書,心裏不由得“咯瞪”一下,暗想:“自己也沒有犯錯啊?皇上為何如此看我?”又反複斟酌了一下剛才的話,並無大錯啊?
他的話自然沒有大錯,可他現在,正是該倒黴的時候,誰讓他剛才在不知情的時候.,一不小心刺激到了秦皇的心呢?秦皇此時正想找機會收拾他呢,那怕他不犯錯,秦皇都會故意給他挑錯。
上層領導想要給你找茬,哪你無論怎麼躲,都沒有用,他有一萬種理由收拾你。比如,你今天走路時,先抬了左腳等等……
現在的禮部尚書便是如此,秦皇聽到他說話後,直接暴怒的打斷道:“放肆!”
眾臣被他的話嚇得跪了一地,誰都不敢抬頭,包括那位禮部尚書。大家都不知道這是怎麼了?
緊接著便聽秦皇道:“太子離世,天下同悲,可你身為禮部尚書,竟不能感同身受,與朕一同心碎落淚,反而麵無表情,毫無悲意!難道太子離世,對你而言,便是如此無關痛癢嗎?”
眾臣聽後,一陣無語,心裏暗道:“你死兒子,人家又沒死兒子,反而還剛生了一個,此時能不笑,便以是相當敬業了,你這有什麼好挑的?”
話是這麼說,可沒有一個人敢站我來發聲,誰都不傻,這個時候跳出來,隻能是送死。
而後秦皇又道:“再有你讓朕節哀順變是什麼意思?你是想讓朕忘了太子之死,當成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簡直大膽!
太子不能白死!而你身為朕的大臣,不思為朕分憂,反而勸朕無情,連喪子之痛都要忍!如此行為,狂妄至極!”
下麵人一聽,暗道:“好啊!這也太歪了吧!人家不過就是說了一句,日常安慰之語,無論誰家有人逝去,親朋好友,街坊鄰居,都會習慣性的說上一句“節哀順變“之類的寬慰之言,從示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