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無妄之災(3 / 3)

讓他保重身體,可這話到了他這,怎麼就成罵人的話了呢?“

有聰明的,知道皇上這是再在找出氣筒呢,而禮部尚書很不幸的成為了出氣筒,至於是什麼原因,選中了他,那就不得而知了。

此時的禮部尚書是汗如雨下,他絞盡腦汁也沒想到,自己究竟是哪裏得罪了皇上,惹得皇上如此暴怒。情急之下,他下意識的選擇了認錯請罪,畢竟人家是皇上,他說你錯.,那就算是有千萬種理由,也無濟於事。

隻聽禮部尚書,用因為害怕而有些顫抖的聲音道:“請陛下息怒,微臣知錯了。”

眾臣也在一旁求情道:“請陛下息怒。”

麵對眾臣所請,秦皇也不好直接殺了他,轉而換了一種方式道:“朕知道了,尚書大人不能感同身受,是因為你沒有經曆過喪子之痛,也罷,朕這便成全你。

傳旨!

''將禮部尚書之子賜死!追封東宮左都衛!”

“啊!~”眾臣一聽,心想:這是什麼道理,你死了兒子,就非要人家與你感同身受,一起死兒子?那照你這麼說,這天下之人都要死一次兒子才行?.這也太荒繆了!

反正身為當事人的禮部尚書,宛如中了當頭棒喝一般,傻立當場。眾臣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這時與禮部尚書交好的吏部尚書,主動上前求請道:“陛下,稚子無辜,不該遭此橫禍,請陛下開恩,收回成命.!“

這時禮部尚書也回過神來,剛想開口,卻被秦皇打斷道:“放肆,朕讓他的兒子做了官,是賞賜!而你們非旦不知謝恩,反而認為朕有意加害,簡直目無王法!”

他這話一出口,眾人是一陣狂翻白眼.,心說.“皇上您也太不要臉了吧,這種賞賜誰想要啊?”

可秦皇接下來的話,更加讓人絕望了,隻聽他陰冷的問道:“吏部尚書你有兒子沒有?”

“啥?~……“吏部尚書聽聞此言,驚的差點尿了褲子。前車之鑒、近在眼前,他可不想枉送了兒子性命,支支吾吾的,半天沒敢說話。

他是沒說話,可有人等不及了,隻聽秦皇再次問道:“有還是沒有!你到是說話呀?“

秦皇這話說的極為大聲,顯然有些不耐煩了,吏部尚書終於抗不住了,將頭重重的磕在地上,大聲求饒道:“陛下,開恩啊!是臣妄言了,請陛下恕罪!一切罪責,臣願一力抗之,請陛下放過小兒吧!“

聽聞此言,秦皇道:“哪就是有嘍,剛剛朕封了個左都衛,現在想來還差個右都衛,就由你的兒子來補上這個缺吧。再說你們不是好友嗎?你們的兒子關係也一定很要好,黃泉路上有個好友做伴,也不會孤單,你們說是也不是?”

兩位重臣都被皇上的話,說的啞口無言,這又不是什麼好事,誰願意一起去啊?可他們注定沒有反駁的機會。

秦皇緊接著道:“傳旨,將吏部尚書之子,一並賜死,追封東宮右都衛。”

“是~”下麵的傳令太監回答道。

兩位重臣自是不甘啊!立刻開始求饒,磕頭如搗蒜,請皇上開恩。

可是卻隻換來一句“:你們這是想抗旨嗎?若是你們敢抗旨,那朕隻好依法誅滅你們三族了,是死兒子,還是死三族,你們可要考慮清楚。“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立刻變的鴉雀無聲,任誰都能看出來,皇上這是鐵了心的要殺人了。那兩位頓時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癱在當場。淚水直流,卻一言不發。滿朝文武皆默不作聲,生怕自己一開口,自己的兒子,就會被莫名奇妙的,追封一個前都衛,後都衛什麼的。己經有兩個人,死兒子了,他們可不想跟這個風。

說真的,秦皇還真有這個心思,剛才在假山那裏,可是有好幾個人說恭喜呢,現在才找出來了兩,剩下的是誰,他還不知道。不過著滿文武皆不作聲,自己也沒辦法,把他們給逼出來。

看了看眼前,已經快要哭成淚人的兩人,火氣又泄了一些,最後道:“你們二人是怎麼回事?朕給你們的兒子封了官,怎不見你們謝恩呢?”

“什麼?謝恩?”那兩位及將要麵臨,痛失愛子的人,聽到這番問話,驚的是一臉懵逼。同時心裏有無數隻“草尼馬”呼嘯而過。

心想:你個挨千刀的混蛋!想殺我兒子,現在居然還有臉讓我謝謝你?你怎麼不去死啊?”

不單他們兩這麼想,就連滿朝的文武大臣都是這麼想的,今天的皇上,也確實變態了些。可大家依就是敢怒不敢言。

其它人是可以不說話,可他倆不敢,隻能是咬著牙、切著齒,擺出一個比哭,還要難看十倍的笑臉道:“臣領旨,謝主隆恩.!“

同時內心也在憤怒的咆哮著:“你這該死的昏君!老子詛咒你不得好死!”

看著他們痛苦的神情,不知怎麼得,秦皇的心情突然好了一點,道:“看到愛卿能明白朕的痛苦,朕心甚慰。相信你們一定會盡心盡力,把太子以及你們兒子的葬禮辦好,好了,你們下去準備吧,明日出發迎太子回宮。”

“是~"聽聞皇上又提醒了一遍,他們既將要死兒子的消息,兩人是麵如死灰,當場了無生趣了。滿朝文武噤若寒蟬,隻能用同情的目光,望著他們倆。

才出殿門,兩位大臣便以是泣不成聲,哭成一團,眾人卻不敢上前安慰,隻是遠遠的看著,倒是商恬有些看不下去了道:“兩位先別難過,待會我會問問皇上身邊的大總管,看看皇上到底因何發怒?也許事情還有轉機。”

這兩人聽後,宛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都用充滿期盼的目光,看著商恬。那份渴望,好似一汪泉水一般,讓見了的人,都要被他們的目光給溶化一樣。

反正商恬看後,是起了一身身的雞皮疙瘩。知道了他們的心思,商恬也不多等。直接去找大總管,救子心切的兩人,也在後麵遠遠跟著。這種跟蹤別人的行為,是很失禮的.。

若是平時,像他們這種禮法大於天的迂腐之人,是定然不會去幹這種事的。但今時不同往日,為了得到第一手消息,好及時的去救兒子,他們已經顧不了許多了。

跟著商恬來到後殿,大總管此時正在門外守著,皇上與皇後,在殿內正在悲傷中呢,商恬一看,正是問話的好機會,便命人去請大總管借一步說話。

大總管見來人是他,立刻變的恭敬了許多,吩咐了幾句小太監們,便如約而至,來到了一處小涼亭中,此時涼亭中,以有三人等候。那大總管也是位八麵玲瓏的妙人。

在宮中混了這麼多年,可不是白混的。.一見到那兩位,便知道他們想要問什麼,出於禮貌先行施禮道:“見過丞相大人,不知大人找老奴來所為何事?”

商恬回禮道:“公公客氣了,今日前來,乃是有事相求,為得正是兩位尚書之子,還請公公給這兩位大人提點幾句。“

商恬雖貴為丞相,但對於這些身體不全之人,卻從無偏見,反而客客氣氣。沒辦法,他們才是離皇上最近之人,.一但把他們給得罪了,那這背後的冷刀子,可就一把接一把的朝他身上飛去了。

這日久天長的,天知道他都跟皇上說了什麼?難保有一天,皇上便會相信。到了那時,一切可就都晚了。身為秦國的智將,這點遠見他還是有的,想在朝中做官.,就必須要左右逢源。

那怕是你死我活的政敵,也要在人前,裝出一副親兄弟的摸樣,這樣就算有一天政敵死了,別人也會在明麵上,說你心胸寬廣,說你們兄友弟恭,從而好幫你沉脫嫌疑。

有道是:政局無君子,朝中盡小人.。

在朝中想要活下去,並且爬得更高,那拉攏一切,可能拉攏的人,也是必須的。就比如這次,他幫了兩位尚書:那他們就欠了自己人情。

而麻煩了大總管,那自己便和大總管有了聯係,一次事情三條人脈,這也是套路。果然大總管聽後,一臉釋然道:"哦.~原來丞相是想問這件事啊.,說來也巧,當時老奴正好在皇上身邊,親眼目睹了這一切。“

聽到他這麼說,兩位尚書立刻緊張了起來,連耳朵也跟著堅了起來,生怕會少聽到什麼消息一般。

而後他們便徹底絕望了,隻聽他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道:“我說兩位大人,你們可真夠膽肥的,進宮之時,你們難道沒聽到消息?說宮中有大喪嗎?

居然還敢在宮中,大聲談論著要擺酒慶賀,殊不知,在你們兩位談論之時,皇上正在假山後,聽的那叫一個真真切切。

你們想想,皇上這邊剛剛痛失愛子,你們就想著慶祝,那皇上他不收拾你們,那收拾誰啊?”

“啊!“兩位大人聽後,被驚得呆若木雞,任憑他們千算萬算,也沒算到這一點啊!誰又能想到,一時的口無遮攔,竟會送了兩個孩子的命啊!

話已說完,大總管還要回去當值,便不在此地多留.,行禮告辭後,便走了.。商恬也回禮相送,而後送兩位渾渾愕愕的大人回府去了,明天還有更重要的事等著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