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周六開班會,今天有事加一次,為什麼個別人要遲到?哼!不滿意?”他鼓鼓暴突眼,頓了頓,卻又馬上熱情洋溢地說,“但是我們大多數同學是熱愛集體的,熱愛黨的,是積極追求進步的。陳篤修是突出的一個。他不僅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團組織讓他主編的黑板報,辦得就不錯嘛!5月4日校報上轉載了我班黑板報上一篇報導就是他寫的。他堅持了黨的文藝路線,堅持了黨性原則,他懷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熱烈地歌頌了我們的黨,歌頌了黨的領導。這是應該表揚的。”

從側麵望去,我見篤修微微勾著頭,有些不自在,他好像不大情願當眾受到表揚。

“但是,但是有人恰恰與陳篤修相反。”說著,像善於“變臉”的川劇演員一樣,常思紅的麵孔一下又板了起來。他掃視全場,那原本空洞無物的暴突眼掠過我時似視若無物。說到這裏停頓了,他是在製造緊張氣氛,向聽眾施加心理壓力。會場沉寂。見一些人臉上現出惶惑之色時才又說道,“但是有人,也就是在座中的……一位吧,竟然宣揚封建主義的孔孟之道,宣揚資產階級的自由,宣揚資產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

看來,信,八成是落到常思紅的手裏了。事已至此,我隻有沉下心來。暫不理他,畢竟他還沒有直接點我的名。

“這是對現實不滿嘛……”

“必須批判!”

“應當檢討!”

楊玉林、餘誌工先後站起來表態。

“我說兩句……”張春徐徐地站立起來,極力表現出內涵豐富而從容不迫的模樣,但隻要當眾說話,一股血氣就會衝上他那黑紅滾圓的臉上,任怎麼也掩飾不住他內心的躁動。一個喜歡張揚的人總是這樣,此時更是如此。“同學們,我們都是學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人,我們應該具備馬列主義的基本修養。我們都學過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學過蘇聯的《文學原理》,學過列寧同誌的《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學過魯迅的《文學和出汗》。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定的階級地位,是人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在階級社會中,隻有具體的階級性,哪有什麼抽象的人性?嗯?就說出汗吧,林黛玉和焦大,是一樣嗎?一個香,一個臭嘛!”

“張春,你的階級嗅覺真靈,連‘紙(上的)人兒’身上的汗味兒都聞得出雌雄,聞得出階級味兒。”

“哈……”

“你的鼻子那麼短,不是貓鼻子、狗鼻子,更不是象鼻子吧?!”

“哈……”

對於同學的嘲笑,張春置之不理,他一本正經依然振振有詞順著自己的思路說下去:

“那是因為他們一個有地位有錢,一個沒地位沒錢,衛生條件不同嘛。”

“不,是各人的衛生習慣不同。比如你老張,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生活條件就夠好的了,夠美滿幸福的咯,而且你又是飽學之士,比誰都有學問的當代大學生,但就是沒有文明習慣。你自己說說,誰敢靠近你三尺距離?”

“每周周六開班會,今天有事加一次,為什麼個別人要遲到?哼!不滿意?”他鼓鼓暴突眼,頓了頓,卻又馬上熱情洋溢地說,“但是我們大多數同學是熱愛集體的,熱愛黨的,是積極追求進步的。陳篤修是突出的一個。他不僅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團組織讓他主編的黑板報,辦得就不錯嘛!5月4日校報上轉載了我班黑板報上一篇報導就是他寫的。他堅持了黨的文藝路線,堅持了黨性原則,他懷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熱烈地歌頌了我們的黨,歌頌了黨的領導。這是應該表揚的。”

從側麵望去,我見篤修微微勾著頭,有些不自在,他好像不大情願當眾受到表揚。

“但是,但是有人恰恰與陳篤修相反。”說著,像善於“變臉”的川劇演員一樣,常思紅的麵孔一下又板了起來。他掃視全場,那原本空洞無物的暴突眼掠過我時似視若無物。說到這裏停頓了,他是在製造緊張氣氛,向聽眾施加心理壓力。會場沉寂。見一些人臉上現出惶惑之色時才又說道,“但是有人,也就是在座中的……一位吧,竟然宣揚封建主義的孔孟之道,宣揚資產階級的自由,宣揚資產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

看來,信,八成是落到常思紅的手裏了。事已至此,我隻有沉下心來。暫不理他,畢竟他還沒有直接點我的名。

“這是對現實不滿嘛……”

“必須批判!”

“應當檢討!”

楊玉林、餘誌工先後站起來表態。

“我說兩句……”張春徐徐地站立起來,極力表現出內涵豐富而從容不迫的模樣,但隻要當眾說話,一股血氣就會衝上他那黑紅滾圓的臉上,任怎麼也掩飾不住他內心的躁動。一個喜歡張揚的人總是這樣,此時更是如此。“同學們,我們都是學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人,我們應該具備馬列主義的基本修養。我們都學過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學過蘇聯的《文學原理》,學過列寧同誌的《黨的組織和黨的文學》,學過魯迅的《文學和出汗》。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處在一定的階級地位,是人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在階級社會中,隻有具體的階級性,哪有什麼抽象的人性?嗯?就說出汗吧,林黛玉和焦大,是一樣嗎?一個香,一個臭嘛!”

“張春,你的階級嗅覺真靈,連‘紙(上的)人兒’身上的汗味兒都聞得出雌雄,聞得出階級味兒。”

“哈……”

“你的鼻子那麼短,不是貓鼻子、狗鼻子,更不是象鼻子吧?!”

“哈……”

對於同學的嘲笑,張春置之不理,他一本正經依然振振有詞順著自己的思路說下去:

“那是因為他們一個有地位有錢,一個沒地位沒錢,衛生條件不同嘛。”

“不,是各人的衛生習慣不同。比如你老張,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生活條件就夠好的了,夠美滿幸福的咯,而且你又是飽學之士,比誰都有學問的當代大學生,但就是沒有文明習慣。你自己說說,誰敢靠近你三尺距離?”

“就是嘛,他那一身臊臭味兒,白天我們還可以‘避君三舍’,或是掩鼻而過之,可晚上怎麼躲得開?他那雙臭腳板,把一屋子的人都熏得要死。我們208室的同學都說說,是不是這樣?”